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作品欣赏 » 评论 » 正文

现代展览进化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355
核心提示:9月11日至13日,广州迎来首届“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本次论坛的议题围绕“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邀请国内(含港、澳、台)约2

9月11日至13日,广州迎来首届“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本次论坛的议题围绕“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邀请国内(含港、澳、台)约25位策展人和美术馆馆长,及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各国的33位资深策展人、美术馆馆长,连同来自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15位重要美术馆的欧美策展人将齐聚广东美术馆进行对话,为寻求一个超越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共同体”的长期合作框架做学术性的铺垫。为此,《收藏·拍卖》公共-搜索兰亭名家网-将一连两天推出策展专题,让我们一起聊聊展览和策展那些事。

现代展览从何而来?

现代展览因为快速发展的艺术世界而显得日益多元化,但最为人熟知的类型可划分为三类:美术馆展览、国际双年展、艺术博览会。美术馆是早期观看艺术的重要场所,其对空间的运用和布展的方式影响着观众对艺术的判断。

美术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存放需求而建立的新建筑,例如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和美国大都会美术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分别于1759年和1880年对公众开放;另一类是历史遗留物,例如皇家宫殿经过政权更替最终成为了公立美术馆,同时里面原本属于皇家的珍宝也变为对公众开放的藏品,这样的美术馆有法国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State Hermitage Museum,别称冬宫)以及中国故宫博物馆,此类型的美术馆的建立和变化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展览的发展。

以法国卢浮宫为例,1682年,路易十四(Louis XIV)将法国宫廷移至凡尔赛宫,从此卢浮宫成为了存放皇家收藏品的地方。1699年卢浮宫举办了第一次沙龙展,被看作是之后对美术史影响深远的学院派沙龙的雏形。法国大革命期间,共和政府决定将收归国有的王室收藏集中于卢浮宫,并将其作为公共博物馆开放,命名为“中央艺术博物馆”。1793年,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卢浮宫内的阿波罗


卢浮宫内的油画作品从天花板至地面整齐地悬吊,雕塑作品摆放在走道的两旁或展厅中央,这都成为之后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展览的范例,对当时的沙龙展更是具有直观的影响意义。虽然艺术沙龙自17世纪末期创办后经历不少变化,但是学习自卢浮宫的自天顶往下悬挂作品的布展方式并没有多大改变,到了1903年,大量沙龙的出现不仅让艺术家展现了他们的才华,更是成为他们互相切磋、交换想法的地方,有些沙龙甚至可以进行交易,自此艺术沙龙开始具备现代艺术博览会的内涵。

但1851年在英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被更多人认为是现代国际双年展和艺博会的起源。这是首个关于工业和文化的国际博览会,虽然当时展示的多为工业产品,但是这种区间式的展览模式作为现代大型展览的基础一直延续下来。展览在一个临时建筑水晶宫中举办,每个国家作为代表展出自己最新的工业技术和文化,万国博览会展现了如何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大量不同的作品共同在一个大型建筑内展出。此后众多国际性大展开始兴办,特别是1895年首届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的举办,拉开了国际性艺术大展的序幕。

打破展览“纯白空间”

以美术馆(博物馆)为中心的展示和观看艺术的方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直到二战后才发生转变。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众多事件都认为是对这一形式的瓦解,包括1955年开始每5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 (Documenta)、1970年创办的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以及1976年布莱恩·奥多尔蒂(Brian O’Doherty)发表在《艺术论坛》(Artforum)上的一系列文章。

布莱恩·奥多尔蒂通过“画廊空间”(Notes on the gallery space)、“眼睛和观者”(The eye and the spectator)、“情景既内容”(Context as content) 三篇文章阐释了20世纪艺术的改变。观众通过情景和对作品上下文的理解 “阅读”作品,而美术馆和画廊中的纯白无窗空间相当于“中世纪教堂”(medieva1 church),它将外部世界隔绝在外,在这个艺术殿堂里的作品不受外来因素例如时间影响而得到艺术上的永恒,这种纯白空间给予了艺术品一个艺术殿堂的情景,将艺术供奉为信仰的中心。而现代艺术越发与生活构成联系,艺术家的生活和自身的体验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这与美术馆的权威主义相矛盾,纯白展示空间被打破。从这个时候开始,展览从美术馆、画廊空间解放,而进入普通空间。

卡塞尔文献展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它打破了艺术只在美术馆中展出的习性,而与城市发生关系。艺术品进入城市的各个场所,除了基本的美术馆和画廊空间外,还包括其他具有原本属性的建筑,如火车站、自然博物馆、医院、民居等等,更重要的是首次将户外空间纳入展览展示空间。这种开拓式的创造对此后众多城市双年展影响深远。

策展人及独立策展人的诞生

中文“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为“展览策划人”,通常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在西方,“Curator”最初是来源于早期博物馆内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组织专题展览的的专业人员。后来,由于西方专业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的出现以及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些负责管理某特定领域的艺术品及组织相关专题展览的专业人员,他们被统称为“策展人”。过去的20余年,西方的一些博物馆或美术馆开始设立当代艺术策展人职位,这些人员专业背景五花八门,有艺术史、博物馆学、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有专门的艺术展览策划学,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策划组织各种具有探索性的当代艺术展。

20世纪早期的现代艺术策展先驱,不少曾担任艺术博物馆的创始馆长。例如,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首任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Barr)、1962年维也纳20世纪艺术馆(MUMOK)的创始人维尔纳·霍夫曼(Werner Hofmann),曾掌管伯尔尼艺术馆(Kunsthalle Bern)的哈罗德·塞曼((Harald Szeemann) ,以及接手犹太人博物馆 (Jewish Museum) 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基纳斯顿·麦克夏恩(Kynaston McShine)等。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内景


随着西方艺术观念的更新与发展,传统展览已经无法展现其独特性,而且展览也跳脱出美术馆情景更多地与区域和各类建筑发生关系,策展人也从美术馆中解放,独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由此诞生。西方独立策展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欧洲前卫艺术的兴起。美国学者布鲁斯·阿尔什那(Bruce Altshuler)曾在其著作中提到一些较早的例子,追随着印象派所开创的取消评委和评奖的展览,例如由法国的艺术批评家布勒东(Andew Breton)于1942年策划的超现实主义展览以及由美国的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于1950年策划的“新天才((New Talent)”展,从策展角度出发,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策展人的某些特点,尽管在当时他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是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在西方社会出现的。1969年,瑞士的赫拉德·塞曼(Harald Szeemann)离开美术馆,在纽约所策划的当代艺术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作品一过程一观念一情境一信息”(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Works—Processes—Concepts—Situations—Information),其独特的策展理念和手法使他被誉为西方独立策展人的鼻祖。随后他陆续担任了1991年及2001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