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作品欣赏 » 正文

溪头下厝圣母娘娘传说 溪头下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494
核心提示:溪头下厝圣母娘娘传说岩娘,也称圣母娘娘,玉封圣母,其仙迹发源地位于潮阳仙城翠峰岩,也是潮人信仰中罕见的潮汕籍女神之一。据
溪头下厝圣母娘娘传说
岩娘,也称圣母娘娘,玉封圣母,其仙迹发源地位于潮阳仙城翠峰岩,也是潮人信仰中罕见的潮汕籍女神之一。
据传元朝仁宗延佑年间,潮南县成田乡有一对农民夫妇,夫妻年过半百,尚无子嗣。农妇每年都向佛祖祈祷,祈求一子半嗣以承继香火。这一年,农妇突然有了身孕,夫妻俩高兴得不得了。就在农妇将要分娩时,一阵红光笼罩着屋里,满室异香,耳际又闻鼓乐之声。这位降生时异香满室的林氏女子名玉云(又名九姨),她幼时天资聪慧,爱读诗书,且过目成诵。光荫荏苒,自幼素食的林玉云长成婷婷玉立的美丽女子,才貌过人,远近闻名。潮南胪岗镇财主吴老太的孙子倾慕玉云才貌品德,吴老太遂托媒人前来说亲。玉云父母允诺了这门亲事。
闻知此讯的玉云终日闷闷不乐。她认为,富家公子多为纨绔子弟,难成大器。于是,玉云渐生离家归隐山林之念,她常借礼佛许愿之名,到附近庵寺聆听佛法,渐悟禅理。
一年后,也就在吴家花轿前来迎娶的前一天,玉云带着一条狗和一只饭锅离家出走至深溪乡翠峰岩,隐居石洞中。
隐居后的玉云乐善好施,常常采药草下山治病救人,山下乡民敬若神明,其贞洁及救苦救难济世之心感动了上苍,遂修真升化(其犬同化)。升化之后,降“瑞云”装点山峦,辟“龙泉井”滋润万物,显灵济世。天降瑞云装点山峦,辟 “龙泉” 井滋润万物,人们感其功德,遂建庙奉祀,事闻朝廷,元帝敕封“翠峰岩林九姨娘娘”。后朝廷封她为 “翠峰岩林九姨娘娘” 。至明初,降乩奉玉皇封九姨为“母后圣母”,遂称岩娘为“圣母娘娘”。
明隆庆《潮阳县志》载:“金竹林岭下,有翠峰岩,石壁凌山曾,色概清胜,旧曾有妇人于此禅居,常畜一犬,妇幻为佛,犬也随化,乡人塑像祀之,号佛母岩。”便指此事。
明建文年间(1399-1402),潮阳县令申奏朝廷,赐封“翠峰九姨娘娘”,并置租以奉。
清光绪十年(1884)七月,潮阳县教谕梁国士撰《潮阳翠峰岩林圣母庙碑记》,盛述翠峰岩及九姨修真事迹。
旧俗上,潮汕各圣母娘庙理事会代表,每年农历二月,都前往祖庙翠峰岩“请香火”。毗邻的铜盂镇早美乡于二月十八日、两英镇河浦乡于八月十六日、陈店镇陈店管区于九月初九日、司马浦镇仙港乡于十一月初十日,都组织英歌队、大锣鼓队,前往敬请圣母娘娘去奉拜,数天后再敲锣打鼓送回翠峰岩。从这,可见民众对林九姨圣母之敬重。
乡民把她“羽化飞升”之时十一月廿七日定为诞辰,隆重祭拜。此日,来岩远近民众甚多,而古岩内山道较狭,故提前于主庙下的1000余平方米广场上,搭建“神厂”,把圣母娘娘暨本岩所有神佛坐像,通通请来摆在其中,让接踵而来的广大善男信女拜个够,场面动人。
民间因圣母神迹昭彰,乐善好施,有善堂将其当主神祭祀,如位于潮阳灶浦的潮普揭同安善堂(属下有十八个分社),又因圣母擅长用药,堂前设有药方灵签供病者求药。另外,民间传闻,圣母的叔父寻亲至翠峰岩而受圣母点化,也随即归仙,故圣母堂总会设有叔爷配祀在侧,而随圣母修行的大黑狗,也盘旋圣母座下。
关于岩娘,民间流传除“拒婚入空门”外的很多故事。

草鞋戏农夫
话说九姨拒婚,剃度莲台之后,为选择合适地点弘扬佛法,又带着一小犬,迳朝西向而行。一日路过利陂村,夕阳将西下,人们仍忙于插秧。路边十几个农夫眼见秧将插完,正松一口气,忽见一少女带着一小犬,匆匆赶路,几个好事的便议论开来,什么“人与犬同行呀”!“姿娘仔人单身匹马呀”!“今晚要在什么地方歇宿呀”!“不如来俺乡里借宿呀”!七嘴八舌吱吱喳喳!九姨听后回答说:“布田哩唔布田,只顾口旦话,恐怕月上竹梢田还布唔好。”他们听了哈哈大笑:“免烦恼!阮这么多人,只布欠这一个田丘角。”九姨正要赶路,忽见路边有一只破草鞋,便顺脚把破草鞋踢下这水田中。霎时间水田里出现了一条大鲤鱼,大家见了欢喜若狂,一下子东挡西赶,手按脚踏,把已插得整整齐齐的一丘田搞得乱七八糟。纷嚷一时,成十斤的大鲤鱼却无影无踪。当大家冷静下来时,秧苗已毁掉很多,只好返工,直到月上竹梢才把秧插好。
石头待叔父
却说九姨最后到了深溪翠峰岩,栖身于石洞之中。其叔父寻踪也来到了这里,想劝说侄女回家,听从父母之命于归胪岗。既是叔父到来,九姨便做饭招待。但这里地处高山之巅,并无人家,林木蔽天,人迹罕到,如何安排饭食?只见九姨捡石头放于锅内,加盖后,吩咐叔父烧火,并说:“要等芋头熟了才揭开锅盖取食。”说着飘然而去。叔父按照吩咐把火烧起来。良久,他想:这里哪来芋头?分明看她捡了小石头洗净后放下锅去。他将信将疑地揭开锅盖一看,果然奇迹出现了,锅里确是芋头。取出来一尝,熟的部分果然松香可口,但未熟部分却是坚硬的石头。过了片刻,九姨回来了,老远就说:“好了,不用烧火了!”但到近前,才知是未到时间启盖,芋头夹生,石头未化。九姨与叔父烧蒸芋的地方,俗叫“鼎坞石”,至今鼎坞痕还很明显。
翠峰同坐化
再说九姨的叔父吃完夹生芋头之后,就力劝九姨回家听从父命,九姨却不为所动,决意居住于翠峰岩。叔父无计,随口问道:“高山之上,滴水未见,如何居住?”
九姨说:“心诚石开,龙泉水涨!”随手一指,山下石旁立现一石眼,有清泉涌出,泛成一小水潭,水清见底。后人称此为“龙泉”并刻石为记。
叔父见九姨指石成泉,惊异非常,知侄女道行已深,但为护伦理,还是苦劝侄女于归胪岗,同乐天伦。
九姨不语,俯身于泉旁栽一树苗,口中念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只见此树叶形似橄榄又不尽然,干似龙眼又不一样。接着,九姨指树对叔父说:“此树春天落叶,夏秋冬枝叶繁茂,名叫‘不知春’。” 叔父听后,深知侄女已讨厌红尘,超凡入圣了,顿为侄女感化,正要转身随她上山,伴她出家,只见九姨已飘然向石洞走去,耳边唯闻吟哦之声:“菩提本非树,明镜也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染尘埃!”遂奔进石洞,与九姨一同坐化。是时为(后)至元二年(公元一三三六年)冬。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