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力派 » 国画 » 正文

警察文化 亦文亦画陈丹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1889
核心提示:亦文亦画陈丹青   这会儿安静,打开电脑,放段音乐,写篇闲文。今天,说说陈丹青。我与人交往很大程度上靠直觉,总体上喜欢内



亦文亦陈丹青

  这会儿安静,打开电脑,放段音乐,写篇闲文。

今天,说说陈丹青。

我与人交往很大程度上靠直觉,总体上喜欢内敛的、沉静的类型。而且,不爱去分析,不爱去费心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交友。投缘者,引我为知己;无缘者,视我为陌路。走着,观察着,体悟着。你可能骗了我,但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我权当汲取个教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子长着呢,路也远着。

絮絮叨叨半天,还没切入正题。其实,这番话是想作为一个注脚,说明我,是如何认识陈丹青的。

人,我可没见过。他的亲友,也没采访过。只是,看了他的书,看了关于他的访谈。他的书,两本,《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关于他的访谈,《八十年代访谈录》,查建英著。资料有限,而且都是间接经验,因此我勾勒的也许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可,反过来,见过他的人,他的朋友,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他呢?认识自己,本就很难;认识他人,更难了。所以,抛弃外表,直接通过文字,深入他的内心,也许是认识一个人的捷径。

陈丹青,是一个画家。但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农村插队期间自学绘画。后来创作的《西藏组画》引起轰动。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与这个学院的不解之缘。他的散文集里收录了很多他关于绘画的文章,我不懂,所以不加置评。

  他,还是一个写字的。说他是作家,他肯定不高兴。也许他喜欢王朔、冯小刚式的调侃方式。他写了几本书,还很有名。比如《纽约琐记》,比如《多余的素材》,还有我买的这两本。他的文章,涉及绘画、艺术、教育、建筑,摄影,锋芒毕露,一点不像50多岁的人。针砭现状,分析病根,入骨三分。说的很透,也很痛快。

从书里看,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怀念老上海的品位、格调。说老上海是最早洋化的,根性是崇洋。他说:来世投胎,我愿在上海,但不是今天的上海。过去的上海有什么?有幽静。那时的建筑虽然也是仿欧,但仿的精致,仿的贴近,有点神似。有洋派。老上海人的穿着,好多比牛津还牛津,比剑桥还剑桥。有品位。陈逸飞、夏葆元等。用陈逸飞的话说:中国现代音乐史、电影史、油画史、戏剧史、广告史,差不多就是上海史。

怀念传统。他引用别人的观点,把中国文化分为四个传统,清朝以前的古典文化传统,五四传统、延安传统、文革传统。按照时间顺序,后一个传统消灭、毁坏、颠覆了前一个传统,结果中国的文化形成了断层。我们在本质上属于失忆的一群。他怀念陈寅恪、沈从文、钱钟书、王国维、周作人。不但是他们的学识,还有他们的作派,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交往。他举《傅雷家书》的热销说明,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家长,已经没有了。他质问:在如今的千万封家信中,还能浸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吗?

他也是一个现代的人。

29岁,赴纽约定居。在纽约生活了18年。比起国内大谈“兄弟我在美国的时候”的人,他更有资格谈中美的差异。但他始终保持冷静。他说他去美国,不是抱着什么宏大的抱负,就是去看看自己的画到底怎样?就是去看看外边的世界。目的就那么简单。

他对同性恋异常的宽容。甚至还用自己的画作装饰了亚洲人在纽约的同性恋酒吧。还设计了同性恋者大游行队伍中亚洲同志们的花车,最终获奖。他和一些同性恋者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说,他们和异性恋者一样,有自己的权力。

他在农村下乡时就开始自学绘画。而且出版了一些连环画、版画什么的。

他还是中国当代教育制度的牛虻。当初,清华大学兼并中央工艺美院,几个老教授想到了他,袁运甫等老先生热情推荐,聘其为第四美术研究室主人。当时清华总共四个研究室,其他三个分别为吴冠中、张仃、袁运甫。结果,因不满教育体制,特别是艺术类研究生必须考外语、政治,兼之其他原因,于2004年辞职。后在退步集收录了辞职报告,并接收中国青年报采访,引起轩然大波。后单枪匹马,向中国教育制度挑战,发表了系列文章。他说:这一决定,出于他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他还说,他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

陈丹青的文章,很多是关于教育体制的。痛陈考试标准化、教育产业化、学术行政化的弊端,强调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视美术馆教育,等等。希望通过教育,唤醒一个人内在的品质。

陈丹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满口粗话,也许是对理想主义的反讽,也许是刻意的特立独行,也许是性格的张扬。可我,尽管喜欢他的文字,可还是不喜欢他说粗话。

关于他,还有很多话题,可夜已深,暂且不说,留待下回吧。

供稿:文/阎永琦 郑州市公安局大学路分局政委

编辑/图:宝公 审核:刘建伟

“平安幸福南关街”微信公众号欢迎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jipengju520zy@163 。

一起努力,交流互动,打造我们的精神家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