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论坛 » 正文

书画名家 “动墨横锦 摇笔散珠”——朱崇昌教授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1965
核心提示:山东书画?合作微信:传播:传统文化 | 书画名家 | 艺术品收藏 | 文学 | 视觉朱崇昌教授幼承家传,酷爱书法。少年时代即常为乡人

山东书?合作微信:

传播:传统文化 | 书画名家 | 艺术品收藏 | 文学 | 视觉

朱崇昌教授幼承家传,酷爱书法。少年时代即常为乡人书写牌匾、对联等。后受教于欧阳中石、朱学达、于太昌诸先生,数十年临池不辍,上追魏晋隋唐,下探宋元明清。碑帖并举,对二王、山谷用工尤勤。古为今用,师古不泥。形成端庄严正、稳健沉雄;跌宕起伏,飘逸洒脱的风格。


○关于朱崇昌

朱崇昌,字兰山,男,1954年2月生,山东临沂人,大学学历。山东商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现为山东鲁商书画院院长、中国王羲之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国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直书法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山东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委员会专家,中国孔府书画院、内蒙古书画院、甘肃书画院、上海民族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幼承家传,酷爱书法。少年时代即常为乡人书写牌匾、对联等。后受教于欧阳中石、朱学达、于太昌诸先生,数十年临池不辍,上追魏晋隋唐,下探宋元明清。碑帖并举,对二王、山谷用工尤勤。古为今用,师古不泥。形成端庄严正、稳健沉雄;跌宕起伏,飘逸洒脱的风格。多次在全国大赛如日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楹联展中获奖。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和各省市美术馆、博物馆等,广泛流传于欧美、亚非等国家和地区。

  从事书法教育、研究、创作40余年,桃李满天下,教授学生数万名,培养了大批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有的成为省市书法家协会的领导或骨干,有的成为书法博士硕士、还有的成为高校书法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被誉为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曾获得“全国书法教育银杯奖”“山东省明星书法学校”等称号,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书法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出版《书法教程》《中国书法》《楷书字帖》等教材、著作、字帖20余种。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2007年出版《朱崇昌书法集》,2012年参办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2021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朱崇昌及其25名弟子的书法展览被十艺节组委会选为专题展览项目。“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朱崇昌师生书法展览”于2021年11月6日在山东省美术馆隆重举行,轰动泉城。

《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山东商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天津日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等报刊杂志以及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60余家媒体对朱崇昌教授的书法艺术曾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

○朱崇昌书法作品欣赏

动墨横锦 摇笔散珠

——评朱崇昌教授的书法艺术

朱乐朋 熊沛军

在当代中国书坛,朱崇昌无疑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人物。作为新时期崛起的第一代书法家,他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致力于当代书法的价值重建,而且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整个当代书法复兴、转型期都自始至终地关注、参与当代书法艺术的进程,并以其理论、实践及书法教育对当代书法艺术施加影响。他的书法创作则始终以自觉的审美定向,追寻自身创作与传统、时代价值的统一。

20世纪8O年代中后期,当代书法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包括东派现代书法的影响,开始冲破古典化状态,走上现代创新之路。这主要表现在风格主义的兴起,风格主义者以民间书法的陌生化、非精英化颠覆经典书法作品的“雅”的美学趣味,以风格强烈的明清调、魏碑、敦煌民间残纸,取代正宗的帖学。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延续、拓宽了清代碑学的审美旨趣,从而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沈尹默为代表的笼罩书坛的海派书风作了全面的反拨。风格主义的追寻打破了书法专制主义,彰显了书法的自由审美原则,使新时期的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了对书史的全面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批具有主体创造意识、引导潮流的书家。这应该被视作近代碑学变革运动以来又一大的书法审美转型。

不过,风格主义的泛化和由此导致的书法大众化的运动,却在文化与书法技法两个层面使当代书法创作趋向精神与审美的双重退化。也就是说,泛风格主义在追寻个人风格权威建立的过程中,对经典的漠视导致一种唯意志主义风气。这种唯意志主义的不断膨胀,导向书家走向独断论。他们不再敬畏经典,尤其是二王帖学。对民间书法的热衷,使他们大多遁于重拙大野一途,这种书法心理定向和审美预设自然使他们走向与帖学的对立。在当代书坛,很大一部分中青年书家也许对碑学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观念误区。他们认为,写碑就应该求其重、拙、大,乃至狂野、丑怪,表现在笔法上,便是忽视了碑学的笔法问题。似乎碑学只存在风格问题,只有帖学才讲求笔法,而碑学风格上的拙、野与笔法具有天然的对立。因之,在碑学创作中,笔法自然就成为不被关注的东西。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当代碑派创作不讲求笔法的在所多有,徒具碑之面目者夥,而真正得碑之精义者——碑法者鲜矣。事实上,碑帖之不同,首在笔法,盖帖有帖法,碑有碑法,而所谓碑法者,碑学笔法之谓也。

朱崇昌教授在书法创作上没有偏执一隅,而是走了一条碑帖兼容的路子。因此,较一般单纯学碑或单纯学帖者,他的书路更为宽阔,他习书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从欧、赵等入手,转益多师,上涉魏晋秦汉,下及两宋明清。他又不辞辛劳,寻石访碑,觅“张迁”、探“乙瑛”,泰岱观摩崖,西安读碑林,洛阳谒石窟,游天柱,栖云峰,扪石校碑,遍临北魏诸墓志;他又广泛涉足于甲骨、金文、篆、隶。最喜作行书,师法二王、米芾,而又取势于赵子昂、董其昌。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庭坚、祝允明、王铎。宽阔的视野与敏锐的眼光使他没有将碑法或帖法作简单化的理解,他在学习与创作中,强化了碑学的帖学意蕴,并将帖学中的一些核心和高难度笔法,如绞转侧翻等引入碑学,与碑学的露锋斩截达成一致,从而使其笔法具有了双重意蕴。可以说,朱崇昌教授的书法取法带来了双重的价值取向,既获得了风格主义的图式建立,又开启了对二王笔法的追寻,这使朱崇昌教授与一般宗碑者拉开了距离,也与一般的宗帖者大不相同,最终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具体分析朱崇昌教授书法的艺术特征,有如下几点突出之处:

其一是“浑朴古拙”。 朱崇昌教授诸体兼擅,书路很宽,但我们还是不难看出,朱崇昌教授较多的从汉魏碑刻这一笔语体系中建立起自己的笔语势能,他的楷书取法魏碑,行书中也融铸进了汉魏碑刻的朴厚。因而其笔法与经典帖学笔语系统分析性、理性化的技巧规约有着一定的不同。他的毛笔的操运是趋于直觉化的,也就是说,对内在情感的依循和碑意的美学制像要求,都使其笔语表现不能过分依赖琐屑的技巧表现而必须使其笔语、毛笔操运与创作心性之间保持一种直觉化的张力,从而使笔语势能可以超越技巧的辖制,而表现出精神性的扩张。这使得朱崇昌教授笔下的书法的线条和图式营构具有强烈的体积感。就其线条所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来说,我认为,朱崇昌教授的书法审美风格,用“浑朴古拙”一词形容,应该是恰当的。

其二是“流宕飞动”。 对二王、米芾笔法的追寻及对篆、隶的勤奋修习,使朱崇昌教授在处理笔画之间相互揖让、呼应顾盼的关系时尤其得心应手。古人说:“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穷”。五体皆能的朱崇昌教授对此应该是有深刻的理解的。其实,不仅是章草,任何一种书体,笔势之“纵”,都是十分重要的。清代学者翁方纲有两句诗:“书到成家笔方纵,成家容易纵尤难”。所谓“纵”,不仅在其外,而更在其内;不仅在其形,而更在其质;不仅显其力,而且更显其神。不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读书和修习,是很难臻此佳境的。欣赏朱崇昌教授的书法艺术,我们会发现,他既严守规范,善于寄奇于正,几乎字字有依据,笔笔有来历;又笔势纵横,能够发正为奇,往往笔笔有创意,即使是逆入藏锋的起笔也极具锋势,劲拔清巧,神采焕发。笔法强调字的大小、宽窄、长短、斜正的对比,上下避让,左右顾盼,气脉贯通,痛痒相关。疏朗而不松散,迅捷而不虚滑,飘逸的牵丝使枯润相间的墨色显得五彩斑澜。通篇赏之,时见银钩虿尾,处处笔短意长,洋溢着一种流宕飞动之美。南朝刘勰所说的“摇笔而散珠,动墨而横锦”,我想可以用来评价朱崇昌教授的书法艺术的。

其三是“意趣盎然”。“意”包括意境、意象、意趣等意思,是一种可以意会但实在难以言传的境界,它是物我融合、客主融合的化境。特别是创作主体的观点、观念、情感、情绪、心态、心境等等,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意境、意象和意趣。一幅书作,或错彩镂金,或宛然天成,或萧散洒脱,或险峭狂野,或雄健高昂,或怆然低沉,都与其“意”相关。“意”是作品给人的综合感受。欣赏朱崇昌教授的书法艺术,我们可以看到,他从来都十分重视对各种书体源流的研习、继承,注重多种书体的广采博纳,但他又有自己的精神消化系统,而不是盲目地师古。他善于用心灵去咀嚼和参悟,而不是机械效摹。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书法教育的教授,论其书法教育贡献,自然要提到他的弟子们。其中已经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有近10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30余人。弟子书法也都深受老师影响,根植传统,或规矩方圆,法古人经典;或纵横开阖,抒淋漓酣畅之意;或秀丽典雅,写从容不迫之心。有的身为公务员或身居企业领导职务,仍能临池不辍,如张会林的淡远灵秀,李玉成的浑厚朴茂,李学全的自出机杼,赫连军的中正端庄,莫不表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以及对传统生发的匠心独具;有的留校从事书法教学,步朱崇昌先生育人之路,如曹怀义的精整,则又体现出重视法度,标举传统的艺术追求;还有的走上了职业书家的道路,进修深造,攻取了书法专业硕士学位,如党现强的淳朴,陈锋的恣肆,又体现出职业书家的素养,诸体兼擅,情理交融;在校学生作品则似小荷才露,寓无限生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单纯地评论艺术家的某一技法往往并不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技法”总是需要通过作品或作者深层的思想性、内在的真实性、传统的历史性和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人格、才情等,方能表现出艺术家自身心灵深处的独白并而成为艺术家自我性格的物化。所以,关注他所给出的创造性的视觉形式个案,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他笔墨技法的描述上。

一般而言,一个书法家之能取得非同寻常的艺术成就,是必要拼过三大关的。第一关:技法,即初拼技法亦即手的过程;第二关:学养、修养,即次拼学识、阅历、心胸、才能等,即心的作用;第三关:人格,最后这一关拼的是人格,拼精神境界,妙造自然。显而易见,朱崇昌教授的三关都早已通过了。朱崇昌教授的人格,是别具魅力的,其傲、其痴、其谦、其深堪称四绝。朱崇昌教授的傲,傲如古松,以为孤独,实则卓尔不群,潇洒自如;朱崇昌教授的深,深如古井,以为平而浅,实则深而又深,高深莫测;朱崇昌教授的痴,痴如顽石,使他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朱崇昌教授的谦,谦如空谷,使他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有此四绝,朱崇昌教授才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如此的卓尔不群的成就;有此四绝,年在天命、春秋正富的朱崇昌教授在未来的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上,必将会更加游刃有余,从而取得更为突出的艺术成就。

附: 作者简介:

①朱乐朋,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院长,教授,书法博士,历史学博士后。

②熊沛军,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中心主任,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书法博士,历史学博士后。





————「 山 东 书 画 」————

长按二维码识别“山东书画”关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