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人堂 » 评论 » 正文

艺术家徐累作品《天净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5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1525
核心提示:回复「晚安」,送你一杯暖心咖啡? 看60后艺术家徐累的画作,常常被其丰富的隐喻和潜意识作用下的情绪所触动——他画的马,不是在


回复「晚安」,送你一杯暖心咖啡


? 看60后艺术家徐累的作,常常被其丰富的隐喻和潜意识作用下的情绪所触动——他画的马,不是在草原上驰骋,而是在房间里游荡;石头在海底还是石头,延伸到水面上却变成了浪。在他虚实互生、对照的内心视野里,水墨得到了现代性的诗意表达。

最近,徐累的个展《赋格》在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举办,其画作与建筑、园林之间彼此观照,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展览共设三个展厅,接下来,让我们移步换景,游历其中,来感受徐累作品的“在场”之趣。

? 徐累此次以苏州博物馆内庭假山石为原型,专门创作了一件宏篇巨制《天净沙》。他绘制出山的“根”,水面之上的写意世界与水面之下的真实世界,构成冲突的隐喻。

此外,他还做了一件装置作品。真实的山、绘画作品、装置作品之间,形成了一组流动的三角关系。移步换景之时,会看到山之间的大、小,虚、实,彩色、黑白,实景与幻象之间,对影而成奇境。


<<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天净沙》全作 >>


《雪浪石》,2021

《雪浪石》实际上是海底的石头,延伸到水面的时候变成浪,就是石头变成了水,这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意指沧海桑田。

? 上图便是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一角,其中大量运用45度角,有强烈的形式感。徐累在对明代版画图式的研究中,也发现其大量运用45度折角作为构图模式,形成曲线的流动性。于是在他的作品里,他也充分地发挥了这一点。

《夜游》,1996

《此去经年》,2009

《虚归》,1997

《守夜者》,2011

上图为徐累作品《如梦令》

下图为《如梦令》在苏博展厅内

徐累专门为有一面大窗户的展厅空间画了这件作品。画中马在走钢丝,象征我们都是一些走钢丝的人。钢丝的角度正好跟这个建筑本身也形成一个对应关系,建筑的线条与画面的线条自然衔接。加之天窗之外白云浮游,竹林飘动,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 马,是徐累绘画创作的重要母题。有别于人们通常所知的身处自然的马,徐累画笔下的马,是在房间里面游荡,有象征,也有隐喻。对徐累而言,画中的马跟潜意识有关,比如说象征着色情、性,一种被规制的、被束缚的情绪。

《马笼》,1997

《虚词 - 马》,2001

《空城的追忆》,2005

《龙马会》,2010

《如影观》,2011

《夜中昼》,2011

《思乡曲》,2011


<<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节度使》全作 >>


《节度使》,2015

(以上图片资料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 徐累,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曾为“85美术新潮”运动的参与者,后回到工笔和宣纸,进行水墨的创作,是中国“当代水墨”这一潮流的引领者。

展讯信息:徐累个展《赋格》

2015年9月18日 - 12月13日

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苏州平江区东北街204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