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 非洲 » 正文

徐汇艺术馆受邀参加2021首届美术馆公共教育论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8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299
核心提示:“2021首届美术馆公共教育论坛”于12月12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和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

“2021首届美术馆公共教育论坛”于12月12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和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指导、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市文广影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卫星及市文广局、市教委相关处室领导出席论坛,市文广影视局培训中心殷瑛主任主持开幕。来自上海及周边各大美术馆、艺术馆、学校、社区等机构的一线从业者、专业学者及研究人员近200人从自身实践出发,分享美术馆公共教育经验,探讨美术馆公教应担当的社会角色和可操作的工作方法。

市文广影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卫星致开幕词


论坛主席殷瑛(市文广影视局培训中心主任)主持开幕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王纯杰致辞


随着近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公立/民营美术馆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展,作为美术馆基本职能之一的公共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开发。美术馆是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的重要场所,也是营造城市公共文化艺术氛围的强力孵化器,是体现一个美术馆价值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美术馆公共教育”担当着重要角色:一方面是宣传推广“美术馆”、培养及发展观众群,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自身场馆特色,实行和推广最根本的美育教育。


本次论坛围绕“馆校合作”、“创意公教”和“社区渗透”三个板块展开。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钱初熹教授以“艺术博物馆教育的优势及其愿景”开启本次论坛【主题演讲】的部分。中华艺术宫教育部张娜、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教导处陆瑛和徐汇艺术馆宣传典藏部主任朱毅分享了他们“馆校合作”的经验,陆俨少艺术院副馆长顾静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教育部主任张琍莉、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高级助理于晓芹、上海当代艺术馆教育部主任张驰,龙美术馆教育部马晓静、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教育及推广部总监刘麟,以及外滩美术馆教育主管陈冬阳分别介绍了各馆经典的公教案例。他们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无不体现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灵活性、创意性和公众参与性。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钱初熹教授从艺术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及其优势、艺术博物馆的艺术体验取向、艺术博物馆与中小学的合作模式三方面阐述了她对于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分析和愿景。

中华艺术宫教育部张娜分享了“文教结合”实践案例,从中我们了解到中华艺术宫作为“提供者”如何与职技校、中小学、高校,及社会活动中心产生互动,普及艺术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教导处陆瑛分享场馆教育进课程——借助“喜玛拉雅美术馆”资源构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提到了三种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馆校合作模式。


上海市徐汇艺术馆宣传典藏部朱毅主任介绍了以“美育卡”为载体的未成年人美术普及教育系列活动。


陆俨少艺术院顾静媺副馆长介绍了“爱上美术馆”未成年人公共教育系列活动。

与展览配套的公共教育活动是每个美术馆公教活动的立足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教育部张琍莉主任以“男孩蔡在上海”为例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上海民生美术馆馆长高级助理于晓芹为大家介绍了“诗歌来到美术馆”、“时间·艺术·潜流系列”两个项目案例,让我们看到面向多年龄层的公教活动。


上海当代艺术馆教育部张驰主任介绍了有代表性的两个青少年教育项目:《遇见达芬奇——小小蒙娜丽莎》、《海上花——李磊抽象艺术展》。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艺术启蒙教育与美术馆空间、与互动装置结合的特色。

龙美术馆教育部马晓静分享的《兔子洞里的大舞台——小小戏剧工作坊》和《超萌艺术实习生计划》是儿童综合教育很好的范例。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助理兼教育&推广部总监刘麟老师题为“观众也是艺术家——公众参与展”的发言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参与体验方式:公众本身即是艺术的主人,美术馆为他们提供资源和展示平台,呈现及分享他们的艺术体悟。

上海外滩美术馆教育主管陈冬阳从“美术馆教育与当代艺术的趋同性”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他们对美术馆公众参与活动的态度。


在主题分享之余,论坛还围绕“馆校合作”和“美术馆公教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方向”两个主题展开【嘉宾讨论】。“馆校合作”的讨论中,三所不同特色的学校从各自角度出发,分享馆校合作经验,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设想方案。另一个主题讨论中,来自美术馆、艺术机构、艺术媒体、艺术教育高校的嘉宾,以从业人员与参观者的双重身份,客观分析了美术馆公教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通过嘉宾交流,大家有了更开阔的思路、更深入的思考,也获得更多灵感与启发。

从左到右分别为:主持:刘麟(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讨论嘉宾:凌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汪洋(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宋歆(闸北区永兴路二小)


从左到右:主持:施建志(番茄田艺术中国品牌总监,原台湾朱铭美术馆主创团队成员);讨论嘉宾:吴慧雯(外滩报·外滩教育资深编辑)、丁雪莹(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顾立达(chi K11美术馆公教负责人)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分成五组,进行【小组讨论】,就“美术馆教育在社区中的渗透与互动”进行探讨。在小组代表成果交流中,参会人员从美术馆公教的态度与定位、美术馆与社区合作的方式、以不同人群为目标的活动设计等角度,提出诸多兼具可行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也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小组讨论】“美术馆教育在社区中的渗透与互动”中,大家围绕如何更好地与社区联动,展开美术馆教育宣传;结合美术馆自身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艺术教育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此次论坛,意在组织行业内部交流,链通社群资源,引发大家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关注,促进美术馆发展,推动市民终身学习体验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营造更好的文化艺术氛围。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美术馆公共教育必将有更好的发展,这份源于对艺术的爱与希望,将被更广泛、更持久、更有力地传递下去。引用钱初熹教授的话:"我国艺术博物馆教育已经迎来了盛夏与深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