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力派 » 其他 » 正文

说不尽的书圣辩不休的《兰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348
核心提示:《洛阳宫本兰亭序》   此为“神龙本”《兰亭序》。纸本,纵24.5米,横69.9厘米。传世各种《兰亭序》中,墨迹本以“神龙本”为
《洛阳宫本兰亭序》

  此为“神龙本”《兰亭序》。纸本,纵24.5米,横69.9厘米。传世各种《兰亭序》中,墨迹本以“神龙本”为至精,石刻拓片以“定武本”为最佳。临习《兰亭》,一本“神龙”在手,不遑寻求他本

  文徵明(明代)(1470-1559)所临《兰亭》(局部)平和雅正、精熟流利,至晚岁学而不倦,功力精深,然中规中矩,少了变化和趣味,魏晋风流化为圆熟风尚。八大山人(清代)(1626-1705)所临《兰亭》(局部)看起来与原作不相干,是一种“另类”的诠释。实则不然。在独特的个人化视角中,流露出的自由精神与《兰亭》一脉相承。沈尹默(现代)(1883-1971)

  是现代唯一没走碑学路子的书家,虽然也临摹一些魏碑,但并未实现碑帖相融,看到的仍是纯正的帖学风韵。他对“二王”的坚持,示范了一种追慕经典的方式。(《兰亭序》局部)  酒酣挥就《兰亭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召集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在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抒怀,作诗37首,编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乘兴挥毫,作出一篇兰亭集序文,以鼠须笔写在蚕茧纸上,共28行,324字,特别令人惊叹的是“之”字出现了二十次,竟然没有雷同之处。

  据说,王羲之在此之后又写了多本,终不同于初时。他自己也特别爱重,特意留付子孙传之、赏之,子孙也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沿。此帖写时并未取名,后人也称《禊序》、《禊帖》、《临河序》,自唐太宗之后,便称为《兰亭集序》,简称《兰亭序》,亦或《兰亭》。

  人间永绝真《兰亭》

  《兰亭序》怎样到了唐太宗手里?《兰亭序》传到了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手里,他出家在会稽永欣寺,在寺中他常临写《兰亭序》,看他传世的《千字文》便能看到《兰亭》笔法,《兰亭》对他一生的书法影响极深。智永临终,将《兰亭序》交付弟子辩才,辩才是梁代司空袁昂的玄孙,琴棋书都有造诣,他在寝室的墙壁上凿出一条暗槽,存放《兰亭序》。

  贞观年间,李世民锐意学习二王法书,后得知兰亭在辩才处,但百般相求终不能得。最后派御史萧翼去接近辩才。萧翼化装成书生,造访永欣寺,与辩才谈古论今,题诗作画,辩才对萧翼非常赞赏。萧翼自称临写过王羲之的上等真迹,辩才就请出《兰亭序》给他观赏。萧翼心花怒放,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一天,辩才外出,萧翼窃得《兰亭序》真迹交给唐太宗。李世民学了《兰亭序》后,才写出了《温泉铭》、《晋祠铭》等碑铭。李世民临终时,嘱太子唐高宗李治将《兰亭序》殉葬,从此《兰亭序》真迹永绝人间。

  “兰亭”摹本数百家

  唐太宗赚得《兰亭序》真迹以后,并未独自享用,他令御前书法家临摹多本,所以有多种《兰亭序》摹本、临本流传后世。清乾隆帝就得到了八种《兰亭序》临摹本,号称《兰亭》八柱。

  在众多的摹本中,以神龙本最为精妙,因为上面钤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印而被称为“神龙本”。元代书法家郭天锡、明代书法家项元汴定为冯承素所摹,近人根据冯承素墓志等史料分析,对神龙本的摹者颇有异议,但未能得到公认。

  《兰亭序》真迹虽然殉葬唐太宗的昭陵,但它的化身不断流传,各种本子不下数百种,著名的有《定武兰亭》,相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

  《洛阳宫本兰亭序》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此本是唐太宗赐给高士廉的。褚遂良又临写了《张金界奴本兰亭序》,因摹本上有“张金界奴上进”文字而得名。此外还有“薛稷本”、“赐潘贵妃本”、“颍上本”、“落水本”等。(见上图)

  天下行书看《兰亭》

  仅从行书一脉而言,本为东汉刘德�创造,由三国时魏太傅钟繇带入宫廷,出为奏章,为士人接受,东晋王羲之发扬光大,创出了新体。在清代末期大力倡导碑学之前,行书始终具有核心的实用地位,《兰亭序》居功至伟,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书止于晋,晋止于王,王止于行书,行书止于《兰亭》。

  从用笔习惯上看,《兰亭序》与王羲之其他传本墨迹确实有些不同,一、传本墨迹一贯逆锋杀纸,力能屈铁,用笔如刀,方刚劲健;《兰亭序》则是顺锋入纸,笔性中和,不激不厉。二、传本墨迹在每一笔的收束处都是蓄势待发,下一画往往从下一画尾发力推出,仿佛收回的拳头再重新出击,一字之中,各画之间张力很大,布白上两三字一组,节奏变化灵动;《兰亭序》字字独立,节奏无大变化,笔画之间自然顾盼,审美特征是平静匀齐。不过,王羲之一贯的一拓直下法并无根本的改变,隶书意味虽然有所减弱,并非一毫不存,只是更加中和、清丽,圆净媚好。《兰亭序》与王羲之的书风,早已成为渗透到每个中国书法人骨髓当中的宝贵遗产。

  《兰亭》真伪辩不休

  今天我们见到的《兰亭序》究竟是不是王羲之手迹?从南宋开始,就有人怀疑。

  1964年和1965年,江苏南京出土了两块东晋墓志,字体为楷书兼隶,风格稚拙浑朴。以此为契机,郭沫若先生写文章否定《兰亭序》为王羲之书写。很多学者加入争论,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兰亭论辩”。

  否定《兰亭》的一方列出来的依据很多,但基本上经不起推敲。比如:如果《兰亭序》真是东晋人写的,书法面目就应该和那两块东晋墓志一样,怎么能这般妍媚流美?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否定《兰亭》的一方在“论辩”中占了上风。近年来,学界重新论辩“兰亭”真伪,几乎一边倒地在捍卫《兰亭》。

  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兰亭序》中启人疑窦的“破绽”:它的第一行有当年的干支“癸丑”二字,写得特别扁,看上去感觉不太协调。

  辩护者说:王羲之一时想不起来当时的干支纪年,就空在那里,最后再补上去。但是空留小了,写不下两个字,只能压扁了写。

  可以这样追问:停下笔问问别人不行吗?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这样解释:王羲之倒是没有空着格。而是新年不多久,王羲之还没回过神来,下笔写的是上一年的干支“壬子”。“壬”字刚写出来,他就意识到错了,改写成“丑”字,再在前面补写“癸”。这样“癸丑”自然就扁了。

  再追问:新年已经两个月出头了,还能记错?

  又有人这样解释:王羲之没弄错干支年,只是他书写时思维跳跃,漏了“癸丑”,先写下面的“暮”字。刚写出草头,就发现了,赶紧把草头改写成“丑”,再在上面补写“癸”。

  疑问:这其实跟周先生的说法大同小异,如果真的那样,“暮”字落笔太偏下了点,字距忒大了……(见图)

  东床快婿字如人

  王羲之是个啥样的人?他是东晋时的一位贵族,他的叔叔王导是当朝丞相,门阀制度决定了他生而荣华。

  当时一位大佬名叫郗鉴,有钱有势,家有一掌上千金。郗鉴跟王丞相说好了,派人登门,要从王家一群青年中选一好女婿。王家公子们闻风而动,修饰打扮,惟有羲之例外:东窗之下有一张坐床,羲之斜倚其上,悠闲沉静地看书。天气热,他随性地撩开衣襟,袒露着腹部纳凉。郗家人当即被折服了:这派头,绝对是贵族中的贵族呀!王羲之被选为佳婿。这便是“东床快婿”一词的由来。

  东晋权贵是被人赶到江南的,失去了半壁江山,与北方隔江对峙。而当时的很多文人却浑浑噩噩,沉湎于脱离实际的“玄学”,王羲之对此不以为然,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可见,王羲之不仅是气质脱俗的贵族,也是富于卓见的文人。

  常说“字如其人”,王羲之那种疏放旷达的名士气度,自然会流溢笔下,贯注为作品的内涵。后人评论羲之书法的风格:“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归根结底源于王羲之为人的境界。

  书圣本是鹅“粉丝”

  很多景点都能见到一种“一笔鹅”大字碑,传说那是王羲之的字迹,其实是一种附会。不过,王羲之的确偏爱鹅。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王羲之到会稽(浙江绍兴)任刺史。山阳昙禳村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多只鹅。王羲之听说后,一大早乘船赶去观赏。那群鹅俊秀不凡,王羲之很是喜欢,再三恳请道士割爱。道士沉吟片刻,说:“贫道一直想请书法高手抄录一部道经。您如果愿意屈就,我就将群鹅奉送。”羲之二话不说,用半天时间抄写经文,愉快地笼鹅而归。

  关于羲之好鹅的原因,传统的阐释都与书法相关:王羲之认为,如果认真借鉴鹅的身形姿态,就能写好字擎拳握笔如同鹅头,立臂如同鹅颈,运腕行笔如同红掌拨水,自如灵活。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赞扬《兰亭序》时说:“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兰亭》二十八行字中,“之”字出现二十次,写法极尽变化。当我谛视《兰亭序》的时候,总觉得那些“之”字如同一个个凫游水面的鹅:点是鹅头,横折为脖项,末笔为鹅身露出水面的部分。这些鹅或仰面引吭,向天高歌;或敛首缩项,潜心静气。活泼生动,各具情态……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看法与众不同,他认为:王羲之与其他一些魏晋士人一样,为了长生而服用“五石散”。此散服下之后,身体燥热,需要散发。除了户外散步,饮食也要注意。牛羊肉不能吃,而鹅肉性凉,可�内热,所以王羲之对鹅喜爱有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