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意设计 » 正文

《兰亭集序》说课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30  浏览次数:2821
核心提示:《兰亭集序》说课稿 2009-4-3 20:08:00 1 推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说课稿
2009-4-3 20:08:00
1
推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兰亭集序》。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大部分对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关键文言词汇及句子;王羲之简况;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体味,疏通文句,利用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语法现象,以及归纳文言实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2、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说教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依据这一理念,并考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信息筛选法:培养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
    3、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质疑法,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相互提出疑难问题,解决问题;

3、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本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为辅的原则设计教学程序。力求做到结构完整、环节紧凑、重点突出、切实可行。本课采用新课改的思想实施教学。

   导入语:

   同学们,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生死问题执着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一)目标展示

    [设计意图]:这是简介本课时的教学中心,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重点。便于检验学习效果。

(二)学生自学

 1、 作者简介:结合王羲之东床快婿、入木三分等典故,让学生介绍有关作者情况,欣赏书法插图,体会其书法“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特点。

2、整体感知,朗读全文: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对有代表性的语句做诵读示范,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三)同伴互助

小组合作,探讨疑难字词句。

总结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到的疑难字句,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下面问题做一解读,并让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一觞一咏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趣舍万殊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暂得于己                   亦将有感于斯文

引以为流觞曲水             亦足以畅叙幽情

[设计意图]:学生积极参与,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又突破了重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实施方法]:主要同位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此环节,让学生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   

2、自读全文,勾划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谈作者情感变化。

第一自然段,“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以 “乐”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此以“痛”为基调。

第三自然段,“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这部分以“悲”为基调

[实施方法]: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质量。

  (四)教师释疑

思考: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

1、问题一: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小组讨论总结,展示讨论结果。

良辰:暮春之初    惠风和畅

美景: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乐事:流觞曲水    畅叙幽情

赏心: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这是聚会之乐

2、问题二: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小组讨论交流思考。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欲既倦)

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欣已陈)

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而不容抗拒。(终期于尽)

这是死生之痛。

3、问题三:第三段中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为何而悲?

学生交流讨论。

不是,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不管是以前的人,现在的人,还是将来的人,他们都会对死生问题发出同样的感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一般的痛,由一己之痛想到天下人之悲,是千古同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受作者情感。

课后小结

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

这篇山水游记散文除了写山模水,情趣盎然这种特质之外,还体现了一种理趣,能借山水表现对人生的看法,渗透浓郁的人生感叹,这也是这篇堪称经典的作品为后世之人传诵的原因。

(五)反馈训练

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反馈训练

[设计意图]:注重基本知识,加强文言字词积累。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呢?写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其一,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难点;其二,让学生对文章理解更深入。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选取文章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写一篇描述或评论性文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激发兴趣,让学生对文章理解向更深层次迈进。

 

五、板书设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