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论坛 » 正文

沈从文晚年转行做文物研究专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00
核心提示:《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沈从文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49年后沈从文转行做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沈从文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49年后沈从文转行做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本书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中国海岸线长,江河湖泊多,鱼类品种格外丰富。因此,人民采用鱼形作艺术装饰图案,历史也相当悠久。

  近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在陕西西安半坡村,约公元前四五十世纪的村落遗址中,就发现一个陶盆,黑彩绘活泼生动鱼形。河南安阳,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墓葬中出土青铜盘形器物,也常用鱼形图案作主要装饰。这个时期和稍后的西周墓葬中,还大量发现过二三寸长薄片小玉鱼,雕刻得简要而生动,尾部锋利如刀,当时或作割切工具使用,佩带在贵族衣带间。公元前9世纪的春秋时代,流行编成组列的佩玉,还有一部分雕成鱼形,部分发展而成为弯曲龙形。照理说,鱼龙变化传说也应当产生于这个时期。公元前2世纪,秦汉之际青铜镜子,镜背中心部分 ,常有十余字铭文,作吉祥幸福话语,末后必有两个小鱼并列,因为鱼余同音,象征“富贵有余”的幸福愿望。

  公元二三世纪间,又有一首南方民歌,更细致素朴描写到水池中荷花下的鱼的游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从此以后,“如鱼得水”转成了夫妇爱情和好的形容。但普遍反映于一般造型艺术上,却晚到 10世纪左右才出现。

  公元7世纪后的唐代,鱼形的应用,转到两个方面,十分特殊。一个是当时镀金铜锁钥,必雕铸成鱼形,叫做“鱼钥”。是当时一种普遍制度,大至王宫城门,小及首饰箱箧,无不使用。用意是鱼目日夜不闭,可以防止盗窃。其次是政府和地方官吏之间,常用一种三寸长铜质鱼形物,作为彼此联系凭证,上铸文字分成两半,一存政府,一由官吏本人收藏,调动人事时就合符为证。官吏出入宫廷门证,也作鱼形,通称“鱼符”。中等以上官吏,多腰佩“鱼袋”,这种鱼袋向例由政府赏赐,得到的算是一种荣宠,通称“紫金鱼袋”,真正东西我们还少见到。宋代尚保存这个制度。可是从宋画宋俑服饰上,还少发现使用鱼袋形象。又唐代已盛行国家考试制度,有一定文学水平的平民可望通过考试转成政府官吏。汉代以来风俗相传,黄河中部有大悬瀑,名叫“龙门”,鱼类能跳跃上去的,就可变龙。所以当时人能见得名流李膺的,以为是登龙门。唐代考试多由达官贵族操纵,人民获中机会并不多,因此,人民也借用它来作比喻,考试及格的和鱼上升龙门一样。“鲤鱼跳龙门”于是成为一般幸运象征,和追求幸运的形容。因此成为一般艺术主题,民间刺绣也起始用它做主题。公元10世纪的宋代,考试制度有进一步发展,图案应用因此更加广泛。

  在高级丝织物部门,纺织工人又创造了鱼形图案的“鱼藻锦”,金代还作为官诰包首。宋代重视元宵灯节,过年灯节时,全国儿童照风俗都玩龙灯和彩色鱼形灯。文献中也有了人工培养观赏红鱼的记载。杭州已因养金鱼而著名。 沈从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