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 正文

水墨画留白与道家思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5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82
核心提示:——由宗炳《画山水序》引出对老庄之道的微悟老子认为道是存在与天地生成之前的浩瀚宇宙之中,“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由宗炳《山水序》引出对老庄之道的微悟

老子认为道是存在与天地生成之前的浩瀚宇宙之中,“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也就是说“道”在“有”之前的,也就是“无”,这正是“道”和“名”都无法用言语定义的原因之一。宗炳在《山水画序》里多次提到“道”,“圣人含道映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等等,而且宗炳绝意仕途,一生好游山水,是地道的隐士,正符合了老子“应四时以征道”的理念,可以说,宗炳在《画山水序》里所提到的“道”,基本可认为主要是指老庄之道。

老庄之道容于山水画之背景

由于东晋社会战争连年,朝政动荡,“人肉相食”,“道枕饿俘”,成了当时中原人民的生活写照,王权不重不威,王权不礼不拜,成为东晋王朝的政治畸形,士者对仕途不惟因司马氏的无能已信心殆尽,而且面对北朝的强悍,也都是积虑深重。因此,当时的东晋社会,不论是社会的上层官僚,还是中层的士流,苟安是他们的生活宗旨。大贾富室,斗富争奇成为时尚;社会名流的灯红酒绿,铺就了十里秦淮的“繁华”;达官贵人迫于“和衷共济”,不能不设法使江南的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也满怀踟蹰,随时提防着灭顶之灾的到来。在这种人人自危的社会心态下,建康虽因大批士人南下而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意识形态更趋虚无。“养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圣条,被视为废话;超世绝俗的谈“无”论“虚”,成为高蹈浪漫之士的必须。于是老、庄之学再次兴起。社会心态的超世,理论交往的“清谈”,实践轨迹的虚务,使“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清居生活,成为他们的理想选择。由于道学的出发点是“道法自然”,宗炳也说“山水以形媚道”,因此,游山多孤也便成为体道,和对道家学说掌握深浅的尺度。所以,隐居,游山成了东晋的生活时尚,这也就是东晋山水画破土而出的时代背景并由此而引申出画道精神。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的道

陈传席认为,宗炳在此说的圣贤主要是道家的圣贤,是游山水的圣贤,而不是热心救世,积极进取的儒家圣贤。也就是说,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的道,是老庄之道。老庄之道就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自然规律或法则。其特征是“不争”、“柔”、“处下”、“无为”、任自然等。 “《庄子。田子方》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画家受宋元君之命来作画,他的举止与众不同,他步履舒缓,行礼之后,不像其他画家恭恭敬敬在那儿站着,就回到自己画室。未作画前,把衣服脱光,伸开两腿坐着。”庄子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不受世俗礼法束缚、“任自然”的思想。它给于绘画的启示便是创作时应排除一切干扰,放松精神。所谓“涤除玄鉴”。宗炳也说“味像”需先“澄怀”。

而在宗炳看来,所谓圣人,就是能够通过自身(主体)之道将物(客体)照明者。换言之,圣人是那将对象之本质揭示者。但是,“圣人”一词已经决定了本体之物难以为凡人所得,凡夫俗子最高追求无非是尽力去向贤者接近,圣人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贤者的要求是“澄怀味像”。澄怀可以说是一种“虚静”,即一种忘我的状态,通过这种状态,可以去最大限度地接近“像”。这离那种圣人所达到的本质当然还有很大距离,但对于画家来说,其实已经是最高境界了。这就是说,在这里,宗炳设定了两个理想目标,其中的一个只是纯粹的理想境界——圣人,另一个则是现实追求的最佳情状一一贤者;前者能“含道映物”,直达物的本质,后者则“澄怀味像”,把握物之形象。而他心目中可以作为现实中实践之追求目标的,在于后者。

道“先天地生”,本来就存在,但不为人知,圣人从自然万物中发现总结了道,方为人所知,也就是说道发自圣人,这叫“圣人含道”。老子认为,道来源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来自自然,又在万物上有反映,这就是宗炳说的“道映物”。“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宗炳认为,山水从本质上来讲首先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质有”,其次,山水也具有灵性——“趣灵”,因为山水是以形媚道,虽然,山水虽然不是道的本身,却可以通过它来领悟道,体会道。“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圣人如“‘轩辕、尧、孔、广成、大魄、许由、孤竹之流”,都有“崆桐、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的原因。陈传席认为,宗炳的“圣人以神法道”中,道是靠圣人体内的神总结出来的,此处“法道”的“法”不是“道法自然”的“法”,而是“制造”的意思,“《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在宗炳看来,既然山水是“以形媚道”者,是一种本原之“道”的亲近物,那么,尽管山水本身不是质有,但其本性中也同时具有了超越物质层面的“灵”,为了追求道,就要揭示这种灵,为了揭示这种灵,就必须诉诸其物质性的“形”。要尽善其“形”,必先技于其“艺”,“艺者,道之形也。学者兼通六艺,尚矣” “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理由道生,道由理见,依理而行道,道是万事万物的各种规律的综合,无数具体规律的总依据。而宗炳又认为,“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道高于理,道由理所得,道在神之上,神寄托于形体之中,“道”靠圣人之神发现、总结。“道”就在圣人的神中。道、理、神三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宗炳认为,“诚能妙写,亦诚尽矣”。也就是神寄托于山水之形,而感通于绘画之上,“理”也就是进入了山水画作品之中,能通晓于此,那么,与神相同的“道”自然也能感悟了。在谈到如何才能使神寄托于形的问题上宗炳用了一个“妙”字,单从“妙”字的构成去看,就是“女”“少”,少女则妙,少女代表的不单单是年龄的小,而且一种单纯,原始,自然的象征,可以理解为天地万物的原始状态,也就是“道”之所在。故,绘画必须要自然,纯粹方得形中有“理”,“理”中带“神”,神中载“道”。“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此为一种原始的生活,悠闲自得,没有孔子倡导的文明俗礼的干扰,没有勾心斗角的地位争夺。那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更是人生的存在方式。这就是宗炳在山水画中强调的“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