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兰亭资讯 » 海外观察 » 正文

雒诵堂乙未秋学期第二次课教学记录·书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5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853
核心提示:黄冬萍、刘洁整理篆天班(周六 13:50-15:20) 樊老师首先讲解《峄山碑》内容由来,碑帖为始皇帝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丞

黄冬萍、刘洁整理

篆天班(周六 13:50-15:20)

樊老师首先讲解《峄山碑》内容由来,碑帖为始皇帝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丞相李斯始以刻石。谈到李斯,樊老师言,其实篆隶碑帖并不多,然而李斯写篆书较多。古人学篆书,写得像画,于是又言“画篆”,因此古人绑起毛笔写篆书,也是为了追求更加均匀。但暑假期间所用邓石如先生的千字文篆书,较之却笔法自然,与“画篆”有异。再者,碑帖为了整体效果,会适当把字拉长或缩短,但所谓“过犹不及”,或长或短皆须适可而止。随后带诸生逐字念碑。老师又将古人仿碑拓碑的知识授予诸生。《峄山碑》后面部分是山东当地官员复制,遂有唐宋篆书之感觉。

接下来开始临帖。书写过程中,老师讲到,写字要时时往前看,注意整体,齐平。并且,细观《峄山碑》,其中小字撑大,大字拉长拉扁,让所有字整体效果统一。篆书之作与素描之画,方法相差无几,收笔不应太重,速度须得放慢。经老师点拨,诸生出色地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习字静人心,同学们脸上多了几分平静。

篆地班(周日 10:40-12:10)

今天主要临摹《崔子玉座右铭》中的十个字:“施人慎勿念,受人慎勿忘”。樊老师首先各字构造讲解清楚,施字左边是一也,右边有两种写法。受字,上一手,下一手,一手递物之于另一手谓之受。慎字,左为一抻长之心。十字之中,多字有重,然则各字写法皆有变化。正契合国人厌千篇一律之忌,亦是为了美观。老师一再强调写篆书如同开车,先往后倒,再向前走。细节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学生慎字写不好,老师开导说,心要打开一些,注重左右契合,适当避让。

篆玄班(周日 15:40-17:10)

樊老师带诸生认识与建筑有关的字:京、阝(邑、阜)、户、门、窗、宀、广(厂)、宫、穴、高、冂、郭、囧,瓦等字。还特意区分了左耳和右耳。左耳即“阜”,山之意。右耳即“邑”,都邑华夏之邑。接着让大家练习这几个字。

此外,樊老师还为大家展示了何谓甲骨文,甲和骨分别是什么。

篆黄班(周日 8:50-10:20)

樊老师讲建筑有关的字:阝、邑、穴、宀、宫、高,等。首先,老师带大家回忆“家”字,即宀字头里面一个“豕”,言古人家里养猪。之后,开始讲今日所学。讲到“高”字,老师讲篆书写法,该字上有个亭子,意义为建筑很高。有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说不像亭子更像房子。亦通。“京”字,本义是大房子,而只有京城有大房子,所以“京”即京城之意。古有南京,北京,还有西京,这些京都是京城的意思。讲到“郭”字,老师提起甲骨文拓片。“甲骨”即“乌龟壳和牛骨”。门字的篆书写法很像形,即两扇门之状。老师特意补充:双扇曰门,单扇曰户。户即小家族,门即豪门,朱门。还有“厂”(庵字篆文写法),窗、瓦等等。

介绍完这几个字,老师便让大家练习。练习过程中,特意提到宣纸要遵从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原则练习。谈到“烹”字,樊老师用“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解释烹和享(祭品,与祭祀有关)同源。

画天班(周六 15:40-17:10)

今天樊老师带诸生画竹。之所以选择竹子,是因为它概括了国画基本笔法。老师边画边讲,国画之要,在“笔笔分明,笔笔送到”,画竹则在“怒气画竹”,笔要立起来,保持中空,且要循着竹子生长规律。老师举了元代人画的“竹谱”,说明竹子种类多,画竹切忌平行而画。起初诸生总觉竹叶有些许难画。樊老师指导说:“国画讲究气脉相通,所以临画之前要先理解。”老师点破,诸生自悟,所画渐入佳境。下课之际,同学们都为自己的作品欣然。

画地班(周日 13:50-15:20)

今日樊老师带诸生画梅。老师先讲梅,说:“国人好以植物比人,将梅兰竹菊作四君子,故画中常现。”怹还特别强调到:“岁寒三友乃是松竹梅,并无兰菊。”接下来老师讲述了两种画梅方法。一是用墨画梅,墨梅以元王冕称首,《墨梅》诗云:“我家洗砚池边树”是也。墨梅浓淡不一,“越墨而五色具”。另一种为画白梅。此时底有颜色,采用双勾之法。也有条幅放大,用绢画梅。所谓“老干新梅”,颜色浓淡极其重要。老师还提到,齐白石画梅,用胭脂朱砂设色,用墨点蕊。

接下来大家自己画梅。老师指导之际,言作画要惜墨如金,且调墨须异地,要体现梅花结构质地,须得观察植物形状细节,用墨不能过浓,运笔时该断则断,中间留白。并言:线宁断不可过实,墨色对比,不要太夸张,双勾之后笔锋由粗到细,才符合树枝生长规律。之后是连枝带花的临摹,诸生认真作画,卒有长进。


进学则在致知涵养须用敬洛颂堂


公众账号关注:luosong300

微信ID:luosongguoxue

微博:@洛颂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