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人堂 » 书法 » 正文

油画好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0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10
核心提示:古代欧洲的画家们在学习和热衷于坦培拉绘画技法的同时,发现了它的缺陷与不足,好比:颜色之间难以融合晕接,色彩不够柔和光艳,

古代欧洲的家们在学习和热衷于坦培拉绘画技法的同时,发现了它的缺陷与不足,好比:颜色之间难以融合晕接,色彩不够柔和光艳,小笔多次排线过于费力,以及在湿润的天气前提下易发霉和低度抗碰撞能力。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爱克兄弟(杨?凡?爱克及其兄胡伯特?凡?爱克)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了纯粹的油画。他们是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不少专家以为他们最大的功绩是在油脂中加入了自然树脂,使行笔流畅、媒剂速干。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一画和他最闻名的作品《根特祭坛画》被以为是欧洲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世界上第一幅油画:1415年根特市长约向胡伯特?凡埃克订制祭坛画,他画了10年,未完成就去逝了,后由弟弟扬?凡埃克继续完成,安置在根特圣贝文教堂。这是一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巨作,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和人文主义艺术的诞生。由于《根特祭坛画》是运用油调颜色绘制而成,因此凡埃克兄弟成为油画的创始人。



《阿尔诺芬尼的婚礼》 《阿尔诺芬尼的婚礼》(局部)

第一幅油画人物画:《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

《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中的人物手势动作、环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义,十分有趣:阿尔诺芬尼夫妇的手势表示互相的忠贞,托着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远养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远忠于丈夫。华贵衣饰表明人物的富有;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点着一支蜡烛,意为通向天堂的光明;画的下角置一双拖鞋表示结婚,脚边的小狗表示忠诚,女子的白头巾表示贞洁、处女,绿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红颜色象征性和谐,窗台上的苹果代表平安,墙上的念珠代表虔诚,刷帚意味着纯洁;画面中间带角边的圆镜代表天堂之意。所有这些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在人物中间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置一个小圆形,每个圆形内画一幅耶稣的故事画,图像细小到难以识别。中心圆镜内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这种精微工整细腻的油画世界罕见,也只有在尼德兰的细密画中可以见到。据说这种精微的描绘连现代摄影家都为之惊叹,使用镜子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是这幅杰作的又一特色,这些艺术特色对后来荷兰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画家在这里描绘了尼德兰典型的富裕市民的新婚家庭,他用极其细腻的笔调,逼真地刻画了年轻夫妇俩的肖像,尤其对室内的陈设,包括墙上、房顶的装饰,描绘得一丝不苟,显示了这位画家所特有的书籍插图画的功力。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


1688年郎世宁生于意大利米兰,19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中国。

郎世宁1715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尽管如此,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郎世宁《百骏图》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

郎世宁原系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画竟没有机会传教。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

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61岁,酷爱艺术与科学,虽然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做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所的。”旋即派郎世宁为宫廷画师,不给他传教的机会。

宫廷画师每日清晨从北京东华门附近的寓所步行进宫,七时向宫门禁卫报到。

康熙不喜欢油画,因为年代久了就会变得黑乎乎的,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与其他欧籍画师学习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艰难技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加第二笔,也不容修改润饰。笔触偶有踌躇,或下笔太重,那幅画就毁了。

在郎世宁看来,中国绘画的远近配合观念彻底错误。他向康熙建议设立一所绘画学校,不获采纳。一幅画中山水庭园表现不同的视点与角度。

不过,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用几何学的透视原理来处理空间问题是虚伪的,非艺术化的。中国画中对物的视点不止一个而是几个,视线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所以画家在同一幅画中能对山水或庭园表现不同的视点与角度。郎世宁的作画题材由皇帝指定。人像必须画平板板的正面,不能画阴影,人们以为像上的阴影“好似脸上的斑点瑕疵”。


一、荷兰画派油画人物(17 世纪)

伦勃朗 (1606 ~ 1669),他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者,是肖像画、历史画、风俗画和风景画的大师。他的艺术超出了荷兰画派的范围,而具有世界意义。他的技法的主要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聚光式的构图,而且通过明暗的虚实效果,表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并善于运用笔法表现物象的质感。《夜巡》这幅画作于1642 年,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伦勃朗 《夜巡》


当年,这幅画的问世曾让伦勃朗遭到众人嘲笑,如日中天的声望一落千丈,订画量骤减,自此生计日渐窘迫。而今,此画已成为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是许多荷兰人“朝圣”般的艺术杰作。画面想表现的内容是班宁. 库克上尉和他的民兵队离开军火库去换岗的场景。城门在背景上隐约可见,一切仍处于一片混乱和无序中,右边一个老兵正敲着鼓,有的士兵手持长枪,有的士兵在检查枪支,有的在相互议论,还有一条狗出现在队伍中。画面正中,一边向前行走一边商谈的库克上尉和中尉构成了画面的中心。在他们右后方,一个小女孩钻进了士兵的队伍,略微有些惊慌失措,小女孩的形象在光源照射之下显得异常鲜明。这是一幅极大的画,画面中的人物都如真人般大小,虽人物众多但主次分明,除了两个队长和小女孩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暗色调的中后景中,并有一种向中心汇聚的动感。艺术家又用明暗、光影和黑白强烈对比的手法让整个画面呈现出异常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整个构图、光影的处理和色彩的搭配,让这个看上去有些混乱无序的场面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秩序:沉着镇定地走在前面的指挥官很清楚队伍正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而士兵们将会遵从他发出的指令。那个人群中发光的小女孩,还有藏在阴影中隐约可见的那条狗,则隐隐地暗示出这群民兵队的职责,他们是在保卫这个城市的居民。从今天的眼光看,伦勃朗以其精湛的技艺准确地传达了他的想法,亦可见出他在描绘这些人物形象时所倾注的心力。可惜这并不为当时人所理解,反而遭来巨大的嘲笑,甚至激怒了那些付他钱画画的民兵,他们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每个人付上一两百盾,就是为了有幸能展现幽深大门背景下一帮黯淡的模糊不清的身影。连之前爱戴他的同行们也迫不及待地附和众人的反对声,说什么可惜他这么年轻就走到了艺术的终点。事实上,伦勃朗虽为此损失了声誉、丢掉了生计,但却绝不是他艺术的终点。他反而因减少了外界的应酬,不再看订画人的脸色,而更专注于他的艺术王国,充分发挥出他的才华,创造出十七世纪人类艺术的辉煌。

二、法国洛可可风格油画人物(18 世纪)

蓬帕杜夫人在法国文化艺术上的作用,那实在太重要了。在我们鉴赏布歇的这幅肖像画时,不得不用一定篇幅去谈论一下这位女权贵。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娜? 安托瓦内特? 普瓦松,出生于巴黎金融投机商家庭。最初嫁给埃蒂奥尔,很快成了巴黎社交界的红人。进入宫廷后立即博得国王的青睐,成了他的第二情妇。1744 年,路易十五的第一情妇沙托鲁突然死去, 这位" 埃蒂奥尔夫人" 便与其丈夫离异, 进而正式成为国王的私人秘书。路易十五封她为蓬巴杜侯爵夫人。

初进凡尔赛宫时,蓬巴杜夫人谦逊地只住顶楼几间普通房间。由于她才貌出众,会取悦宫中显贵,特别是王后玛丽。经过与国王五年的姘居,渐渐从顶楼搬进国王的豪华居室,在宫中也日益稳固着她的地位。路易十五给她以更多的特权,从生活到内政,她成了路易十五的" 总管",谁想得到皇上的恩宠、提升或某种特权,非走她的门路不可。后来她把这份" 总管" 的特权,经皇帝之手分了一部分给她的弟弟马里尼侯爵,命他总监王室建筑事务( 巴黎军校、协和广场、枫丹白露宫配殿、爱丽舍宫筹建……即是这位总监与蓬巴杜夫人共同规划建造的)。她喜欢蔷薇色,于是皇家塞夫勒瓷厂出产的瓷器被冠以" 蔷薇蓬巴杜" 的名字。她亲自设计的一种宫内服饰,被命名为蓬巴杜式便服,后来凡是她喜欢、她接受以及她点头的一种面包、一道菜肴、马车造型、扇子花色、化妆品、丝带等等,都与她的芳名联系起来,成为宫内外最高贵的流行款式。她是路易十五式( 即洛可可) 艺术的主宰,一切以她的好恶为准,人称" 洛可可的母亲"。


布歇《蓬巴杜夫人》

自从布歇进入路易十五的宫廷后,就被指定为蓬巴杜夫人的素描与版画教师。她和布歇的艺术趣味也一拍即合,蓬巴杜让布歇给她久居的贝尔维尔城堡和库莱西城堡负责设计全部装饰。从此,布歇在宫中的地位日益巩固,在许多方面,布歇与蓬巴杜几乎就是推动洛可可风格的“两个轮子”布歇为这位夫人所画的肖像也最多,这一幅《蓬巴杜夫人》是布歇为她所作的所有肖像中,堪称最佳的一幅。布歇在这幅画上把这位控制着西方世界时尚的显赫夫人的形象,画得珠光宝气,就象一顶满缀着珍珠的宝冠,仪态显得那样雍容华贵。通过画上反映在镜子里的书橱和桌下的书籍,还暗示着她的博学。夫人斜倚在铺着羽绒衾的床上,华贵的缎子撑裙,缀满着五彩缤纷的花饰,胸前一朵大缎子蝴蝶结,更增添了她的美艳。她的左手支靠在绣花的枕头上,右手拿着一本还在阅读的诗集。在这幅画被切割了的下半部,还可见到她的家徽:蓝地上三座尖塔。在左下方,还有一只西班牙的爱犬咪咪。地板上散放着蚀刻铜版画的工具,表示她在向布歇学习版画技术。但在左角的洛可可式的小茶几上,仍可见到夫人使用过的鹅管笔、封信火漆和一封未发的信__洛可可油画风格:纤巧、华美、富丽。 它的主要代表作是: 弗拉戈纳的《秋千》。“浪漫爱情”的定格这一幅著名的《秋千》,描绘的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妇正在荡着秋千;在她的身后,坐在石凳上哄着少妻玩耍的是一个至少比这个“少妇”大40岁的老夫。少妻玩的非常开心,老夫心里自然也非常高兴。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使他妻子开心的并不是他这自己,而是深藏在树丛中的一个小伙子。这个少妇不停的向小伙子眉目传情,还有意把鞋甩向这个小伙子的方向。据说,这个小伙子就是订画者、著名的银行家桑? 朱理安。显然,订画者是有意炫耀自己的这段“爱情”经历。尽管画得十分细致,比如,花园的景色与树丛画得很美,但画意的格调却极其低俗。这幅画代表了当时贵族的艺术趣味。


弗拉戈纳《秋千》

三、浪漫主义油画人物(19 世纪)

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象和感情的美术。代表人物:,籍里科《梅杜萨之筏》1816 年7 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 多名官兵以及少数贵族前往圣? 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明显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船长肖马雷原是一个贵族,对航海知识一窍不通。上船后,他玩忽职守。主舰在驶近毛里塔尼亚浅滩时,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沙碛。经过两天混乱而无效的努力,只好弃船。船长却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 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让他们在汪洋大海里听凭命运摆布。几天过去了,在饥渴和酷暑的折磨下,许多人开始绝望,他们说胡话,肆意做一些歇斯底里的事。经过几天后,木筏上尸体横布。又过了几天,食物和水的短缺变成了更大的威胁。150 多人,最后只有10 人幸存下来,无论如何,这也是一场特大的惨剧。但是路易十八政府怕此事张扬出去受到舆论谴责,只在官方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悄悄通过军事法庭判处船长降职和服刑三年就了事。两位木筏上的幸存者不服,向政府上书,却遭到打击,被解除公职。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这次船难经过如实写成报道,印成小册子公开发售。这一举动立刻轰动了国内外,遭到舆论的一片哗然,籍里柯也格外愤慨。大海上漂浮着一只岌岌可危的木筏,海风鼓起床单做的桅帆,巨浪掀起的木筏在不停地颠簸。筏上的难民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还在眺望远方。被簇举在高处的人挥舞着手中的红、白色布巾,不断地向远方呼救。


籍里科《梅杜萨之筏》

在画面上,船帆与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成为画面的中心,向观众明白展现出木筏在海上飘荡的情景。有的人已经死去,有的人奄奄一息,有的人抱着亲人的尸体陷入沉思……而一堆振臂向前的人冲破了稳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缚,又构成一个动荡、富于激情的三角形。他们一个推一个,直到最高处的人被高高举起,挥舞着一块红巾。顺着他们呼喊的方向,细心的读者能够在远处的浪尖上发现一个细微的船影,与迫在眼前的死亡相比,它意味着生的希望。而画家有意在背景上画一风帆,逆风将木筏往后吹行,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木筏往后吹的现实造成对立的紧张气氛。

在人民有冤无法诉说的情况下,26 岁的籍里柯,走访了生还的船员,聆听了他们讲述真实的遭遇,并到医院亲自看望了受伤的船员和已经死去的船员家属。他把聆听幸存者的叙述作为灵感的来源,同时也对腐烂的尸体、重危的病人等进行现场写生,搜集素材。他要以此为题,创作一张饱含激情和想象力的画,让它再现出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为了这幅画,籍里柯还托筏上一个生还者木匠制作了一只木筏模型,让黄疸病人做模特儿,在上面摆出各种惨状。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出海浪和天空,他也亲自去海边进行研究。籍里柯用了18 个月的时间终于创作出了震动法国、波及欧洲的《梅杜萨之筏》这幅“写实”的巨画。

那10 多位船员最终虽然获救了,但他们的心灵永远没有得到安宁,经过多少年的精神折磨,先后在莫大的自责中死去。画家用了18 个月的时间来描绘这幅力作,以后又做了不断的修改,当它第一次公开展出的时候已经到了1819 年。展出时的轰动效果恐怕连作者本人也不曾料想到。尽管这一事件已经过去许久,但当人们站在画作前,似乎又看到了汹涌的海浪,又看到了士兵们孤立无援的境况,画面不是在四平八稳地叙述,而是通过匠心独具的布局和触目惊心的描绘,强烈地刺激了观赏者的情感。


1、留学生的油画人物

真正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中国油画家,是那些去国外的留学生。广东的李铁夫

(1869 - 1952) 在20 世纪初期曾在美国著名画家萨金特(Sargent,JohnSinger) 和切斯(Chase,Willam Merrite) 门下学习肖像画。李铁夫的油画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中国油画“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境界。长于肖像和静物,其肖像画具有19 世纪欧洲学院派风格,背景深暗,色彩沉着含蓄,注重人物性格及心理刻画。 对色彩、笔触的表现力方面都相当娴熟,成为早期中国油画艺术水准的标志。



李铁夫《康有为画像》

《康有为画像》的作品引起了专家们的特别关注。该作品为李铁夫1904 年在欧洲为康有为所作的肖像,这是迄今为止康有为惟一一幅的油画肖像。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曾流亡欧洲,此时恰逢也在欧洲的李铁夫闻讯前往康有为住处,并提议为他作肖像留念,康有为欣然应允。这幅作品显示了李铁夫深厚的油画专业功底,尤其是惟妙惟肖的刻画了作为维新变法政治家康有为凝重的神态与气度。

2、文革时期的油画人物(1949 - 1964)

1966 年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把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推向绝境。十年浩劫,是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家灾难的历史,油画家完全失去了创作的自由,形成中国绘画史上刺目的空白。处理人物画时,统统按照“三突出”原则,集中表现主要英雄人物的光辉和高大。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则是所谓红、光、亮,即以明丽的暖色调,精描细磨的笔触构成的艳俗风格。

油画《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抽掉”这根柱子,广场显得更为开阔。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还请教了几个建筑学家,大家对此均表理解和赞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开国大典》的实画创作。两个月后,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创作完成。


董希文《开国大典》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主题的政治绘画作品,人们欣赏《开国大典》,正是因为它形象地揭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新世纪。它不仅鼓舞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坎,为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东方而同心欢庆。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画中人物的命运就决定了此画的命运,同时又牵涉到画家的命运。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开国大典》这幅画被迫数次修改,这在绘画史上是少见的。其作者董希文因这幅作品而声名鹊起、名扬全国,也因这幅作品而在“文革”中遭到打击迫害,饱受政治磨难。《开国大典》完成后才三年,就发生了“高饶事件”。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 年初被撤销职务,8 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亲自在《开国大典》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刘少奇的平反,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因在“文革”中蒙受不实之词的连累,作了很大的改动,难以恢复原貌,董希文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名画家靳尚谊修改,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开国大典》(复制品),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画库里。

《开国大典》历经风风雨雨的磨难,在不同的政治气候下显现出不同的面貌,它是特殊时期被扭曲的艺术和政治关系的最有力的证明,是共和国历史的见证。

“文化大革命”高潮中,代表当时主流艺术的油画作品是各种规格的毛泽东肖像。

这些肖像都以某个照片为母本,由作者再加以修饰美化。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被称作“开创无产阶级美术新纪元”的样板作品,这幅油画被大量复制,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一幅绘画作品。罗中立《父亲》,在那个年代,这幅画不可避要受到非议。有些批评家说,《父亲》“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于是,油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据说,这样就体现了解放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把一切艺术品都贴上政治标签,是“文革”期间最为流行的艺术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有害的思想流毒还远未肃清,对油画《父亲》的影响也不能幸免,圆珠笔这个小小细节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

3、90 年代以来的中国油画

90 年代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文化艺术也由此

产生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选择不但影响着画家个人的艺术行为,也影响着艺术教育、艺术团体、艺术出版的走向。主流文化渠道之外形成了非主流文化渠道,在绘画方面,它意味着非官方的展览、出版、销售方式。由于油画艺术的西方文化背景,非主流渠道对画家个人往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作品接收方式的多样化并没有使艺术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消减,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对艺术的控制相对减少,而市场对艺术的多重影响却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使画家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全球化与民族化、现代与后现代、前卫与传统、雅与俗、个人心境与人文关怀……

这一切都不是某种标准答案所能解决,不同的画家以自己的作品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a 、表现与幻想

中国传统绘画本来就是表现性的,文人画以绘画形象蕴含某种理想或观念为绘事最高境界。这使现代的中国艺术家在理念上与表现主义灵犀相通。中国油画家从写实走向表现始于20 世纪80 年代,起初它是对封闭画家个性、泛滥画坛的通俗写实样式的反抗,但很快就渗透到极其广泛的领域。人们认为近十年中国绘画不存在主流形态,但要从作品风格比例看,表现性风格占据了当代绘画的最大份额。我在这里分别概括的其他作品里,实际上也或多或少地呈现表现性倾向。

产生于20 世纪初期的西方表现主义,其本质是对艺术和社会现实原有形式的反抗。经历了“极左”文化灾难的中国艺术家,选择表现主义风格以求艺术的更新,显然与此有相通之处。因此,80 年代的表现性倾向主要体现在对远离现实情境题材的偏爱和放弃严谨细致的写实技法方面,如对原始、神秘、朦胧、畸变的迷恋,对尽情堆砌、自由狂放画法的倚重等等。在近年几次大型油画展上,引起大家注意的一些新人新作都有类似的倾向。90 年代以后,中国的表现性绘画出现了两种流向,我曾经将其概括为“放逸笔墨”和“歌哭人生”。前者类似于法国表现主义追求新的、自由的、足以宣泄个人内心激情的绘画形式;后者类似于德国表现主义者,他们的艺术就是为了无所顾忌地揭示现实的混乱和黑暗。90 年代的中国画家受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影响较多,只有不太多的画家在形式的自由而又符合其逻辑的发展方面下功夫。但中国的环境不可能使我们走德国表现主义之路,于是许多表现性作品在激烈的绘画形式之下却是温和的或者晦涩的思想倾向。这是当代中国表现性绘画发展的内在矛盾。

代表画家:周春芽(1955 -),男,出生于重庆,现居成都、上海。艺术家。2021 年4 月24 日下午,《2021 胡润艺术榜》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周春芽以4.7亿元的总成交额首次成为最贵在世艺术家,是近三年来最年轻的在世艺术家“状元”。周春芽将截然不同的新表现主义手法、中国传统的笔墨意趣和水墨观念融入作品,构成、笔触、色彩、肌理及画面主题完美结合,是他个体情感的真实体验。是西方表现主义和传统国画多元对应的和谐,既是中西文化不同空间的对比与交融,又是传统与当代艺术时间跨度的矛盾统一。周春芽通过对传统国画的山水、石头和花卉的宣泄表达,发展出一种介于水墨大写意、新表现和抽象之间的油画,这些艺术图像和符号是被融入,又被激活,并非简单的拼凑和叠加,浪漫而富有人文乡村的抒怀,画风主观而完整,初步自成一种新的覆盖谱系,重获意义的辉煌。

b. 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在表现性艺术样式大行其道时,油画家并没有忽视研究现实生活。当然,当代画家不再以先验命题为观察生活的出发点。画家关注的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有评论家将此概括为“近距离”。因为画家并非“高于生活”,他与他所描写的人们不存在阶层归属或心理状态上的距离。

在描写当代生活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刘小东。刘小东的创作命题是当代中国城市里芸芸众生的日常状态,从传统艺术趣味的角度衡量,他总是在画一些不值一画的东西,但这些东西确实给人“味在酸咸之外”的感觉。他认为画画就是对现实的限制,“通过限制使熟视无睹的生活变得意味深长”。曾经有批评家将刘小东的作品归入“无聊感和泼皮风”,实际上刘小东的创作是对“无聊感和泼皮风”的冷眼相看。刘小东的视点投向“熟视无睹的”生活瞬间,代表了正在成长的一代人中间流行的文化观念和艺术观念。在油画创作中,表现这种时尚观念的作品正在增加。许多青年画家总是在玩味幼年时期的生活情趣,“玩偶情结”和“时尚风情”在近来的油画中比比皆是。但也有一些画家对此持批判态度或者加以反讽,四川的钟飚以当代城市时尚生活与新、老传统文化重负之间的场景反差,构成尖锐的情境对比,在荒谬的图像中实际包含着现实的矛盾。

刘小东《烧耗子》画面直贯着一条缓缓流动、并不太宽,还有着河岸的河流,河岸两边并行着绿色的树木,与高处的电线杆一道,河流一直伸向远方;画的近景是两个年轻人在烧一只耗子,着火的耗子在奔跑——似乎要把自己着火的皮跑掉似的;中景是河流的左边或画的左边是一栋高耸的居民楼,右边是两个在中途偶尔相遇的人,他们似乎在交谈什么,旁边是一道围墙,与河流一道并行着伸向画的里面和背景;画的远景处有一座桥,上面有穿过的电线杆。在中景,远离两个烧耗子的年青人,在河旁的右岸边,还有一个直立的年青人面对河水,似乎在沉思什么;画面最低处的右下角是那只着火燃烧的耗子,画上部的天空中有着卷动着的几抹黑色和刷出的浮云。这是一个很日常生活的场景!可以发生在任何城市和城镇的邻近郊区的地方和白天,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两个这样的年轻人。当然,画面的焦点,占据画面主导部分的是两个近似真人大小(152 米高的画)的年青人!他们是年青人——穿着青灰色的西装,画面左边那个略为瘦一些的年青人是上下一套的套装,右手里拿着作为点火用而且底端还在燃烧的木棍,他的左手插在裤兜里,眼目略为低垂,嘴角带着笑意,似乎刚完成了一件杰作,右边的年轻人要略显胖一些,他的脚边是一堆杂草或者垃圾,他头低下来看着那只烧着的耗子,他也是穿着双排扣的西装,似乎这是1998 年前后中国最为流行的西装款式,他不是套装,裤子是黑色灯芯绒的,他的双手则都悠闲地放在裤兜里,他似乎是在欣赏旁边朋友的杰作,他更多的是一个观望者和欣赏者?如同那个一只手拿木棍另一只手却放在裤兜的家伙——他现在也在欣赏自己的杰作——看着那只燃烧而跳动的耗子。画家让他们的着装显出差别,尤其是裤子和手的放置,隐含了什么呢?要我们把注意力转向这个裤子下面燃烧的耗子?他们的头发都是中间分开的分头,两个家伙看起来有着典型的小痞子的味道——无所事事,但是又精力旺盛,到处寻找发泄口的年青人。



刘小东《烧耗子》

3. 从“波普”到“反讽”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在海外露面的“政治波普”,是当代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之间的张力共同构成的特殊产物。观念的暧昧和形式上的折中性质,成为它与苏联反体制绘画、拉美社会批判绘画都不相同的艺术现象。也正是这种折中性质和政治体制之间张力的变化,使它的刺激性日渐淡化,到20 世纪末,人们对政治波普的关注已经被广泛流行的反讽作品所转移。方力钧作为中国后89 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与这个潮流的其它艺术家共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玩世写实主义,其中尤以方力钧自1988 年以来一系列作品所创造的“光头泼皮”的形象,成为一种经典的语符,标志了80 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中国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或者更广义地说它标志

了当代人的一种人文和心理的感觉,也许,无论东、西方,当代知识分子都变得


一、芭比松画派风景油画

在古典主义传统强烈的法国,风景画的地位一向不高,即使在十九世纪风景画逐渐受到重视,这样的情形仍然明显,许多画家在其中加入历史主题,使优美的风景仅成为画面的陪衬。

在19 世纪中叶,在巴黎近郊有一个极为普通、荒凉的小山村,它有着肥沃的土地,大片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和各种奇花异草。这个普通的山村就是巴比松村。一批鼎鼎有名的大画家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在这里呼吸着农村中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泥土的芬芳,用画笔描绘这里美丽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形成了著名

批在艺术上由创新精神的画家。

这批画家摆脱了古典主义艺术的虚伪和做作,同时也屏弃了荷兰风景画中的摹仿画风,提出“面对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走上了以农村真实景象为描绘题材的独立道路,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柯罗是芭比松画派杰出画家。一生坚持旅行写生。《孟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孟特芳丹位于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柯罗当年曾涉足那里,感受过那一片花园景色的美。这幅画就是艺术家对这一美景的回忆。画面展开在湖边森林的一角,晨雾初散,清新的林地与湖面的水气构成一种温暖湿润的大自然感觉。右侧一棵巨树占去画面约五分之三,对面一棵小枯树与它相呼应,加强了画面的平衡感。树枝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显得和谐而富有节奏。两树的中间显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到草地上,点醒了四处绽开的红色小花。一个穿红裙的妇女面朝着左侧的那棵小树,仰着头举起双手采摘着树干上的草蕈。在整幅画上,这三个人物显得生意盎然。画家虽把他们都处理在一边,但却疏密有致。柯罗画风景,常常喜欢在前景画上几棵柔弱斜倚的树枝,来加重画面的抒情性。


柯罗作品

如孟特芳丹的回忆。这幅画中左侧的那棵小树,也属这种情况。你看那小树歪扭的姿势,显然是由于微风的长期吹拂所造成。它倾斜的枝干更显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给整幅画平添了无限诗意。妇女的红裙与头巾是全景的最强音。在恬静、优美的湖边景色中,银灰色的迷离雾气映衬出正在采摘草蕈和野花的妇女与孩子,不仅生意盎然,而且情景交融,弥漫着田园诗般的梦幻情致。细细品味此画,观者几乎可以听到细枝与树叶的瑟瑟声。这种大自然的情趣绝不是梦幻却胜似梦幻。画家完全用暖色铺染画面,整个色调显得细声细语,没有激情,只有和谐。如果没有画家对自然美的强烈感受,是难以给人们留下这么多难忘的印象的。这是一幅理想的风景画,也是一幅真实的抒情画。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一生还未体验过渴求订件或拼命赶制的心情。他的后半生没有卖过一件作品。一旦下雨,他就安心等待天晴之后再去写生。他喜欢明朗的晴天。

在他看来,写生之作只是为在画室里创作所作的素材准备。这说明,柯罗的风景画之魅力,不是由于他面对写生,而是他从生活中提炼出他所发现的美。印象派的精神之源引言:毋庸置疑,印象派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史的一场伟大变革。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没有量变的积累就没有质变的爆发。所以印象派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不断的从其他画派汲取营养,不断的继承、扬弃、发展、最终逐步形成自身艺术风格的过程。既然印象派不是无父无母的孙悟空,它也有自己的启明星,自己的师承,那么谁才是印象派最直接的精神之源?他是谁?唯一可以堪此承前启后重任的,就是活跃于法国19 世纪中叶的画派--- 巴比松画派。假如把印象派比作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一次质变,那么巴比松画派就是酝酿这次革命的量变。假如把印象派比作一场横扫陈迹的暴风骤雨,那么巴比松画派就是未雨绸缪。

二.印象主义美术及后印象主义风景油画

法国巴黎的一批青年画家在1874 年4 月举办了一次新作品展,这些作品对色彩运用进行了新的尝试,其中《印象? 日出》尤为引人注目,于是人们就称这些画家为“印象派”。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 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 世纪后半叶到20 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莫奈的《日出? 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 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 艺术家们走出画室, 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 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 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 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 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 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 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莫奈《睡莲》

1. 印象主义画家为了生动再现日常生活景象和自然风光,走向大自然,以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

2.风景之美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莫奈是最著名、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 以迅捷笔法,把流动不居的光色效果固定在画布上,给人留下瞬间美的永恒图景;致力描绘自然景色,再现自然瞬间真实光色变化。 代表作:油画《日出印象》、《睡莲》。《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

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

43 岁的莫奈在吉维尼定居后,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塘里繁殖了睡莲,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主要对象。这幅《睡莲》是莫奈64 岁时所作的早期小幅作品。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连作《睡莲》。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1880 年之后,莫奈与印象派的其他画家们疏远了,他在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住在里面作画。他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这样产生了《睡莲》组画。

沿着水面,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画家利用了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此后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莫奈作品:睡莲系列。

19 世纪末,一些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画家开始反对印象主义。他们的创作超越了印象主义有限的光色表现。他们不喜欢印象主义者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 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 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其主要代表大师是塞尚、凡·高和高更。凡高作品有最独特的个性和非凡的魅力,感情洋溢,他画的日常物品都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他喜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削弱传统光影手法,有意识地强化色彩的价值,利用色彩的对比取得和谐,他用带着笔触的色彩线条描绘的物象,好似一个燃烧着的自然物象。如《向日葵》。

梵高 《向日葵》

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 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 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 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梵?高在自己绘画的成熟期创作了《向日葵》这幅作品,作为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一,梵高的油画《向日葵》也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他在最痛苦的煎熬中所倾心绘制的最充满光明的精神追求的作品.这幅作品在1990年的艺术品拍卖行中创造了数千万美元的世界最高纪录, 然而在当时, 他的生活却是与一贫如洗的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在这里你用“栩栩如生”来描绘这些向日葵,已经显得软弱和浅薄,因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是一朵朵燃烧的生命,画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

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梵?高更强调他对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大胆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拘一格,恣意妄为。他曾说过:“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在这幅作品中不仅是色彩、线条,就是透视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彻底变了形,以适应画家随心所欲表现自我的需要。凡?高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风格,使他把不同类型的人物、花卉和静物,都拿来当作了“习作”的对象,并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直接写生出来的,从这个层面看他是在描写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从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不可或缺的艺术启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极远。

中国风景油画源自西方油画,现阶段,中国风景油画无论在创作的技术、手段方面,还是在精神内容方面,比起西方来说,都还有距离,借鉴西方油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有一大批艺术家进行了试验、探索和研究,充分显示了中国风景油画的潜力。吴冠中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营养丰富,能给予艺术家们充分的养料,但同时,又会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使作品难有变化。如何保持传统,又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正是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们面对的大课题。吴冠中在这方面是其中一个领导者。

他出生与一九一九年。尽管早年已臻成熟,但成名却迟至七八十年代。他来的突然,却为我们带来了崭新的现象。他出现于一群杰出的新生画家的画展及刊物中,其作品远不止新颖突出;更充满信心,示人以权威性。一个全新的面貌。我们立即认识到:这是我们要集中研究的画家之一,以寻求长久以来压在我们心头上各种问题的答案:中国画向何处去?其发展,成就能否与世界潮流汇合?其中国性质的前景与保持传统的关系?走向现代化的代价等等。

熟悉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与社会艰辛发展规律历史的人,都会发觉吴冠中的作品不难理解。他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面对世界的中国文化,传统悠久,营养丰富,一方面足以养活她的艺术家们,另一方面却又成为自身的沉重包袱。这其中有一个转换时期:苦苦挣扎;喘息沉思;重新奋起。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必须面对保持传统,学习西方并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成一体的课题。在这一群中,吴冠中是其中一个领导者。含辛茹苦,他代表着中国现代画的苦苦探索,而他的作品即是这种辛劳与探索的结晶。

多年来,吴冠中徘徊在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的十字路口上。他早年受教于林风眠与潘天寿等大师,其文化修养与艺术训练都是中国式的,而后在巴黎的三年留学生活,则将他领进一个完全陌生的西方美学天地。同样难忘、深刻。在系统地观察吴氏的作品时,可以看到两种艺术最初正面交锋,渐渐互相妥协、融合,他耕耘的基础是他在最后层次上对中国美学的深刻认识及对西方现实技法的掌握。二者初时于他形同水火。鱼与熊掌单取其一,该是多么轻松啊!他却偏偏两个都要。如果对曾留学欧洲的中国画家作过全面、认真研究的话,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巴黎吴冠中的影响。这当中,吴冠中是独异的。他明显地不同于学成后留在异邦的画家们,如他的同学赵无极。他们尽管主观上想保持其[ 中国] 的背景,但实际上已深深融化在西方传统中去了,他也有别于那些留学后选择回国道路的画家。这些画家回巢后即回到中国画传统的范畴中-- 也许这正说明了他们回国的原因。在这一群中最著名的徐悲鸿与吴作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与外国风格交替出现,不是融合:他们的油画是写实的,水墨是中国的。两者结合有限。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对学院派的欧洲模特的依附限制了他们的能力,也限制了中国画对二十世纪西方绘画的转变与成就的回应能力。


吴冠中 《春如线》

吴冠中在这两种线条中找到出路。他自如地运用了这两种传统。在他的某些老树作品中正是用交错重叠的毛笔线条构成形象。在他的一些讲究构图的作品中(包括气势磅礴地描绘古城废墟的作品)线条把通常是正面描绘的平块面连接起来。在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中,如《双燕》及《邻屋》,画面上准确的直线与精致的构图比例产生了有条不紊的排列效果。又如《小巷》的线条,走向更为奇特使平面扭曲。这种中国式的变形更接近于欧洲的表现主义派。他手握饱蘸墨汁的毛笔挥洒,这是中国式的,但不论是否有意,或说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毛笔在纸上的运动却为现代西方艺术观念引导。这里,我们再次看到吴氏在两种相反文化之中求协调的苦心经营。

周春芽,“假山”,顾名思义,它不同于一座真山。它没有山的雄伟气势,也不可能再现中国三山五岳的剑竣宏伟。假山是中国式园林的产物,是中国环境艺术中的一种特有的装饰方法,它与古典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园艺共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园林综合艺术品。它虽不及真山之大、之险,但因它取之于天然山石,再经人工组合、叠造,“随为人作,宛自天开”,尤为能给以中国山水画为美术传统的中国人带来真山真水的假想。由此,假山的形式自唐宋以来至明清,大量进入私家园林。这种遍布大江南北的园林艺术,成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闲情逸致、回归自然的代表形式。


周春芽桃花系列

“假山石”作为构成这些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象征,以形状怪异、玲笼剔透的真山石所叠积,形成其独树一帜的传统艺术风范,延续至今。它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为了随时随地的感受到这种和谐,需要一个假借物用来满足这种精神神游,于是,用假山石叠成的假山充当了这种角色。在“红楼梦”这部经典的中国古典小说中,主人公贾宝玉曾批判过这种模仿自然而弃求其真的假装诗意的文人情结,但立即遭到其父亲的严厉训斥,可见这种传统在中国的根深蒂固。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文化的相互浸透以及西方工业文明的闯入,我们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数字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生活在这种节奏紧张的社会中的现代人已无暇顾及那些需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才能观赏的艺术。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海;熙熙攘攘的人群,健硕的物质欲替代了传统文人的超然闲适。而当今的城市改造也并非照搬西方体系,更多的是溶入了中国传统,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来建造新的城市环境,这其实是进入了即非西方也非中国的无体系文化状态。

假山石离开了古典园林,大量出现在这些新建的建筑环境中,正是反映了这种无体系状态下的一种临时性措施。朴素的石文化与西方的玻璃、水泥建筑的结合构成了一幅中西文化结合的怪象。陈建中陈建中个人履历丰富,艺术路线很完整,人品修养和人格魅力都非常到位,走的是一步一脚印的大师路线,陈建中艺术的价值成就和独创性特点引起国际和国内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在他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中,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油画与国画,绘画与诗歌,互相碰撞,彼此交融。他的艺术作品是一个自我圆满的世界,一个包含强烈现代价值和人文意义的世界。极具个人风格和独创性。陈建中的绘画,在西方人眼中,看到了中国的宋代绘画,看到了东方的诗意;在东方人眼中,看到了西方绘画的深厚传统,看到了西方绘画物质性背后的神秘,无论在技法上,还是在绘画的精神层面上都深入到中西方绘画的共同内核。因此,无论中西方绘画史都必定会写上陈建中的名字。
陈建中在艺术界享有盛誉,具有国际性的社会影响力,被誉为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做出贡献的第三代海外华人艺术家代表者之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