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人堂 » 设计 » 正文

印象派畫家 畢加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8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1232
核心提示:向印象派畫家 畢加索 致敬!毕加索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称毕加索,

向印象派畫家 畢加索 致敬!


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称毕加索,全名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Trinidad Ruiz Picasso(巴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毕加索的名字为什么这么长?果壳网

先说下西班牙人的名字,首先是名 一般是一个两个词,少数也有很多的,在后面是父系的姓然后是母系的姓 。比如Rafael Nadal Parera 就是网球名将纳达尔全名,拉法尔是他的名,Nadal是父系的姓,Miguel ?ngelNadal Homar是这位打网球的纳达尔的叔叔,Miguel ?ngel 就是他的名,Nadal是父系的姓, Homar是母系的姓。

我们习惯叫的毕加索其实是他母系的姓,汉语里对于西班牙人的称呼往往是混乱的,叫名的叫父系姓的 叫母系姓的都有

回到毕加索,他的姓名是Pablo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Picasso。这里Pablo是毕加索的名(普通的名)Ruiz是毕加索父系的姓 Picasso是毕加索母系的姓,所以一般毕加索也被称为Pablo Ruiz Picasso,

Diego José,Francisco dePaula ,Juan Nepomuceno,Cipriano分别是天主教的圣人,,,María de los Remedios是某位圣女,不是耶稣他妈,,是帮助西班牙殖民者的墨西哥少女,这里就不多说她么

de相当于英语里的of

la Santísima Trinidad是基督教名词 至圣三位一体,可以翻译为圣三一,西班牙有些舰船也有这个前缀的

y 是西班牙语的and

所以呢他的全名信达雅的翻译就来自圣三一的 Ruiz和 Picasso的巴布罗·迪戈·裘斯·法兰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

总的来说呢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文艺而又2b的名字,大概他爸爸也不会预料到这么个名字,会真成就了一位大师级人物

如果一个中国人要这么起名字的话要是 菩萨保佑的张和李的伟子美仲景道子妈祖鸿渐)

毕加索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在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了230幅毕加索的作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家为亲人所作的画。

毕加索的作品,最著名的是和平鸽,《格尔尼卡》,以及无数长着三只眼睛,几个乳房的怪人画,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具争议,也最有影响的艺术家。即使看了说不出所以然的人也只有跟着全世界喝彩。要是遇到其他什么人画的看不懂的画时,就会说一句:“这是毕加索。”不管你欣赏也罢,不欣赏也罢,画笔、木头、陶泥、石料,到了他手里,做出来的作品就别具一格,韵味十足。


《和平鸽》是为联合国专门创作的世界友谊作品,从此和平鸽来代表和平。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童年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他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

就连老师也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毕加索的母亲听了觉得无脸见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只有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既有天赋的。他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亲人

毕加索是个始终引起争议的人,除了他那让人倾倒与折服的过人才华。他为自己的几任妻子、情人和孩子们画过许多画,他的亲人们对这位天才画家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毕加索于1973年以92岁的高龄去世。他在世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同他结交,在他去世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世人仍在为他的故事和名声争执不休。

毕加索绘画上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但他的家庭私事却弄得一塌糊涂。他的悲惨故事世人皆知:他的遗孀杰奎琳.罗克是自杀身亡的;他的一位情人玛丽埃.德莱塞亦是,她为他生下了女儿玛雅;他的孙子巴勃里多在杰奎琳将他赶出爷爷葬礼之后也自杀而死;巴勃里多的姐姐马里娜两年前写了一些回忆录披露自己悲惨的少年时代,并把一切过错归咎于毕加索。

弗朗西丝.吉洛特是毕加索一生中惟一将他抛弃的女人。她生过两个孩子:克洛德和帕洛玛,1953年她带着一双子女离开了毕加索。后来她同一位艺术评论家合作写了《我与毕加索的生活》。这本书既大胆又详细,几乎无所不写,甚至连同画家的性历险。此书于1964年出版,当时这种书还属罕见,因此引起轩然大波。作为报复,毕加索从此拒绝再见她生的一对子女。

弗朗西丝.吉洛特是毕加索一生中惟一将他抛弃的女人。她生过两个孩子:克洛德和帕洛玛,1953年她带着一双子女离开了毕加索。后来她同一位艺术评论家合作写了《我与毕加索的生活》。这本书既大胆又详细,几乎无所不写,此书于1964年出版,当时这种书还属罕见,因此引起轩然大波。作为报复,毕加索从此拒绝再见她生的一对子女。   

他们相识于1943年,当时弗朗西丝是个21岁的画家,年轻而颇有抱负,而毕加索已经62岁,且同南斯拉夫女画家、摄影师多拉·莫尔相好。弗朗西丝是个感情炽烈却外表平静的女子,她决定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名望与赞赏。对此,帕洛玛(女儿)这样说:“假如我母亲没有认识我父亲,她原本是有权被称为艺术家的。然而,从某种原因上说,由于认识了我的父亲,她没有了这个权利。人们总是不情愿把她也冠为艺术家。”克洛德(儿子)更认为母亲的作品对毕加索产生过很大的震撼,“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  

现住纽约的弗朗西丝认为大师当年为她所作的画上用一种柔和的线条和抽象的晕影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有一幅画上,看起来象是毕加索用对称的轮廓线把肖像的各点连结起来了,这种画法当时刚开始尝试。她说:“当一对男女同为画家时,作品上体现的一切都带有感情色彩”。在她看来,“对于毕加索来说,给女人画像就是一种诱惑她的方式”,“其他女人是通过她们的肖像画来认同自己的。所以当毕加索一旦歇手不画她们了,她们的一切也就完了。”而她自己则没有陷进去,“从没有被封闭在自己的肖像画里,从而没有成为他的俘虏”

吉洛特:活在当下,从来都活在当下

一个人,如果有幸(或者不幸)活上90岁,会在干吗?回忆,枯坐,枯萎?不,不,不,至少弗朗索瓦斯·吉洛特(FrancoiseGilot)不是这样,已过91岁的她,依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言谈得体、仪态优雅,活跃于访谈、画廊、美术馆,在纽约中央公园西大道的画室里日日作画,活在当下。

2012年5月2日至6月30日,“毕加索与弗朗索瓦斯·吉洛特:从巴黎到瓦洛里,1943~1953”(Picasso andFrancoise Gilot:Paris-Vallauris,1943~1953)在纽约嘉阁轩画廊(GagosianGallery)展出。开幕酒会上,吉洛特一袭红色套装,在策展人、收藏家、拥趸的包围中,接受各方祝贺。借着此次展览的盛典,最重量级的访谈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Charlie Ross)对吉洛特做了一次访谈。访谈中,吉洛特身着墨绿色外套,思维敏捷,对答智慧,额边一个发夹,卡住利落的短发,是惯常的自信和决绝,是有着深厚艺术垫底和岁月经年的优雅和练达。看着年过九十而依然美丽端庄优雅的她,不难想象22岁的她初识毕加索时的绝世惊艳。

弗朗索瓦斯·吉洛特的知名在于两点:其一,她是有所建树的艺术家、作家、批评家;其二,她是毕加索一生中七个最主要的女人中的一位,也是唯一主动离开毕加索而不是为毕加索所抛弃的一位。与毕加索相识、相伴的10年,是她的资产,也是她的负债,那是一段以浪漫甜蜜开始,以老死不相往来结束的感情,是艺术上的激发、灵魂上的对话和生活上的龃龉相纠结的10年,是提挈她艺术发展的重要10年,也是此后的60年里她极力想要摆脱、超越、撇清的10年。

对于当年吉洛特的离去,毕加索至死都不肯原谅,如若得知今日的联展,不知会不会气得从坟墓里跳起来。但是没有办法,吉洛特从来都不肯屈就,她要的是精神上的平等,她坚持讲述“她这一半的故事”。

初识:一场我不想躲过的灾难

吉洛特1921年11月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兼农艺家,母亲是一位艺术家。她自小就具有独立的性格,父亲希望她成为一位律师或科学家,可她真正钟情的是艺术。吉洛特17岁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士,18岁获得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位。在父亲的坚持下,此后她又断断续续地攻读法律学位,但常常逃掉上午的法律课,跑去学画,最终放弃了法律专业,正式进入艺术领域。

与毕加索的相识是在1943年5月12日,吉洛特到塞纳河左岸的LeCatalan餐厅与两位朋友晚餐。毕加索和几个朋友正好在邻座一桌。那时,吉洛特22岁,初露锋芒,毕加索61岁,名满天下。一见之下,毕加索立即为这位活泼美丽的姑娘所吸引,不时往邻桌看,气得与他一道用餐的时任情人愤愤地瞥着吉洛特的桌子。按捺不住,过不多久,毕加索抱着一碗樱桃走到邻桌,请求吉洛特的朋友引见。寒暄之下,吉洛特邀请毕加索参观她正在Decre夫人画廊举办的联展,毕加索也邀请吉洛特和她的朋友参观他的画室。几天之后,当吉洛特到Decre夫人画廊时,吃惊地得知那天早上毕加索来参观过,并留下字条,再一次邀请吉洛特和她的朋友去他的画室参观。

然后,交往开始了。

吉洛特说,倘若在和平时期遇见毕加索,一切就不会发生,但我却在战时遇见了毕加索。那时,巴黎被德国占领,形势危险。对我这代人来说,毕加索是一个英雄,他画了《格尔尼卡》,是反法西斯的象征,他随时可能被逮捕,但却怀着巨大的勇气坚守在巴黎,而不是逃亡美国,那是他反抗压迫的方式。那时,人人都可能明天就死去,这反倒令我无畏,敢于追求心中所想。

尽管吉洛特知道毕加索风流成性,但她对毕加索没有什么惧怕或敬畏。在《与毕加索的生活》一书中,吉洛特写道,她知道与毕加索相伴将是一场灾难,但“这是一场我不想躲过的灾难”。

相伴:让石头随着他的旋律起舞

1946年,吉洛特与毕加索生活到了一起。不过他们一直没有结婚,因为毕加索的第一任妻子拒绝离婚。

“和他在一起棒极了,像烟花一般绚烂。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充满智慧,魅力无穷。只要他有兴致,能让石头随着他的旋律起舞。”

在罗伯特·卡帕为他们在法国南部Golfe-Juan海滩所拍下的那张著名的照片上,吉洛特戴着草帽在沙滩上欢愉地行走,毕加索在她身后笔挺地撑着巨大的遮阳伞,是臣子恭敬地侍奉着女王,又是老夫深深地疼爱着年轻的情人。

在欣喜若狂的日子里,毕加索为吉洛特画了著名的《女人——花》。关于这张画,还得追溯到马蒂斯。吉洛特对马蒂斯心仪已久,她说自己15岁起就喜爱马蒂斯,在1937年巴黎世博会上,她爱上的是马蒂斯的画,而不是毕加索的。1946年2月的一日,毕加索带着吉洛特去见马蒂斯。马蒂斯说,要为吉洛特画一幅肖像,有绿色的头发和浅蓝色的脸庞,这个想法把毕加索给惹恼了。

6月,毕加索决定亲自给吉洛特画一幅肖像。当吉洛特落座之后,毕加索却说:我看你不是坐着的,你根本不是被动型的人,我只看见你站着。想起马蒂斯要把吉洛特的头发画成绿色的想法,毕加索说道:并不是只有马蒂斯才会把你画成绿头发的。于是,毕加索把吉洛特的头发画成了绿叶的形式,整个肖像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一枚花朵图案。

起先,毕加索要给吉洛特画一张写实的脸,但深思了一会儿后说:不,这不是你的风格,写实的肖像根本不能再现你。这个脸,我得从根本上另打主意。尽管你的脸是长长的鹅蛋形,但是为了表现光彩和表情,我需要使它变为一张扁扁的椭圆脸,为了弥补它长度上的损失,我要把它画成冷色——蓝色,它会像一个小小的蓝月亮。

毕加索把一张纸涂成蓝色,然后根据蓝月亮的概念剪成各种程度的椭圆。全部剪好之后,他在每一个圆上分别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然后把这些椭圆用针别在画布上,上下左右地移动,经过反复的尝试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放妥,对吉洛特说:好了,这就是你的肖像。

分手:我偏不做他的俘虏

1948年,毕加索和吉洛特搬到法国南部瓦洛里的乡间居住。

表面上看,那是战后的宁静日子,岁月静好,日子悠然。吉洛特为毕加索生了两个孩子,克劳德和帕洛玛,那是吉洛特和毕加索相互对话、激发、依靠的日子。他们常常就同一主题——他们的家,尤其是两个孩子——进行创作。除了绘画之外,毕加索和吉洛特也进入了陶瓷、雕塑和平面印刷领域。与毕加索的作品相比,吉洛特的作品则更为写实,在她的作品中,孩子是真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色块。用评论家的话来说,“他们写下的是真实的词句,他们划亮的是真的火柴”。

除了当毕加索的缪斯和模特儿,吉洛特也是毕加索在艺术上的对话者。她陪着他一起熬夜,讨论或争论他的作品,经常到凌晨两三点钟。吉洛特的独立、直接和一针见血的见地,让毕加索又喜又恼,也丰盈了他对生活永远不竭的渴求。

但是,度过了甜蜜的初识,当吉洛特真正进入了毕加索的生活,却发现,她爱上的伟大艺术家在生活中是一个暴君,又像一个任性霸道的孩子,要求吉洛特事事顺从他,以他为中心,像母亲一样纵容他满足他。当吉洛特全身心地投入毕加索的生活时,却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毕加索“从未了解过她”。生活中的毕加索“粗暴、残忍、冷酷无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以为自己是上帝,可他不是,这令他烦恼”。吉洛特对毕加索的其他几个女人也相当熟悉。她说:“毕加索永远在对所有人撒谎,为的是让她们顺从地围绕在自己身边。”而毕加索自己也声称,爱情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爱情的证据,这种证据就是他人对他的生活和绘画绝对的服从与服务。

毕加索常常问吉洛特:“你为什么总是跟我对着干?”吉洛特说:“因为我们之间有对话,不是你的独角戏。所有人都对你说‘是’,好像围绕着一个国王,而我却要对你说‘不’。”

毕加索显然喜欢这种对抗。吉洛特说,当别人对毕加索说“是”时,他感到有权威,但同时也会很孤独。她能感觉到,毕加索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在吉洛特看来,毕加索给女人画像,就是一种诱惑她们的方式。其他女人的悲剧在于,她们非常乐于见到毕加索终日以自己为模特进行创作,自以为很重要,“她们通过肖像画来认同自己。一旦毕加索歇手不画她们了,她们的一切也就完了”。

而吉洛特则没有陷进去,她欣赏毕加索的才华,但不屈服于他的强势。“我从没有被封闭在自己的肖像画里,从而没有成为他的俘虏。他要我像其他人一样服从他,但我偏不。”

倔强的吉洛特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可能是花朵、樱桃,也可能是穿着铠甲的武士,或者龙虾。“他画了一系列身穿盔甲的中世纪武士,骑着高头大马,腰身很细,那就是我。”吉洛特说,“他抱怨我从不卸去盔甲,我说:‘是的,因为我不想被杀掉。’他还画了很多龙虾,那也是我,外面有一层保护壳。”

吉洛特明白,毕加索即便是在创作一幅女人肖像,也是在画他自己。他的所有绘画都是他的生活日记。

的确,毕加索的一切都属于绘画,他曾经放言:“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能量潜力。普通人在十几件所谓的小事里浪费生命,而我的生命只关注一件事:我的作品。所有别的都要为绘画而牺牲,包括我自己。”

——这是天才的思维,不是常人的思维。两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钉子碰钉子,互不相让,结果是分手。1953年,吉洛特厌倦了“和一座历史纪念碑一起生活”,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这个“强悍的怪物”,用继承的一笔遗产在巴黎购置了一套公寓。她说,若不离开毕加索,必会被毕加索“吞灭”。


吉洛特与儿子克洛德。吉洛特手里拿着的是毕加索为儿子克洛德画的画像(摄于1949年)

毕加索之后:没有陷入沙漠

他诱惑她,没有人感到奇怪,但是在共同生活10年之后,她离开他,却叫世人震惊,也令毕加索震怒。气急败坏的毕加索说:“没有人会离开像我这样的男人,你这是径直走向沙漠。从今往后,人们对你,不会有别的,至多有些许好奇,好奇于一个曾与我的生命如此亲密的人。”

不过毕加索错了,在离开毕加索之后,吉洛特没有陷入沙漠,相反,却依靠“我偏不”的精神,走出了一段独立、持久、多姿的人生。她此后有两段婚姻,生了第三个孩子,结识了很多朋友,出了两本畅销书,绘画事业有成。

1964年,吉洛出版了《与毕加索的生活》(Life with Picasso)一书,深入描写了毕加索的艺术才华、暴躁脾气、顽皮幽默以及生活中的阴暗面,包括他和妻子、情人、缪斯、模特之间的纷纷扰扰。这本回忆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单是英文版就卖出了100多万册,成为研究毕加索的重要文献。而这本书也深深触怒了毕加索。他愤然起诉出版商,但是败诉了。判决后,毕加索打电话给吉洛特:“你赢了,好啊,我向你致敬。”——他一向钦佩胜利者。这也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通话。

强势在毕加索这里。在毕加索“要么我,要么她”,“凡是吉洛特的朋友,就是毕加索的敌人”的压力下,谁要想成为毕加索的座上宾,就必须否定吉洛特的回忆录。许多人不得不与吉洛特断交。毕加索和吉洛特长期以来的经纪人也不得不终止了与吉洛特的合同。但这位经纪人为吉洛特接洽了另一位经纪人,帮助她继续她的绘画事业。

也许是作为报复,毕加索迅速从这段感情中恢复,一年以后就娶了新妻。而吉洛特也走出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在经过与法国画家卢克·西蒙(Luc Simon)的一段短暂的婚姻之后,1970年,吉洛特终于找到真命天子,嫁给了另一位20世纪的天才,小儿麻痹症疫苗的研究先驱、索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人乔纳斯·索克(JonasSalk)。他们相伴了25年,直至索克1995年去世。

1969年,吉洛特去洛杉矶办画展,经人介绍认识了索克。吉洛特起先对索克不感兴趣,因为在她眼里,科学太枯燥了。可索克却对吉洛特一见倾心,紧追不舍。吉洛特回忆道,她从洛杉矶去纽约,索克也随后跟了去。一天下午,他请吉洛特去Rumplemayer's喝茶,他没有点茶,而是要了开心果和香橙冰淇淋。吉洛特心想,一个在下午茶时点开心果和香橙冰淇淋吃的科学家,看上去和别人不太一样,有点意思。纽约以后,他又追她到巴黎。几个月后,他向她求婚。

吉洛特起先没有答应。“我不需要结婚。”她说。

“但处在我的位子上,我不能不结婚。”他说。

索克给了吉洛特两张纸,让她分别写下结婚和不结婚的理由。

吉洛特列出的不结婚的理由包括:我不能与一个人生活超过半年;我有自己的孩子;我有自己的绘画事业,并且需要东奔西跑;我不总是有心情交谈,等等等等。

索克看了吉洛特列出的要点,说它们非常诚挚,但他仍会紧追不舍。9个月后,吉洛特终于答应了他。

在与索克相伴的日子里,吉洛特在洛杉矶、纽约和巴黎有3间画室。她在艺术上进一步挥洒,除了结构严谨的油画,她也拓展到了彩色平版印刷和蚀刻凹板画等领域。

我没有征得任何人同意而成为今天的我

此次嘉阁轩画廊的展览,集中了毕加索和吉洛特在生命交集的10年中的作品,也是他们的首次联展。吉洛特的作品包括她的自画像、静物、毕加索和两个孩子,以及瓦洛里的生活,也包括她1943年在Decre夫人画廊的展览中所展出的作品——就是毕加索在他们初识的几天后去参观的那个展览。

客观地说,在吉洛特所获得的关注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她跟毕加索的关系而来,但吉洛特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当被问及毕加索对她的影响时,吉洛特说:“艺术不会像传染病一般,让你可以清清楚楚地说自己得了或没得。即便你得了艺术上的传染病,你也得依靠自己发展下去。”“我不愿多谈毕加索,我已经完成了对于毕加索的回忆所应尽的责任。我有独立的艺术事业,我之所以是今天的我,不只是因为我曾与毕加索共同生活过。”

女儿帕洛玛也赞同母亲:“假如我母亲没有认识我父亲,她原本是有权被称为艺术家的。然而,从某种原因上说,由于认识了我的父亲,令她丧失了这个权利。人们总是不情愿把她也称为艺术家。”儿子克洛德更认为,母亲的作品对毕加索产生过很大的震撼,“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的话来说,我们想展示的内容之一,不是吉洛特如何脱离毕加索,而是毕加索如何一点一点地脱离她。吉洛特画得很好,是一位严肃的非常专业的画家。这个联展不是一个关于毕加索的情人的展览,而是两位艺术家在视觉和概念上的对话。

《女人——花》

的确,吉洛特不仅只有毕加索的情人、缪斯兼模特儿的标签,她是一位艺术家、批评家、对话者、沙龙女主人、孩子的母亲。事实上,在认识毕加索之前,吉洛特已是初有成就的艺术家,日后尽管受到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影响,但吉洛特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走出了独立的道路。

隔着60年的时光回望过去,吉洛特说她对于和毕加索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都不后悔。“他的艺术令人叹服,但他的为人的确存在瑕疵……毕加索的爱主要是占有,而非给予。从好的方面来讲,他很智慧,你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看他绘画,感觉是在目睹一个奇迹,这就是他的给予。”“他促使我去发现自我,从而幸存下来。对此,我感激他。”

是的,在毕加索的妻子和情人们痴缠、发疯、自杀的故事堆里,吉洛特幸存了下来。在离开毕加索的60年里,吉洛特不怕回忆,但不愿过多回忆,也不只有回忆,而是活出自己,活在当下。她的作品为纽约现代美术馆、巴黎现代美术馆等知名的博物馆收藏,她举办过50多次展览,出版了12本书,1973年被任命为学术期刊《弗吉尼亚·伍尔夫季刊》的艺术总监,1976年成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艺术系主任,八九十年代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做设计工作,1990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荣誉骑士勋章,2010年获得法国总统所授予的国家荣誉勋章——这是法国最高的艺术奖项。

“如果认为应该生存下去,那你总有办法生存下去。我没有征得任何人的同意而成为今天的我。”——依然是那个对毕加索说“偏不”的女孩。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电影“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共产党,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