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作品欣赏 » 鉴藏知识 » 正文

纸寿千年|宣城手艺:宣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09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711
核心提示:泾县人或可说中国人的一种固守,千年传承,不在于纸会带来某种大金大银,对于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求,职业或许是唯一选择。但从他们


泾县人或可说中国人的一种固守,千年传承,不在于纸会带来某种大金大银,对于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求,职业或许是唯一选择。但从他们质朴的脸上,讲解员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古人的遗产是感恩和自豪。红星是中国的品牌了,但他们沿袭古发制纸,同时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有自己的专业研究团队,这是对自然的认知和保护,是对遗产的保护。制作很辛苦,也是要有手艺的。如抄纸,那是从小需要的练习,这可能是家族传承的,所以,任何传统工艺师承是有其独特优势的,不管怎样,世事如何变迁,他们仍守着这份家业。这份家业现在是个集体了,是个集团,有人出去,也有人进来,有大学生分配来,即使是司机,说起纸厂时,也是“我家”怎样怎样。每个人把这当成是自己的家。他们有自己的檀树基地,严格遵守古法制纸,每年是饱和生产,不会再扩大规模,我想是受资源的限制,但同时也是,不自觉吧,也是对传统和工业化的区别和保护了。工人很辛苦,特别是夏天,简直是无法忍受,冬天,抄纸的手又是浸泡在水中。我觉得,能跑的早跑了,他们的家在那里,尽管再苦,仍坚守着。去之前以为纸厂只是小作坊的集合,但去了才真正知道,红星是个规范化的,正规的集团。去了才知道,浪费一张纸是多大的罪过!宣纸是艺术品!——故宫博物院书修复师 杨泽华


我是晓虹,书法专业研究生,每天浸淫在古代文人雅士们舞文弄墨的书法作品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文房四宝打交道,然而对于笔墨纸砚,我总感觉像是“隔着时空的爱人”,朝夕相对却不曾了解。这个暑假,我决定出发安徽宣城,到文房四宝发源之地寻访笔墨纸砚背后的手艺故事。


这次手艺之旅的“向导”是我的同学玉洁,她是地地道道的宣城泾县人,从小在红星宣纸厂长大,对家乡的文房四宝制造过程非常熟悉。有了这位靠谱的“向导”,我梦寐以求的文房四宝走访之旅终于得以实现。


泾县自古隶属于宣州府,泾县生产的纸都是由宣州府衙作为贡品进贡给朝廷,而宣纸也就因地得名。虽说泾县是宣纸的故乡,但并不是泾县城里处处都是造纸的作坊,真正的宣纸都是在一定规模的造纸厂中制造,除了龙头老大泾县红星宣纸厂外,这些宣纸厂大都建在城郊或距离县城更远的乡下。由于玉洁的家人早已搬离了红星宣纸厂的职工宿舍,为了让我能够进入到造纸车间近距离了解宣纸的制造工艺,玉洁开着电瓶车把我载到距离县城最近的一家宣纸厂——安徽泾县吉星宣纸厂,并告诉我吉星宣纸厂的厂主胡业斌和胡成忠父子都是在造纸业干了大半辈子的师傅,他们应该是我想找的人。


胡业斌脚上穿着水靴,身上穿着工作服,手上带着手套正在给纸厂边上的一条河流加固堤坝,看见我们到来,特意从河边走上来跟我们打了个招呼。7月15日,一场意外的暴雨使河水迅速暴涨,竟在纸厂淹了半米高,大量的造纸材料和成品宣纸没来得及转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虽然老了退休了,这些需要人手的事情我还是要做的。”胡业斌说。


胡业斌今年68岁,16岁时进入安徽泾县红星宣纸厂跟师傅学做宣纸中的抄纸手艺,一直在抄纸工房工作了17年。直到1978年胡业斌由于手艺优秀升到红星宣纸厂的管理层,1999年从副总经理的职位退出创办了现在的吉星宣纸厂。如今胡业斌年事已高,厂里的主要事务都由儿子胡成忠和儿媳妇打理,有事情要忙乎才回到厂里帮忙。


“这个捞纸啊,学得一个月,但是真要做到可以出师至少也得两三年。”胡业斌给我们介绍着,脸上有着孩童般的得意。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刀合格的宣纸生产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发展至现代除了踏?舂捣能够被打浆机取代,其余的工序都必须由手工操作,工房里师傅们的每一个动作细节的拿捏都决定了宣纸的质量。



每天在吉星宣纸厂工作的师傅有三十几位,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而在皮料浆的工房进行檀皮原料处理的又都是六十岁以上的女师傅。“这里也曾经来过一些年轻人当学徒,不过最长的也就留了三个月吧。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很少人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情,而且做纸的这些活都太枯燥太辛苦了。”现任厂主胡成忠说。


宣纸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古代的家庭小作坊演变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宣纸制造厂,而环境的改变也会对宣纸制造原料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的生长,甚至是周边水源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每一道工序的制作,有经验的师傅们都会严格遵守传统的工艺精神和原理,即使是现代使用打浆机进行原料的混合加工,也会严格控制打浆之后的纤维长短粗细,每一张宣纸在最后进行成品打包之前都有师傅负责检验,一旦出现不可弥补的瑕疵就会被抽出回炉打浆。所有可能影响宣纸质量的细节都不允许马虎对待,这种精神在泾县的宣纸行业来说就是一种传统,渊源流传。


泾县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夏天炎热,冬天没有暖气又甚为寒冷。宣纸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一年四季都不会停歇,在檀皮长达一年半的天然漂白过程中,不管严寒酷暑都要有师傅爬上晒滩定期翻晒,焙纸工房里的师傅们夏天都要忍受四十多度湿热环境,抄纸师傅们在最冷的严冬也要一天八个小时地双手浸泡在冷水里,而负责剪纸的师傅双手上的老茧也在日复一日的加厚变硬。俗语有云“纸寿千年”,我想墨韵的灵魂能够在宣纸上留守千年甚至更加长远,必定是古今的造纸师傅们点滴心血为其供养而成。


剪纸师傅双手上的老茧也在日复一日的加厚变硬。

在泾县的最后一天,我特意让玉洁带我来到胡业斌家中拜访,临走前我问了胡业斌最后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您担心宣纸的制造手艺会在未来失传么?”胡业斌笑了,非常自信地回答:“肯定不会失传的,它可能会有一点变化,但这些都只是发展的一部分。”在我踏上火车准备回家的时候,那些看似简单枯燥又不断重复动作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许这些看似简单的重复本身就是造纸师傅平凡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生活继续,这种技艺就会长存。


宣纸的制作工艺

每一张合格的宣纸从选料到最后制成成品耗时约一年半至两年,主要经过选料、蒸煮、摊晒、打浆、抄纸、烘焙、剪边、包装等几道大的制作工序,其中更是需要上百道小工序的辅助。一张宣纸来之不易,必当珍惜。

1青檀树的种植

宣纸的制作原料以檀皮和沙田稻草,其中的檀皮就是指泾县当地种植的青檀树的枝条皮,一般生长3年的枝条皮纤维最合适做宣纸。每年冬天霜降之后至来年的二月,将有采伐工人负责伐条。


2蒸煮

起火烧水后在甑锅上横放一根圆木作为锅篦,将截好的青檀树枝条一层层码放在锅篦上,枝条上面铺一层麻布,麻布上铺一层石灰,然后用塑料布将甑子口蒙起来使之不透气,加火蒸煮10多个小时。


3撕选


蒸煮后的青檀树枝条会被放入溪水中浸泡一夜,再由工人用手把质地变软的檀皮撕成窄条,并把老皮、黑皮、发霉等次皮挑出来作为宣纸包装皮纸的原料,梳理整齐后扎把放置。这些工人都是五六十岁的女师傅,每天八个小时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4摊晒

将撕开并精选后的皮料放在朝阳的山坡上均匀摊开,进行长达10个月的晾晒,让皮料在自然环境下长期经受日晒雨淋,使皮料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逐渐褪去,纸纤维自然漂白纯化。这是宣纸生产工艺中最为费时却也最为关键的工序,泾县的许多宣纸厂附近都能看见这些铺上一层“檀皮被”的山坡。


5草料的准备

制作宣纸除了檀皮之外,另一种重要原料是沙田稻草,其纤维匀整,能够使纸面具有合适的空隙,有助于纸张的润墨性发挥。宣纸分为特净、净皮和棉料三大类,就是根据檀皮和稻草的配比比率来区分。与檀皮的处理类似,草料的准备也需经过选草、捣草、水浸、蒸煮、浆灰(石灰),堆垛(1—2年)、分拣等十几道小工序成为合格的草料,俗称“燎草”。


6舂料

燎草和檀皮都需要经过舂捣,使草料和皮料呈细碎状。这道工序后期已经改用电动操作,胡业斌说,即使是机械操作也会严格控制舂捣的力度,保证合适的纤维长度,这些细节对于造纸是很关键的。


7抄纸

在纸槽中放入配制好的皮曹料和适量清水,还有一味必不可少的“纸药”,其实是杨桃藤捣碎后加清水浸泡生成的粘液,起分离纸张的作用。抄纸的过程通常由师傅“掌帘”,徒弟“泰帘”。抄纸的动作决定了宣纸的厚薄,师徒的默契合作才能使竹帘上的纸纤维分布均匀,做出厚薄合格的纸。抄纸师傅的手常年浸泡在冷水中,一直都是发白肿胀的。


8揭分焙纸

抄纸过后一沓宣纸就叠成了一大块的“白豆腐”,师傅将一张张的宣纸揭分之后贴在焙墙上烘干,此时的宣纸摸起来就像布一样质地棉韧,百褶不损。


9检纸剪边

将焙干的纸送到检纸的台上,由选纸师傅逐张检验,其中有破张或者瑕玷的纸都会被抽出回浆。检验合格的纸张理齐后,用特制大剪刀按一定规格尺寸裁剪四边,使用这种特制剪刀要边剪边推,均匀用力,一气呵成。最后,每100张纸分为一刀,加盖规格、品名、印记,然后用包装纸、盒包起来即为成品。


关注者:黄晓虹

2021年9月11日


*所有图片均由关注者黄晓虹拍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