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人堂 » 行业 » 正文

辉煌与苦难——伦勃朗的艺术世界(第一章)_艺术家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709
核心提示:  目录  导言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伦勃朗艺术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特色  第一章 伦勃朗的艺术人

  目录

  导言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伦勃朗艺术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特色

  第一章 伦勃朗的艺术人生

  第一节 从法律学生到

  第二节《夜巡》与庸众

  第三节 苦难与超越

  第四节 天堂就是故乡

  第二章 上帝说,要有光

  第一节 宗教题材

  第二节 紫金色的黑暗

  第三节 伦勃朗光线

  第三章 自画像:伦勃朗的精神历程

  第一节 信念与坚毅

  第二节 怀疑与挑战

  第三节 沧桑与忧郁

  第四章 古典精神与技道合一

  第一节 写实手法与现实主义精神

  第二节 戏剧性与宗教感

  第三节 技巧的精神性

  余论:伦勃朗研究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

  导言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17世纪的荷兰被史学家称为 “黄金时代”,这个人口只有200万的国家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他们每年的国民收入比英伦三岛之和还高出30-40%,在欧洲显耀一时。但是,值得我们记住的这个时代并不仅仅只有经济上的繁荣,更有艺术的繁荣。荷兰画派正是在这个时代诞生,并孕育出光耀世界艺术史册的大师。荷兰画派的形成和辉煌得益于此时荷兰文化和科技的繁荣,到17世纪中期,荷兰已有6所著名的大学,在荷兰出现了最早的定期刊物,报纸也逐渐普及。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培育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正是在这样丰厚的文化土壤下催生出荷兰画派那样的艺术流派。

  作为17世纪的一个海上殖民强国,荷兰人的富强是通过顽强不屈的战争和开拓取得的,而与自然长期的斗争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能力与价值,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思想根源之一。在荷兰艺术家那里,如何表现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如何反映人的现实生活、人的情感与愿望,是必须要关心的主要课题。对科技和现实生活的推崇使荷兰画派的画家们创作了很多关于此类题材的作品,这反过来又推动了现实和科技题材的写实绘画的发展,而文化的开放和发达,为绘画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荷兰画派继承了15及16世纪的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厚重为主要特点,并不太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影响,而是具有本民族的艺术特点。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荷兰画派艺术的发达也与市民阶层的兴起有关。市民阶层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在当时,写实绘画是主流的绘画方式,而成熟的写实技巧和崇高而沉厚的宗教思想也为写实绘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在市民阶层中,购买艺术作品来装饰房间,美化住宅以及办公室、饭馆等公共场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油画因而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在经济力量的推动下,荷兰的肖像画、风俗画都获得了极大发展,风景画、静物画也成为独立的绘画科目。各类题材之间的分工已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出现了肖像画家、风俗画家、静物画家、动物画家、风景画家等。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综合作用下,荷兰出现了很多彪炳艺术史的艺术家,而伦勃朗就是其中的最杰出的代表。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生于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学生,而是常常到当地的一个名画家斯瓦宁堡那里学画。伦勃朗天生对绘画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他从一开始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才。1623年, 17岁的伦勃朗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20岁的伦勃朗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蚀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1626年,伦勃朗回到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伦勃朗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不久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富于戏剧性,往往呈现出壮观的格局,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这并不只是在画面上暗示空间,更是在表现人性与宗教感。1650年代后,他的绘画技巧更为纯熟,其艺术创造力达到顶峰。伦勃朗在欧洲绘画史上的地位,几乎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相同,他在明暗上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足以使他在绘画史上屹立不倒,而我们一旦谈到光暗这个名词时,便会联想到伦勃朗。伦勃朗的明暗和文艺复兴期意大利大师们笔下的明暗是含着绝然不同的作用,伦勃朗笔下的光,如同从黑暗的上方照射而下的上帝之光,这既是一种营造画面气氛的技法,又是一种充满精神性和戏剧性的构造方式。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Fromentin)说伦勃朗为“夜光虫”,用黑暗来绘成光明,也许是对伦勃朗的最好评价。

  与伦勃朗的绘画成就相比,他的一生所遭受的生活挫折更多。在他的绘画成就达到最高峰时,却是与他生活最困苦的时候。其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与不断超越的绘画艺术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亦可以在技巧和精神两个方向上展开。伦勃朗艺术的伟大和坚忍不拔的坚强个性决定了其人生的苦难。终其一生,伦勃朗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在绘画上。他疏于对生活和财产的管理、埋头于创作的艺术家性格,不屈服于世俗的眼光、坚持个人的艺术理想的性格,决定了他在那个时代下只会以贫穷而告终。1669年10月4日,伦勃朗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葬在阿姆斯特丹西教堂的一个无名墓地中。

  对伦勃朗的绘画研究一直以来就是绘画史上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是研究17世纪欧洲绘画的最好切入点,也是研究油画技法的必经之路。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他的自画像就是他的一部人生的历史,甚至可以说,伦勃朗的画像史就是一部精神史,因为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一个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历程。对伦勃朗的研究有着现实意义,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绘画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和驳杂的时期,艺术观念的混杂已经让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清晰的目标,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给油画创作特别是写实油画创作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是当代油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与其跟随观念的浪潮不知所措,还不如从源头寻找。寻找精神的栖息地,通过高度的艺术技巧表现现实和人的情感,是艺术永远的使命,而伦勃朗的艺术,正是在这一点上为我们带来无可估量的启示。对伦勃朗艺术研究的价值,正在于此。

  二、伦勃朗艺术的研究现状

  关于伦勃朗的文献,就目前搜集的专著而言以各类画册居多。华语编写的《伦勃朗画传》(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述了伦勃朗的艺术历程与人生历程。张晓叶编著的《伦勃朗》(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收录了伦勃朗的素描作品,读者可以从中得以窥见其简洁生动的、表现丰富的创作方法。候文娟编著的《伦勃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伦勃朗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及艺术创作。唐子韬编著的《伦勃朗关键词》(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伦勃朗一生中最具代表意义的66个关键词,图文并茂地解读光影大师伦勃朗的一生。蒋可编著的《世界艺术大师图文馆:伦勃朗画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也是一部以图片为主的伦勃朗传记,在研究上较为浅显,也很简略。 Gary Schwartz编著的《Rembrandts Universe: His Art His Life His World 》(Thames Hudson 出版社出版)是目前较为权威的一本关于伦勃朗绘画的画册,可以作为研究伦勃朗的作品参考资料。另一本Michael Bockemuhl编著的《Rembrandt, 1606-1669: The Mystery of the Revealed Form》也是关于伦勃朗作品的画册。综合上述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国内研究伦勃朗的图书种类并不太多,且研究较为浅显,主要是伦勃朗的作品介绍和人生简历,可以作为研究者的图像资料,但在理论研究上尚显不足。

  房龙的《伦勃朗》(鹭江出版社2011年版)用一种半小说体的自传形式,描述了伦勃朗辉煌与苦难的一生,房龙的著作语言优美,描述生动,以第一人称的自我描述,使这本书充满可读性和亲切感。从内容而言,房龙的这本《伦勃朗》是关于伦勃朗最为全面和详尽的著作,但书中对于伦勃朗的绘画并没有过多的独立分析,而是通过对话或者自言自语的形式对创作进行描述。较为独特的一本关于伦勃朗的著作是瑞士诗人弗朗索瓦•德布吕埃的《对话伦勃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伦勃朗的书,不如说是和伦勃朗一起创作的一本书。诗人以对话的方式创作了一部关于伦勃朗的片段式的传记,这其中既有作者和伦勃朗的对话,也有以伦勃朗为第一人称的自语。这些片断虽然没有提供更为详细的描述,但却对其心路历程做了精微的呈现。

  就目前找到的资料看,关于伦勃朗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大,论证的范围也很广泛。这些论文大多以伦勃朗的技法、艺术思想为核心,论证的角度也比较多元化。韩文利的《浅析伦勃朗绘画中光的特殊性》(《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和曾剑雄《试谈伦勃朗油画的用光》(《美术》1988年 10期)都是将伦勃朗绘画的用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用光方面的探索、用光的技法,以及对于当代绘画创作的现实意义进行论证。王雅欣的《试论伦勃朗蚀刻版画》(《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版》2011年第3期)对伦勃朗的蚀刻版画为考察内容,论述了伦勃朗的刻版画中特有的生活性、批判性和非宗教性。孙锡祝的论文《伦勃朗油画笔触之演变》从油画笔触概念分析入手,叙述伦勃朗笔触从隐性到显性的演变过程,并从欧洲绘画传统的角度讨论其笔触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启示意义。王娟、王雪松的论文《伦勃朗作品中油画语言的特色初探》(《大众文艺》2011年 07期)从伦勃朗绘画的构图、色彩、笔触肌理和光线运用入手,对伦勃朗作品中油画语言的特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李黎莉的《浅谈伦勃朗艺术中的空间》(《美术界》2010年 04期 )那艺术家作品的艺术空间与其艺术态度、企图、理想、内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伦勃朗艺术中的空间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盛冰梅的〈伦勃朗的色彩意识及空间观念〉(《新美术》2010年 03期)提到,伦勃朗在其艺术生涯开端时用的是相对精细的技巧,以粗犷的手法告终。不过,无论精细还是粗犷,他总是善于利用色彩的对比与平衡来精心营造空间。他的努力似乎表明他了解观者看画的方式,使那些看似“粗糙”的造型语言成为构筑画面空间的要素。沈泓的《伦勃朗的表现技法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 05期)对伦勃朗的色彩表现技法与光影效果进行研究,对伦勃朗的绘画技巧做了准确的判断。罗湘科的《从刻印者到创作者——伦勃朗与铜蚀版画》(《文艺研究》2009年 05期)以伦勃朗的铜版画为考察对象,对伦勃朗的绘画表现力进行了深入研究。齐新的《浅析伦勃朗油画中的质感》(《艺术研究》2008年第01期) 从伦勃朗油画中质感的体现——从精细华丽到直率朴实,质感转变的原因以及他绘画中质感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寻质感在伦勃朗油画中的表现特点和规律,以此来揭示质感在油画艺术中的独特价值,说明质感的丰富运用和表现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黄光辉的论文《朴素真实里的人性光辉——伦勃朗油画的艺术特点》(《文艺研究》2008年 12期 )从伦勃朗艺术中散发出的人性光辉出发,对伦勃朗的艺术特色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朱顺传的《探析伦勃朗艺术的“精神”审美》(《艺术探索》2008年 02期 )对 17世纪欧洲的流行着“巴洛克”风格下伦勃朗的艺术特色进行论述,作者认为伦勃朗的艺术是植根于尼德兰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伦勃朗在艺术上的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除了事物的内在精神之外,世上一切都微不足道。”这对于本文在精神层面对伦勃朗的研究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崔兴无的《光影与技法的完美结合——浅析伦勃朗绘画艺术的光影效果与技法表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 04期 )也是一篇关于伦勃朗用光技法的文章。 劳成的《伦勃朗的<夜巡>》(《世界文化》1996年 01期)对伦勃朗的《夜巡》进行分析,从这幅名作产生的背景及艺术价值对伦勃朗的绘画做出了自己的判断。穆马的文章《伦勃朗的光》(《读书》1990年 01期 )中对伦勃朗的用光做了十分独特的叙述,文章认为,对于观者来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品中的“光与影”,那是造成伦勃朗的伟大的面目的,是表现他的特殊心魄的一种特殊技术。关于“伦勃朗的光”,当归于画家生于斯疫于斯的土地——荷兰环境的得天独厚,在这里,太阳和雾给光线造成了各种奇迹。画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发现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这一恩赐。雅各布•罗森堡(李梦男、易鹰译)的文章《伦勃朗的自画像》详细考察了伦勃朗的自画像,文中说,目前已知总共约有六十幅大师的自画像。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多幅钢版画和其它十多幅素描。在伦勃朗大量的绘画作品中,他自己的肖像就几乎占了百分之十。就算大师遗失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大约是百分之三十,也可估计出伦勃朗平均每年要画两幅自画像。作者的考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论述材料。

  关于伦勃朗的研究,近年来还有一些硕士论文。目前搜集的这类论文有张志明的《西方绘画历程中的三位大师》(中央美术学院2009届硕士论文)、赵柒棋的《选择光线的方式——在创作过程中析伦勃朗画面光线的投射方式》(四川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黄可心的《伦勃朗部分油画艺术观点的解读与体会》(东北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张路得的《生命的守护与展望——分析伦勃朗自画像中的情感特征和生命内涵》(西安美术学院2007届硕士论文)、闫伟红的《鲁本斯与伦勃朗宗教主题同名作<下十字架>的分析与比较》(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届硕士论文)、路昊的《<夜巡>的光辉是人类精神的凝结——对伦勃朗代表作<夜巡>的分析与研究》(中央美院2002届硕士论文)以及魏华的《陈洪绶与伦勃朗艺术人格心理探析与比较》(河南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等。

  闫伟红的《鲁本斯与伦勃朗宗教主题同名作<下十字架>的分析与比较》立足于17世纪的宗教改革背景,选取鲁本斯和伦勃朗宗教主题同名作《下十字架》为分析比较的主体,运用历史—文化的比较方法、图像学以及艺术形式语言本体论的方法等综合研究的方法,在详尽占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在宏观上分析两位艺术大师迥异的风格语言产生的宗教时代背景及创作思想,并对两人宗教主题同名作《下十字架》的形式语言进行微观分析与比较,体现出天主教和新教文化在同一《圣经》主题创作中带给我们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探寻研究不同艺术家相同主题作品之形式风格语言差异性的论述模式。魏华的《陈洪绶与伦勃朗艺术人格心理探析与比较》一文认为,中国画家陈洪绶和荷兰画家伦勃朗两人有着相类的艺术经历,饱满激越的艺术热情,他们在艺术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在市民文化的传播——版画的创作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在16世纪末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陈洪绶对民间美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内容寄托了关心国事民生的情感,歌颂了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水浒英雄和西厢人物,在美术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声誉。而此时的荷兰,已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同陈洪绶一样,伦勃朗的艺术不仅为上层社会服务,作为一个以人民的解放的思想营养自己的画家,他的作品表现出对普通人的关注,对周围现实的反抗。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伦勃朗研究的文献中,论文占据了大部分,关于伦勃朗的专著除了房龙的《伦勃朗》之外,大多较为简略,很多是以画册的形式出现的。而关于伦勃朗研究的论文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胜于专著。伦勃朗的历史定位早已明确,对于这位大师的研究文章也已经汗牛充栋,但也必须注意到,关于伦勃朗的系统研究,目前稍有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伦勃朗人生经历与艺术历程之间的割裂,缺乏从精神角度来研究其人生悲剧和辉煌艺术之间的关系。当然,关于精神心理的研究不能替代对其艺术本体的分析,而从技巧和精神的两个角度来进行论析,则是可行的。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特色

  本文拟从技巧和精神两个层面,对伦勃朗人生历程与艺术历程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析其人生历程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对其在当代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判断。通过对伦勃朗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论述,找到其人生轨迹与艺术创作轨迹之间的内在联系。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特色:综合运用历史学、图像学和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伦勃朗的艺术及人生历程进行研究,以美术事件、人物和作品及相关数据作为分析的重点,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艺术创作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1.历史学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或诠释。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达到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所说的目标:“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因而,历史学的研究不应只放在事件、人物的描述上,还应注重对其前因后果做出分析,对其得失做出判断,对其历史价值、意义和地位做出自己的结论。2.图像学的方法包含三个含义:①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比如画面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把作品解释为有意味的特定的形式体系。②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比如“四君子”的象征意义,基督和12门徒晚餐(13人)的宗教含义,这又可称为图像志分析。③解释作品的内在意义或内容,如从艺术作品中反映出的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这是作品的本质意义和内容。在运用图像学方法的同时根据需要结合心理和精神分析方法,对艺术作品作适当的心理和精神的分析。3.比较法。利用横向和纵向比较,将伦勃朗与前辈画家、同时代画家、后世画家在技巧和艺术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凸显伦勃朗的技巧特征和艺术风格。4.运用文献学的方法主要是指利用目前所搜集到的各种文献,进行归纳研究,从中寻找到伦勃朗绘画的风格特征、技法特色、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并对其人生历程与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

  第一章 伦勃朗的艺术人生

  第一节 从法律学生到画家

  伦勃朗生活的时代正是17世纪的荷兰,1606年,他出生于离阿姆斯特丹不远的莱登市,父亲是一个磨坊主,母亲是一个面包师的女儿。伦勃朗一共有5个姐妹,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他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送他到当地的拉丁学校学习,在当时的欧洲,拉丁学校是专为升入大学的学子们设立的。在这里,伦勃朗不仅通过了学校的所有科目,还给自己去了一个拉丁的名字,在其早期作品中,签名就是拉丁名字的缩写“RHL”。值得注意的是,伦勃朗就读的学校有较为完善的宗教课程,在伦勃朗后来的作品中,有关历史和神话的题材极多,容易让人联想到伦勃朗当年所学的宗教知识。1620年,十四岁的伦勃朗进入莱登大学法律系学习。但是,伦勃朗绝非一个合格的法律专业学生,他并未去认真上一节课,而是把大部的时间花在学习绘画上。他的老师,莱登的著名画家雅•斯瓦宁堡(Jacob van Swanenburgh)曾经在意大利学习油画。1621年,伦勃朗进入他的工作室学习绘画。作为一个法律系学生,伦勃朗在绘画上的天赋远远超过了法律。同时,他对绘画所抱有的热情,也超过其他任何事,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绘画的学习上。斯瓦宁堡十分赏识这个学生,为了打消伦勃朗的顾虑,他特意到伦勃朗的家里,对伦勃朗在绘画上的天赋大加赞赏,并坚信伦勃朗在绘画上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伦勃朗的父母在斯瓦宁堡的劝说下,同意伦勃朗在斯瓦宁堡那里学习绘画。最终,伦勃朗在来登大学呆了半年就退学了,他决心当一位画家。

  伦勃朗在斯瓦宁堡的工作室学习了三年。三年的课程主要包括素描、版画以及油画的基本技法。1623年,伦勃朗去阿姆斯特丹,进入另一位画家彼得•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的工作室,继续绘画的学业。拉斯特曼是一位具有意大利绘画风格的画家,他深入研究了卡拉瓦乔(Caravggio)和亚当•艾谢梅尔(Adlm Elsheimer)两位大师的技法,崇尚卡拉瓦乔的自然主义和艾谢梅尔的光色方法。拉斯特曼将这两位大师的革新技法吸取到自己的绘画当中,以明暗对比的光色来营造戏剧性的效果。这对伦勃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早期的绘画作品中所运用的明亮色彩和近似舞台般的场景,可以见出拉斯特曼的影子。伦勃朗在最初的几年学习中,还对速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阿姆斯特丹时,他就经常在外面画速写,在他的笔下,社会中的各色人等都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在这些速写作品中,有不少是描绘流浪汉的,这些人是社会的闲杂人物,但却有着自己的个性,他们游荡在大街小巷,酗酒,聚众赌博,但在他们肮脏的外表下,却体现出人性的本真面目。通过无数次的写生,伦勃朗练就了快速把握描绘对象,生动而简洁地勾画出对象的姿态和特征,这为他后来的大幅创作奠定了基础。伦勃朗对绘画的痴迷也可以在他户外的写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曾在写生时遇上两派教徒之间的暴力争斗,在石块飞舞的街道上,乞丐们也参与了武斗,而伦勃朗却若无其事地倚在树边,对乞丐们进行描绘,这些勾画明快生动的速写,被他制成蚀刻铜版画。

  1626年,伦勃朗完成了在阿姆斯特丹的学习,回到莱登,成了一位职业画家——他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始接受定件,招收学徒。这一年,他创作了《多比与抱羊羔的安娜》(图1),这幅作品描绘了希伯来律法的坚守者,双目失明的多比与他的老妻,抱着羊羔的安娜正在交谈。多比热心行善,却双目失明,他想上帝祷告,希望能恢复光明,而他的妻子也抱来羊羔,希望能以此进献给上帝。画中的多比坐在椅子上,双手紧握,似乎正在祷告,而安娜站立弯腰,似乎正在关切地询问多比的情况。这件作品的题材取自宗教经典,但其场景显然是来自现实的,安娜的原型就是伦勃朗的母亲。画家在此作品中,已经引入了光线的明暗效果。虽然在风格上还不成熟,但却已经显露出伦勃朗绘画的特有气氛——光在室内闪耀,人物沐浴着光芒,色彩饱满丰厚,造型准确而内敛。回到莱登后的伦勃朗在绘画上多以老年人为题材,他花了大量的老人的写生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伦勃朗对人物性格的高超的把握能力。从1627年到1631年,伦勃朗画了一系列关于哲学家、圣徒的画作。尽管这些作品尺寸不大,但经过画家充满浪漫色彩的描绘之后,呈现出壮观的格局,在广阔深远的境地中,闪烁出宗教般的庄严和肃穆。另一幅关于宗教题材的绘画在1628年完成,这幅名曰《交谈中的圣彼得与圣保罗》的作品在构图上已经将舞台的效果引入到画面上。交谈中的两位圣徒神情专注而肃穆(这是伦勃朗笔下人物的共同特点)一束光线从画面的左上方斜射而来,照在两者身上,人物在交织的光影中散发出动人而神秘的光芒。在早期的作品中,《音乐会》也是利用光影进行探索的作品,在这件作品中,画家对于明暗的调控还较为简单,画面显得较为凌乱,空间感不强烈。(图2)

图1伦勃朗 多比与抱羊羔的安娜 39.5×30cm 布面油画 1626年 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藏

图2伦勃朗 音乐会 63.4×47.6 cm 木板油画 1626年 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藏

  这种以明暗来营造绘画气氛的做法,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就已大量出现。以明暗的对比表现出三度空间,是卡拉瓦乔的常用技法,在他的探索下,画面的人物有了雕塑般的空间特质。在伦勃朗的早期作品中,中间色调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扩展了画面的空间,也为光线的使用准备了条件,神秘的光线与暗色将画面上的空间无限地放大。伦勃朗运用明暗来,不仅仅是表现空间,也是在表现人性和宗教的内涵。在色彩上,他由最初的明亮色调渐渐转化为微妙的中间色调,在灰色的背景下,以浅黄色、浅蓝色、淡绿以及熟褐等较温和的偏冷色系,将两者微妙地融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这样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伦勃朗对传统的突破,这一点足以使他与同时代的画家拉开距离,并逐渐显现出个人面貌。

  1630年,荷兰的收藏家康斯坦丁•霍伊根斯(Constantijn Huygens)见到伦勃朗和约翰•里文斯的作品,大为赞赏,认为他们可以有更为远大的前途,但是,他同时指出,如果他们继续留在莱登就会失去这个美好前途,因此,他建议他们到意大利做一次短期的研究,看一看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的作品,那么,进步肯定会更快。然而,伦勃朗和约翰•里斯文在商量之后,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旅行,理由是,与其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做这样短期的旅行,还不如在莱登继续自己的创作,因为在不远的阿姆斯特丹,他们一样可以看到拉斐尔、提香等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而时间对于他们的创作来说更为重要。1630年,伦勃朗的父亲去世,留给子女一笔遗产,伦勃朗拿着所分到的一部分,在1631年迁居到了阿姆斯特丹,自此开始了一个辉煌和苦难的艺术历程。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是当时北欧最大的海港,欧洲各地的商人和船员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把这里的码头挤得水泄不通,来来往往的船只满载香料、丝绸、食品、鲸油,各地的财富朝这里涌来。阿姆斯特丹历史悠久,文化艺术都有很深的积淀,除了大学,这里还有个像样的歌剧院。这里的中产阶层占据可这个城市的主流,他们过着富裕的生活,还能够附庸风雅地购买古董,请画家为自己描绘肖像。“琳琅满目的油画挂在从印度富商到普通屠夫的家里,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些绘画作品表现的是什么,但他们知道,旧日的修道院院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公爵、英国和法国的贵族都以绘画作品装饰自己的住宅,所以他们也必须挂些画作。” 这样的描述也许有些夸张,但无疑是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实际上,在阿姆斯特丹,除了盛行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静物画外,肖像画方兴未艾。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这里经常有某一个团体或行业公会集体出资向画家订制群体肖像画,画家们的许多收入都来自这样的定件。1632年,仅仅26岁的伦勃朗应著名医学家杜普教授和其他七位医生的要求,绘制一幅关于医生们的群体肖像画。当时有一个惯例,凡是本市医师公会的会员,都要为医科学生以及相关的医学从业人员或相关人群讲解一堂解剖课。医师公会的解剖厅设在圣安桑奈城门的楼下,每一次的解剖课进行时,医师们总会要求画家将当时的情景画下来,这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种图解式的绘画在伦勃朗之前比比皆是,但无非是僵硬的排列于尸体面前,毫无生气,更无艺术性可言。然而,在伦勃朗这幅画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这幅描绘众多人物的画作中,画家独具匠心地将医生们安排在一个被解剖的尸体面前,主角是尼古拉•杜普教授,他是阿姆斯特丹有名的医师,著名的解剖学家,一个时运亨通的官员。但是,伦勃朗并没有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杜普教授一个人身上,他还注意到其他的所有人。在画中,画家自然突出了杜普教授:他独坐在一边,面对着七位学者,一边熟练地做着解剖,一边阐述着人体的结构原理,而其他七位学者,有的情不自禁地凑上前来,吃惊而专注地看着教授所指的地方,有的手拿教材正陷入思考,有的似乎豁然开朗,明白了事理,有的似乎如梦初醒,茅塞顿开,这种种丰富多采的表情,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自然的姿态,在这冰冷、苍白的尸体的反衬下显得异常生动。伦勃朗不仅把每个具体人物的形象、动态、表情表现得真实动人,而且还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把具体人物和具体事件结合起来,使荷兰传统的群体肖像画从简单人物排列的表现方式转换成了更具有典型特征和深刻内涵的全新的人物表现形式。这幅画为伦勃朗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也使他的群体肖像画定件倍增,更为他在随后的数年中赢得丰厚的收入,诸如《船舶设计师和他的妻子》这样的双人肖像画反而变得很少。尽管收入已经十分丰厚,但伦勃朗并未由此放弃在绘画上的探索,他仍在坚持画自己最感兴趣的圣经题材,以及体现自己绘画观念的肖像画。

  正是在这一时期,伦勃朗认识了后来的第一任妻子莎士基亚。莎士基亚的父亲罗伯特•凡•奥林伊保是伏列斯兰地区的名流,他曾数次出任雷瓦登市市长,还曾经代表伏列斯兰议会和奥伦治公爵威廉•塞林特谈判,推选后者为新建的联邦最高长官。1624年,罗伯特•凡•奥林伊保去世,莎士基亚随同堂兄亨德里克•凡•奥林伊保来到阿姆斯特丹,

  这位堂兄是一位古董商人,同时也兼做画商的买卖,他的店里出售伦勃朗的画作。莎士基 亚就是在他的店里见到了伦勃朗,两人一见钟情,后来,莎士基亚给伦勃朗做了几次模特儿,两人感情越来越深。最终,伦勃朗经过几番努力,冲破了来自莎士基亚家庭的阻力,迎娶了莎士基亚。从1633年伦勃朗为莎士基亚创作的《微笑的莎士基亚》来看,这位伦勃朗后来的妻子有着丰腴的面容和洁白的肤色,她带着毛茸茸的帽子,脸上露出优雅的笑容,似乎正沉浸在订婚的喜悦当中。1634年6月,两人结婚。

图3伦勃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布面油画 169.5×216.5cm 1632年 海牙莫里斯祗美术馆藏

  和莎士基亚婚后的十年间,是伦勃朗人生中最为顺利的时期,这一时期,生活美满,事业顺利。从现存的《画家和他的妻子莎士基亚》中,可以见到此时的伦勃朗春风得意的样子。他打扮成古代的武士,身佩长剑,手举酒杯,而莎士基亚坐在他的腿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这幅作品仍然沉浸在统一的深色基调中。光线从画面的左前方照射而来,暖色的调子给画面带来温暖的味道,画家的绘画手法严谨有度,构图显得拥挤,但却可以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热烈的气氛。然而,伦勃朗在这一时期并非只是将快乐的世俗生活表现在画布上,在 1636年,他还创作了宗教题材的《下葬》,这件作品集中体现了伦勃朗悲剧性的现实体认,以及坎坷的朝圣心路,这样的气质和达•芬奇的绘画是有区别的。在这件画作中,圣徒们都以平民形象出现的,这似乎是伦勃朗绘画一贯的特点。在阴霾四合的场景中,以他们对受了酷刑的耶稣基督感到无比的痛惜与赤诚,显现出圣洁的光辉。这些处于暗处或者呈现于亮光之中的人们,都有着真切而生动的表情,在画面最前方左下角且全身逆光的是一位跪着的妇女,她佝偻着的后背以及伸向毯子的手臂,传达出极为悲切之感,通过她这样正待抚平毯子的动作,极为传情达意地让人感受到她蒙受神的爱护又虔诚地回应着神爱的心灵。在圣徒们面貌与表情各不相同,但精神气质却是相似的,那就是:包含着伟大的克制与博爱,喻示着圣子舍身救赎世人的至爱,以及这种爱对人的感召力。(图4)

图4伦勃朗 画家和他的妻子莎士基亚 1635-1636年布面油画 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藏

  除此之外,伦勃朗还创作了《下十字架》(1633年)、《使徒保罗》(1633年)、《参逊恐吓他的岳父》、《参逊被弄瞎双眼》(1636年)、《丹娜埃》(1639年)、《有石桥的风景》、《母亲肖像》以及一批版画作品,这些作品基本反映出这一时期伦勃朗的绘画探索,也为最终的艺术风格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对光和色调的探索中,伦勃朗的风格正在形成。在与莎士基亚认识并结婚的十年当中,伦勃朗的收入越来越丰,1638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城里的布利街花费一万三千吉尔德买了一栋高级住宅,并把花费了大笔金钱购买的古董、雕塑和丝绸搬进来,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可观的博物馆,在他的家中,摆满了花瓶、酒杯、瓷器、雕像、金质的头盔、造型各异的宝剑,还有来自各个名家的画作。伦勃朗几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古玩商。正值壮年的伦勃朗有着使不完的劲,他整日画画,摆弄古董,在17世纪30年代,他的很多作品是以莎士基亚为模特儿完成的,从两幅《扮花神的莎士基亚》和相关的速写中,我们可以见到这位少妇动人的形象。在《生病的莎士基亚》和《坐在床上的莎士基亚》中,我们也可见到这位早逝的女人的病中形象。1635年,莎士基亚生了一个男婴,但不久后就夭折了。1638年和1640年,她有分别生了两个女儿,但不幸的是也相继夭折,这对莎士基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她过于虚弱的身体,也似乎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母乳也是这几个孩子相继夭折的一个原因。莎士基亚在肺结核病逐渐加重时,伦勃朗仍没有减少作画的时间,为了创作一件作品,他往往几个星期不换一件衣服,而生活也简单到了极点,与此同时,他似乎也忘了自己的妻子还正在患着严重的疾病。莎士基亚曾向她的医生抱怨说,伦勃朗只是把她当做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当做模特儿的时候,才会真正想到她。当莎士基亚病入膏肓时,伦勃朗才在医生的提醒下意识到自己的严重疏忽,他终于停止了工作,走下楼,准备亲自照顾患着重病的妻子,然而,一切都太迟了。1642年,莎士基亚因肺结核病去世。莎士基亚的去世似乎成为伦勃朗在生活上的转折点,而在绘画上,则是《夜巡》。从这开始,他的生活就开始走向困苦,直到生命的终点。 (图5)

图5伦勃朗 下十字架 布面油画 159.3×116.4cm 1643年 慕尼黑旧绘画陈列馆藏

  第二节《夜巡》与庸众

  在17世纪中期的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市民们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联省共和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富足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革命的动力。《夜巡》的诞生正是和这个城市的新兴阶层相关。在阿姆斯特丹和其他的荷兰城市中,城市自卫队在独立战争期间曾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17世纪中期,阿姆斯特丹周围已经没有了敌人,而这些自卫队已经没有了防守或者执勤的任务,但依然保留着这个组织。实际上,这个组织已经成为年轻人愉快的社会聚会的借口而已。参加自卫队的年轻人在少量的操练之外,利用大量的空闲时间把自己打扮成装备齐全的武士,他们经常戴着长短羽饰,挎着长剑,举着长矛,背着火绳钩枪和火药桶,意满自得地走在大街上,接受人们的赞美。这个资产阶级阶层的群体已经成了只懂享受的富裕阶层。

  1642年,班宁•柯克连长和手下的自卫队成员每人出100盾请伦勃朗画一幅集体像。英国评论家查尔斯• 弗克斯在《伦勃朗生平》一书中介绍了《夜巡》的创作背景:当时, 市民的军队已不再有仗可打, 变成了富裕市民的社交俱乐部,他们热衷于请画家给自己画像,以此来显示武功,而这些穿着整齐,衣着光鲜的年轻人们也颇受到市民们的青睐。班宁•柯克连长看到了伦勃朗为牧师安思罗和他的妻子所画的肖像,他很喜欢这样的绘画,自卫队的队员们的审美情趣也大致如此,他们希望画一幅群像,在这个群像中,官兵们全副武装地披挂起来,团坐在桌子周围,桌上摆着牡蛎和精美的盘子和酒器,每个人都显得很勇敢和骄傲。伦勃朗接受了定件,并且花了多张草图。在否定了很多画稿之后,他终于选择了一个新的构图方式,而正是这样的构图为伦勃朗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这张画也成为改变其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

  伦勃朗没有按照当时流行的方式,将16个人平均地放置在桌前,而按照自己的构思设计了一个场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场景,正是他绝妙的构思的结果:16名自卫队员刚刚接到了出巡的命令,正在紧张地做着准备。《夜巡》的画面巨大而复杂,由于画家能够将复杂的人物统一于富有节奏的总体画面中,因此并不显得杂乱。班宁•柯克队长正对着副官下达命令,两条向中心移动的斜线增加画面的动势。画面上多数的人笼罩在淡淡的光线之中, 看不清眉眼,有的只露出一部分脸面,只有柯克队长和他的副官全身沐浴在光线之中,成为全体队员中最为突出的人物,其余的队员或者只露出一张脸,或者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在画面上起着力学或色彩上的作用。这幅画中的明暗对比依然笼罩在强烈的光线下,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在完成这件作品后,伦勃朗自己对这幅作品抱着很大的希望,他认为,这是自己作品走向新的高度的标志,必定会成为阿姆斯特丹市民们的谈论焦点。确实,这幅杰作成了市民们谈论的焦点,然而,却是负面的。他们把这件在艺术布局上全新的艺术杰作看作是一种完全的失败,而那些雇主们更是不高兴。他们质问道:大家都是出了100盾,为什么有人在画中那么明显,而自己却要隐身在后面。于是,这些不满的民兵们要求画家重新画一幅肖像。可是,出于一个伟大艺术家的艺术信念,伦勃朗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拒绝为这幅画作出改动,更不会重新再画一幅平庸的作品。(图6)

  参加这件事件的并不只是市民们,还有不少对伦勃朗心怀嫉恨的同行们和被拒绝过的画商们,他们为了攻击伦勃朗不择手段,其中一个名叫翁德尔的诗人,因为嫉妒伦勃朗的才能和富有,把伦勃朗的作品和他的学生,一个毫无才能的平庸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竟然声称伦勃朗的画是“矫揉造作的幽暗的画作”,称他为“黑暗的王子”。这件事情最终闹得整个阿姆斯特丹沸沸扬扬,而酬金也由五千二百五十盾削减到一千六百盾,而且打这以后,就很少有人来找伦勃朗来画集体肖像了,画商们也疏远了伦勃朗。那幅《夜巡》被队员们带回去之后,因为太大无法挂在门厅里面就自行把周遍裁掉,使得整幅画丧失了原有的平衡。而挂这幅画的大厅是烧泥炭明火取暖的,时间久了,炭灰就在画上落了厚厚一层煤灰,使得整幅画色彩变得暗淡,以至到了18世纪,人们认为这个原本是白天的场景是在夜晚进行的,从而给这幅画取名为《夜巡》。

图6伦勃朗 夜巡 363×437cm 布面油画1642年 藏于阿姆期特丹国立美术馆

  《夜巡》本来可以成为17世纪荷兰绘画史上革新的标志,然而,却被打入冷宫。荷兰的资产阶级正在失去积极向上的革新精神,他们只能在肤浅和平庸的艺术中找到知音,他们开始喜欢华丽而优雅的风格,开始中意那些浅显的有着靓丽色彩和造作形象的画作。祸不单行,就在这个艰苦的时期,莎士基亚去世了,留给她一个幼小的孩子。作为一个完全奉献给艺术的人,伦勃朗是一个为了绘画可以不顾一切的人,当他走进画室,也许就连着几个星期对外界不闻不问完全投入到了绘画中去,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他请了一个粗俗的年轻寡妇来做保姆,这个名叫吉尔蒂的保姆是一个贪婪的人,因为伦勃朗借过她的钱,她无休止地纠缠不休,每每有客人来访,她会拉住他们不停地诉苦,说伦勃朗如何亏待她,她是如何劳累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这迫使伦勃朗的朋友们越来越不愿意登门拜访,而日益窘迫的经济状况使他感到无比的沮丧。三年后,这个保姆被送进了疯人院,而伦勃朗也到了破产的边缘。

  《夜巡》的最大意义是使原有的群像绘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这是一幅充分体现荷兰人民爱国主义热情的杰作,也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现实绘画,然而,在平庸的阿姆斯特丹市民的责备下,它却黯然地被搁置在一个不被重视的角落。而这幅杰作的主人,在艺术上达到高峰的同时,却从这开始走向人生的苦难。

  第三节 苦难与超越

  1645年,在第一个保姆被送到精神病院之后,伦勃朗又找到一个照顾孩子的保姆,一个名叫亨德丽吉的淳朴女子。此时,伦勃朗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伦勃朗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家,他随遇而安,对生活没有什么要求,但对于财务,他几乎一无所知。他生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对于现实世界,他似乎是远离的。实际上,早在1638年,他在购买了布利街上那所昂贵的房子之后,他的财务状况就变得很糟糕了,当然,他并不知道,这栋花费了一万三千多盾的昂贵住宅已经超出了他的支付能力,但为了和他妻子的娘家等级相匹配,他根本不在乎经济上的问题。在他描绘自己和莎士基亚的作品中,也体现出这样一种心理。在17世纪30年代,他还不停地收藏古董和银器,而房子的首付款,还是在1640年母亲去世后,才用其遗产支付的。而妻子留下的遗产,实际也是一些无法兑换的不动产,且已经很多被抵押给别人,无法得到回款。再加上妻子的娘家——奥林伊保家族的人本来对这个只知画画,不懂人情世故的画家没有好感,因此,所谓的妻子遗产实际就是一纸空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伦勃朗的账单越来越多。他所有的债务都是在私人手上借来的,而具体的数目他也一概不知,这些账单装满了三桶,在许多画作和镜子后面,还能发现账单。与此同时,在伦勃朗的家里,人们还竟然发现了许多没有兑换的付款通知书、票据和支票,伦勃朗几乎忘了这些,甚至于还有十几个装着现金的信封还没有打开过。尽管他们根据票据试图追回这些钱但不失因为当事人已经离世,就是迁走,总之无从追查。

  伦勃朗对自己喜爱的作品毫不吝啬,他曾经花费不少金钱去购买哈尔斯的一个学生布劳威尔的作品,这个才能惊人的年轻人去世得很早,留下了《农民宴会》、《饮酒者》、《抽烟斗的人》等作品。伦勃朗家中挂满了布劳威尔的画,这些画作花费了伦勃朗很大一笔资金,这些钱都是借来的,而伦勃朗自己,已经有两年没有卖出作品了。伦勃朗还会买下他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他从不记账,只要有人请求他买自己的收藏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甚至于有人向他乞讨,他也会掏出10个盾来给他。他比过去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且认为莎士基亚的遗产会给他带来财务上的转机,但不打算为世俗的口味改变自己的画风。他说:“为谋生而画画的人,总是仔细研究他的行情,行情就是他的黄油和面包。顾客的口味一有转变,他们就赶快跟着改变。我个人并不想责备那些人,我有时听说,人们指责我太骄傲或者太高傲,不肯改变自己的绘画方式去画画。我并不是太骄傲或者太高傲,我只是改变不了。这就是全部实情。” 在他的学生中,杰克布巴克尔和费迪南鲍尔两位很快适应了顾客的口味,他们开始获得更多的订件。鲍尔曾坦白道:“巴克尔和我,以及曾经跟着我们老师学习的所有的人,实际上都已被迫改变了我们的技巧,我们的作品稍带一些弗兰德斯的风格,稍带一些鲁本斯的风格,如果你能谅解,这是为了保持我们的订件。”

  伦勃朗对学生们的改变十分宽容,但他自己从来不会改变自己的艺术道路。他不停工作,通常在画了一整天之后,夜晚点上蜡烛继续刻铜版画,他的作品越来越深沉和厚重,但仍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在17世纪30年代,伦勃朗的油画以偏冷调子的金绿色为主,到了40年代,色彩的体系更加丰富,有时候版画和油画的题材一致,同时构图和造型也大致相当。为了完成一系列关于基督传道的版画作品,他专门去搜集穷人们的形象,他很熟悉位于城市角落的犹太人住宅区,那里有他所需要的人,那些深邃的思想似乎在这些人身上,才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在一幅名曰《基督传道》的作品中,画家将基督放置在大宅院的空旷地中,周围围绕着一些老弱病残的普通人,他们正在充满渴望地聆听耶稣的讲授。整个画面愈加深沉,充满人道主义的色彩。这一时期的铜版画也体现出这一风格,如《玛利亚之死》、《包黑头巾的自画像》、《阿姆斯特丹的风景》等等。但是更大的探索还是在光线上,原本舞台式的戏剧性效果更加单纯,画中的散漫的光线变得集中了,仿佛一束亮光从画面外射来,照在主要人物身上,使画面效果愈加强烈。1640年创作的《圣家族》,圣母抱着小基督坐在房子地板上,一束光线直射在圣母子的身上,仿佛是从这生发出的光芒。空间和光线,正是伦勃朗所想要的。在他人生走向苦难的转折点,他已经接近了艺术技巧的本质。(图7)

图7伦勃朗 圣家族局部 布面油画 41×34cm 1640年 巴黎卢浮宫藏

  伦勃朗所请的第二位女佣亨德丽吉来自靠近德国边境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位憨厚朴实善良的姑娘。1645年,她来到了伦勃朗家中,给伦勃朗带来不少温暖。她不但是一个任劳任怨的清洁工,还是意味手艺颇高的厨师。在她的照料下,伦勃朗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轨。亨德丽吉善待伦勃朗的儿子,还会理财,而且还可以为他做模特儿,这为伦勃朗带来了很多安慰,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不久两人走到了一起,她为伦勃朗生了一个女儿,于是麻烦又来了。根据莎士基亚的遗嘱,所有的财产全部留给伦勃朗,但如果伦勃朗再婚,则全部遗产就要六个他们的儿子泰塔斯。为了避免清点财产的麻烦,他们并没有正式结婚。这下子让整个阿姆斯特丹都兴奋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丑闻,整个小市民阶层陷入了一个有机会对这件事泼脏水而兴奋的境地,每个人都在看好戏,宣泄着对画家的嘲弄,而加尔文教派的牧师也开始谴责那个地位低下的村妇,她收到宗教协会的传讯,被迫服从认罪的命令,并被禁止参加圣餐式。伦勃朗虽然因为加入了门诺教派,所以没有被一起传唤受训,但再也没有人上门请伦勃朗来作画了,各种债主开始上门讨债。伦勃朗的生活重新陷入了困顿之中,不得不宣布破产。

  当伦勃朗被宣布破产之后,财产被公开拍卖,他指望自己所有的一切可以变换为金钱,偿还那些债务。1657年和1658年,伦勃朗的家产被两次拍卖,他所精心收藏的荷兰、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蚀刻画被全部拿出来拍卖,这些花费了三万多盾的艺术品是拍卖得原价的七分之一,而房子卖出了一万一千盾。这个城市的市民们为了能够在这个的画家身上尽可能取得钱财,不惜将他的生活打入地狱。亨德丽吉担负起了重新使这个家庭运转起来的重任,她一边照料着她和伦勃朗的女儿克莱利亚的生活,还要照顾伦勃朗父子的生活,她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份收入,因为她已经明白依靠伦勃朗是不可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直到1662年,伦勃朗才获得一个订件,那是一个朋友介绍的来自纺织商会的群体肖像画《布商公会稽查官》。此时的伦勃朗已经不能想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安排这些画中人物了。他迫切需要钱,必须要去考虑雇主们的情绪,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每个人都放在醒目的位置。在这幅画中,五位公会的馆员和一名仆人都面朝着观众,各自的姿态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似乎正在向布商公会的会员们报告财务状况。伦勃朗在这件作品中营造出一种崇高的气氛,他想让观众能从中画中人物的表情中读出布商公会的廉洁奉公,让他们意识到那些丝绸商对于同行赋予他们崇高的职务感到自豪,同时让观众明白,这种深受羡慕的职务之所以授予这几个官员,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大公无私。毫无疑问,这仍是一件优秀的群像作品,但毫无例外地受到冷遇。画作送到布商公会之后,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赞赏,伦勃朗明白,要想获得以前的声望已经不大可能。即便如此,他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绘画之路。(图8)

图8伦勃朗 布商公会稽查官 布面油画 1662年 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藏

  伦勃朗依然每天画画,由于长时期地坐着画画而缺乏锻炼,他变得越来越臃肿。在晚上,他点着蜡烛刻铜版画,而贫穷使他不能再有什么物质上的奢望。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伦勃朗后期的作品越来越复杂深奥,色彩也越来越沉重。这都是市民们无法接受的。1662年,新修建的市政厅大厅需要用于装饰的油画,伦勃朗的同学约翰•里文斯和学生鲍尔•弗林克以及其他的几位画家都受到了订件,只有伦勃朗被遗忘了。不久,鲍尔弗林克病逝了,他所接受的大回廊的装饰工作被迫停止。正在此时,杜普医生出任阿姆斯特丹的出纳官,他一直非常尊重伦勃朗,因此决定把他学生遗留下来的工作让给伦勃朗。尽管开始有些不高兴,但伦勃朗还是接受了这个订件,因为对于他来说,机会并不是很多。这是一件历史画,表现伟大的雅加达英雄克劳狄使荷兰摆脱罗马人的统治的故事,伦勃朗挑选了比《夜巡》更大的画布,这件作品所采用的画布尺寸之大前所未有。在创作上,伦勃朗认为,既然是一次秘密起义,那么必定是在晚上进行的,而场景也必须在黑暗中展开。于是他把这写些起义者画成一次晚宴上的密谋,克劳狄成为这幅画的中心人物。他花了几个月的功夫将这件巨大的作品绘制成在黑暗的亮光中的人物正在宣誓起义的场景。中心人物克劳狄位于画面的左方,他手里拿着宝剑,油灯的亮光照在他只有一只眼的脸上,显得坚决而刚毅,而其他几个人拔出宝剑也衬托出整个画面的紧张和神秘氛围。伦勃朗在这幅画上展现出更为他轻松的用笔和无与伦比的渲染技巧,巨大的画面在他手里,并不显得艰难,而坚实的色彩和卓越的造型以及令人震撼的气氛足以使这件作品留垂青史。

  然而,这件作品又一次受到忽视,庸众们无法欣赏,巨大的画作被送上顶楼束之高阁,根本没有挂在回廊上。而更为悲惨的是,深爱着伦勃朗并为他作出巨大奉献的亨德丽吉病倒了。亨德丽吉对伦勃朗的晚年生活十分重要,她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伦勃朗破产之后,她和泰塔斯准备开一间画店,这样就可以雇佣伦勃朗为他们画画,从而取得报酬了。尽管伦勃朗的油画作品一再遭到冷遇,但铜版画却是受欢迎的。实际上,这些卖他铜版画的人也并不能欣赏到画的价值,但他们知道只要买了就能在不久后升值,然后卖给他人,从中获利。1662年,伦勃朗一家搬到新居,泰塔斯把前室装饰成一间画店。就是在第二年,亨德丽吉病倒了,她和莎士基亚一样,深受肺结核的折磨。病魔和繁重的事务最终击倒了她。1663年,亨德丽吉去世。

  在这些苦难面前,伦勃朗像一个坚持信念的战士,无论生活的狂风暴雨都没能将他击倒,在绘画上的探索和无休止的工作,让这位伟大的画家依然获得艺术丰厚的回馈。在晚年,伦勃朗的自画像越来越自由,画中的色彩、光线与人物的精神融为一体,就像他说的那样:色彩就是空间,空间就是色彩。我们从1659年到1661年的自画像中,他的面容迅速憔悴,但眼神依然坚毅。创作于1661年的《扮成圣保罗的伦勃朗自画像》中的画家面容疲倦,一双睁大的眼睛充满着某种热情,似乎在告诉观众,他没有在这个艺术世界里消失,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第四节 天堂就是故乡

  1664年底,伦勃朗已经付不起鲁辛渠畔的房子租金,不得不又一次搬家,这次,他们来到劳莱尔渠畔一处房租便宜的地方,重新安置了家。新租的房子只有三个房间,里面的光线阴暗。儿子泰塔斯和女儿克莱利亚照顾着伦勃朗的生活,此时的伦勃朗对生活巨大的打击似乎已经麻木了,他很快又从悲伤中恢复,开始新的艺术创作。在亨德丽吉去世后,他还招收了新的学生。伦勃朗的画室曾经在阿姆斯特丹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少学生从他的画室出来之后,在绘画界获得声誉,取得财富。但这时,伦勃朗已经不再随便招收学生,他认为,看一个人的绘画才能,首先要看他的素描,而不是看他们的绘画。他说,只要看到他们的素描,就可以马上断定这个人是否可以从事绘画这个行业。伦勃朗坚信,绘画不仅是一个技巧问题,还要求作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气质、个性,没有这些,绘画就没有生气。伦勃朗教过很多学生,有些学生在走出他的画室之后仍然延续着他的风格,而有的学生则完全改变了画风。在同时代的画家中,鲁本斯的画风最为风靡,也最具权威。他所开创的绘画风格为弗兰德斯的几代画家所追随,影响极大。而伦勃朗的绘画方式和思想与之不同,这无疑为17世纪的欧洲绘画增加了多元的面貌。

  在最后的10年中,伦勃朗的绘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他的笔下,线条、色彩已经和思想感情熔于一炉,他画中的人物都显现出无比深邃的精神性。从他最后十年的自画像中,也可以看出这位伟大画家的精神轨迹,在1650年代的自画像中,他衰老了很多,他的眼神依然充满深邃的热情,但已经带有忧郁和脆弱的神情,尽管生活上穷困潦倒,但在艺术的探索上却越发热情,他摈弃了外界的干扰,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衰老使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他沾满颜料的手开始发抖,夜晚睡不着觉,辗转反侧,身体越来越虚弱。1668年,泰塔斯终于拿到了拍卖房子的五千盾,这只是拍卖价格的一半,但已经使伦勃朗一家的经济状况大大好转,他们又搬回了鲁辛渠畔居住,泰塔斯不得不精打细算,节俭度日,他还得养活自己的妻子,照顾年迈的父亲。可是,就这样的生活也没能持续多久,灾难又一次降临在这位伟大的画家身上。1668年9月的一天,泰塔斯突然昏迷,内脏出血的病让他在第二天溘然长逝。伦勃朗在儿子去世的房间里坐着,他似乎没有了悲伤,人生的打击让他无言以对,然而,他病倒了,整整两周,以至于错过了儿子的葬礼。他的儿媳有了身孕,当克莱利亚把这个消息告诉伦勃朗时,他只说了一句:“无非是再给我添一个生离死别的人。”他的勇气和力量似乎已经枯竭。

  然而,他仍然试图画画,尽管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在画架前常坐,但他还是会努力用颤抖的手去画,他常常穿着沾满颜料的工作服睡觉,只要能够站立,他就会在画室中徘徊,他就像一名陷入绝境而不肯卸甲的战士。1669年,他的孙女出生了,取名泰蒂雅。在简短的受洗仪式上,伦勃朗已经站立不稳,需要两个人搀扶着,才能颤抖着签上自己的名字。1669年10月的一个夜晚,伦勃朗再一次叫来了凡隆恩医生,他已经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他要求凡隆恩医生给他读《圣经》里雅各和天使摔跤的故事,在医生快要念完的时候,伦勃朗慢慢抬起右手,把它举到眼前凝视,他想再次坐起来,把沾满颜料的苍老的双手搁在胸口上,他想到书中所说的:“是的,他回击,因为那是上帝的意志。我们也要回击,……因为你与人、与神的较量都取得了胜利,得到最后的胜利……独自一人……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伦勃朗病逝于1669年10月4日。

  就像他在画中描绘的《圣经》故事一样,伦勃朗也一直在为心中的信念与命运苦斗,生活越苦难,他的身上越散发出人性的伟大光辉,他的技巧和精神已经融为一体,绘画只能成为他思想和感情的载体。他的艺术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的一个象征,一个永不磨灭的标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