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历代名家 » 古代 » 正文

邵氏黄梅调电影 art123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375
核心提示:黄梅调电影基本上都是改编自古典戏剧,凌波所主演的这类影片主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

黄梅调电影基本上都是改编自古典戏剧,凌波所主演的这类影片主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1963年她和乐蒂主演的邵氏公司出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为成功,虽然乐蒂是凭借该片获得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但更多人在提及这部影片时总是会先想到凌波,足见其在观众心中地位之高。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引起台湾全岛轰动,影片在此连映数月,凌波也因此获得了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当时金马奖组委会很想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授予凌波,当鉴于她当时是以女扮男装演出,因此若颁于最佳男主角奖似乎有背常理,当她的表演却是如此的出色以至评委们实在不忍将其埋没,因此只好巧立名目设立了一个“最佳演技特别奖”授予凌波,以褒奖她在《梁》片中的出色表演。凌波所饰演的梁山伯魅力之大、令人印象之深实在是空前绝后,时至今日,台湾的传媒和一些老影迷在提到凌波时,还时常以梁兄呼之,足见梁兄在当时是何等的深入人心。有影迷的如此厚爱和认可,相信就算没有获奖陵波也已经得到了最好的奖赏。

凌波在银幕上的成就远远不只这些,1964年,在《花木兰》中凌波同样表现出了极高的表演水准,继前一年女扮男装获得了最佳演技特别奖之后,这一次她名至实归地做了一金马影后,同时也当选当年的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但是连续两年在金马奖上风光无限的凌波,并没有因此停止银幕上的追求。第二年,她又凭借《万古流芳》和《鱼美人》获得了第十二届亚太影展的最佳才艺奖。1967年,凭借《烽火万里情》一片,凌波再次赢得了自己在金马奖上又一个影后殊荣,从而更奠定了自己华语片第一女星的地位。凌波的这个第一女星的称号绝对不是我个人为其所封,通过她的得奖记录我们便不难看出,从港台到东南亚在不少媒体评选的最受欢迎的华语片女星中,凌波都曾名列第一,可谓是众望所归!

除了演戏凌波在唱歌方面的才艺非同一般,早年在她主演的黄梅调电影中,里面的歌曲都是由她本人来唱,确定地说应该是她的演技加唱功为她赢得了如此辉煌的银幕成就。其实凌波的唱功早为外界所赏识,当年有不少的唱片公司想与她签约,但都被她婉拒,直到后来在当时邵氏公司的制片主任邹文怀先生的劝导下,才与E.M.I.签订灌片合约,她的第一只唱片就是由E.M.I.属下的百代唱片公司代为发行的。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凌波逐渐淡出演艺圈,并于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虽然在银幕上很少露面,但最近两年却又在香港等地的一些慈善演唱会上看到她一展歌喉,演唱一些她当年赖以成名的黄梅调以及她自己的一些歌曲。最近,听闻有盗版商将其早年主演的《三笑》制成VCD发售,虽然是盗版但也让影迷难得一见地领略了一回这位华语片第一女性当年的风采,也足见凌波仍没有被喜爱她的影迷所忘记。。 邵氏兄弟--邵醉翁(1896-1975)、邵 邨 人(1898-1973)、邵仁枚(1901-1985)、邵逸夫(1907-),浙江宁波人,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从事影片的摄制与发行。1930年,邵仁枚、邵逸夫在南洋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经营影剧院和电影发行。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建立起一座辉煌的电影王国。邵氏兄弟80年间共拍摄影片1000余部,以商业娱乐片为主,但不乏佳作,有40多部影片获得各类电影大奖,创造了多个第一,如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武侠片《女侠李飞飞》、第一部片上发声的有声片《歌场春色》、第一部粤语片《白金龙》,开辟了黄梅调电影和新武侠片两种新的电影形式……

  邵逸夫晚年大力从事慈善事业。1977年英国女皇册封邵逸夫爵士勋衔,他因此成为香港娱乐圈中获此荣耀的第一人。1990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289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邵逸夫星"。如今邵逸夫仍在以98岁的高龄掌管着"邵氏"产业。

  主要作品及贡献:

  获奖作品:在"亚洲影展"上获奖的有《貂蝉》、《江山美人》、《后门》、《花团锦簇》、《万花迎春》、《万古流芳》、《蓝与黑》、《珊珊》、《三笑》、《吉祥赌坊》、《大军阀》、《双星伴月》、《洪拳小子》、《少林三十六房》、《中华丈夫》;获得"金马奖"的有《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武则天》、《小儿女》、《血染牡丹红》、《蓝与黑》、《烽火万里情》、《珊珊》、《十二金牌》、《水浒传》、《十四女英豪》、《倾国倾城》、《乾隆下江南》、《多情剑客无情剑》、《辛亥双十》、《七小宝》、《金玉良缘红楼梦》

  其他主要作品:《立地成佛》、《梁祝痛史》、《珍珠塔》、《花木兰》、《白蛇传》、《唐伯虎点秋香》、《五鼠闹东京》、《狸猫换太子》、《孟姜女》、《珍珠塔》、《歌场春色》、《东北二女子》、《生机》、《飘零》、《挣扎》、《吉他》、《王先生》、《海葬》、《白金龙》、《独臂刀》、《金燕子》、《大醉侠》、《不了情》、《一毛钱》、《手枪》、《千娇百媚》、《大刺客》、《夺魂铃》、《刺马》等。

  邵氏兄弟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走过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每一步,并且在每一阶段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们的历史几乎是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缩影。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邵氏兄弟的崛起

  邵氏兄弟,宁波人,他们的父亲邵玉轩14岁投身颜料业,由学徒而掌柜,最终闯荡上海滩,开设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颜料行。当其1920年去世的时候,康有为、虞洽卿、谭延 以及曾任江浙总督的卢永祥等人纷纷为其题辞志哀。

  邵玉轩生有五男三女,邵氏兄弟系指老大邵醉翁、老二邵 人、老三邵仁枚,老六邵逸夫。

  邵醉翁毕业于神州大学法律系,做过上海地方法院律师,后与友人创办中法振兴银行,任经理,同时还经营着颜料、绸布、纸业等商号30余家。1921年,他进入娱乐业,收购了戏院"小舞台",改名"笑舞台",演出文明戏,同时放无声电影。

  与邵醉翁合伙经营"笑舞台"的还有张石川和郑正秋,第二年他们离开"笑舞台",与周剑云、郑鹧鸪等组成明星电影公司,拍摄了轰动一时的《孤儿救祖记》。此事让邵醉翁看到了电影这种新兴娱乐形式的前途,遂亦决定投资拍摄电影。1925年6月,天一电影公司成立。

  "天一"是一个纯粹的家族企业,从经营到艺术全部掌握在四兄弟手中。经营方面老大是经理,老二任会计,老三老六管发行。艺术方面也是兄弟齐上阵,公司成立头两年所生产的11部影片,基本都是邵醉翁执导,有9部是邵 人、邵仁枚独立或联合编剧,邵逸夫虽然还在美国青年会中学读书,但也又编剧又摄影,还协助导演拍片。惟一需要花大价钱聘请外人来做的就是演员。胡蝶以一部100大洋的酬金为"天一"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义妖白蛇传》、《孟姜女》、《珍珠塔》、《孙悟空大战金钱豹》等影片。

  邵醉翁集长兄、经理、导演于一身,性格固执倔强,在公司实行的是家长式管理。这种组织形式,避免了内耗,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影片的制作周期,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影片的竞争力。面对天一公司的迅速崛起,明星公司老板之一的周剑云发起和指挥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场有名的商战--"六合围剿"。他联合大中华百合、友联、上海、神州、国光五家电影公司组成"六合影业公司",针对"天一"采取低、快、多战略,造成一些影片品质不好的现象,以抵制劣质影片相号召。对"天一"最具杀伤力的是,"六合"与包括南洋片商在内的电影发行商签订合约,规定如果经销"六合"的影片就不准再与"天一"合作。"六合"几乎占有中国电影市场2/3的江山,各发行商不敢得罪"六合",纷纷拒绝经销"天一"影片。

  为杀出重围,邵醉翁一方面派出发行人员在国内建立非"六合"院线,一面派三弟、六弟带着拷贝和放映机赴南洋开辟新的市场。

  南洋片商不敢与"天一"合作,兄弟俩无奈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他们买了一辆大篷车,拉上放映机,到穷乡僻壤放映。他们在泥泞中跋涉,住在乡村小店里,有时甚至在树下露宿,艰苦备尝。不过,回报也是丰厚的。乡村的人们从没见过电影,对那些会动的影像给予了极大的热情,扶老携幼,穿村走巷前来观看。见此情景,一些小的片商和剧院老板开始经营"天一"影片。

  在邵氏兄弟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时候,"六合"却因内部纷争而解体,邵氏兄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没有再回上海,他们在南洋娶妻生子,并于1930年在新加坡注册了邵氏兄弟公司。

  "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时局动荡,左翼电影兴起,导致"天一"市场萎缩,而1933年拍摄的粤语片《白金龙》却走红穗港南洋市场。鉴于此,邵醉翁对"天一"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决定南迁香港,以拍摄粤语片为主。1934年天一公司的绝大部分人员和设备移往香港,成立天一影片公司香港分厂(简称天一港厂)。

  1936年,天一港厂的片库接连发生两次大火,几乎将之前所拍影片的母片全部烧毁,邵醉翁心灰意冷,遂返回上海,从此退出电影界。留守上海的邵 人到香港掌管天一港厂,直至1957年邵逸夫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接手全部电影业务。

  30年间,邵氏兄弟以股权与决策权异常集中的权力形态、兄终弟及的权力传承方式,协力同心,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一时期,他们共拍摄影片100余部,拥有了100多家影院和10座大型游乐场及不少房地产项目。而如此雄厚的实力还只不过是未来邵氏电影王国的基础。

  新瓶旧酒--邵氏公司的早期影片

  "天一"的第一部作品是《立地成佛》,邵村人、高梨痕编剧,邵醉翁导演。影片讲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军阀,在其爱子被打死后,得老僧指点,遣妻妾,散钱财,削发为僧的故事。邵醉翁力图以人的生、老、病、死和杀、盗、淫、妄、酒五戒为戏剧的核心,指点人生困惑。1925年10月22日,影片首映,针对当时追逐欧化时尚的社会风气,特别打出"本片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的广告语。

  《立地成佛》之后是《女侠李飞飞》,影片以女侠李飞飞拯救一被诬不贞的弱女子为主要内容。这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片,"飞檐走壁之技,稗史野乘历见不少,然终出传闻未见目睹,今李飞飞片中眼见此项惊心动魄之绝技。"(该片广告语)但其道德诉求仍是"专崇侠义贞节,一洗时下淫靡浮嚣的恶习"。而接下来的第三部影片片名干脆就叫《忠孝节义》。

  与这种文化、道德方面的保守立场相适应,"天一"影片多取材自民间故事、坊间唱本、京剧剧目、古典小说,如《梁祝痛史》、《珍珠塔》、《花木兰》、《白蛇传》、《唐伯虎点秋香》、《五鼠闹东京》、《狸猫换太子》等脍炙人口的影片,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的演绎和视觉表现。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国家存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左翼电影以及描写爱国、进步的影片受到欢迎。"天一"及时调整了市场策略,吸收了沈西苓、司徒慧敏、吴印咸、汤晓丹等左翼文化人加入创作队伍,拍摄了《东北二女子》、《生机》、《飘零》、《挣扎》、《吉他》、《王先生》、《海葬》等反映现实的、有积极意义的影片。但是,由于转变只是一种市场策略,当1933年11月发生"电影界铲共会"捣毁艺华影片公司事件后,"天一"便开始倒退。南迁香港后,就完全回到通俗与娱乐的老路上了。

  "天一"影片力倡旧道德、旧伦理,表现形式却一直引领潮流。如《女侠李飞飞》带出银幕上一片刀光剑影;《梁祝痛史》、《珍珠塔》之类的稗史片引发了一场竞争激烈的古装片热潮;喜剧片《王先生》开创改编漫为电影的中国纪录;1933年上映的《白金龙》开粤语片先河,其掀起的粤语片热潮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初,奠定了香港电影业的基础。

  "天一"也曾率先开发电影的声音和色彩。1930年10月29日,"天一"的有声片与观众见面。这部名为《歌场春色》的影片,是中国本土摄制的第一部片上发声影片。色彩方面,邵氏兄弟同样走在前面。创业作《立地成佛》已经以彩色(染色)相号召。1932年开始试拍五彩片,内容是游艺大会的一段节目,由明月歌舞社的王人美和黎莉莉演出。虽然由于器材的原因试验不太成功,但这种不断的追求和实践已足以表现邵氏兄弟的远见。

  电影史学者认为,上海的市民文化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灵魂。当年邵醉翁还不可能有如此明确的认识,但商人的直觉使他将"天一"影片的观众定位在一般市民。市民阶层固然三教九流,但文化道德的保守与对视听娱乐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天一"影片的"新瓶旧酒"现象正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并在这种文化土壤里得其所哉。

  黄梅调电影与新武侠片

  --铸造"邵式"辉煌的双璧

  20世纪50年代中,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在南洋的电影发行业务蒸蒸日上,而二哥邵 人在香港的制片业务却停滞不前。三兄弟商量后,邵逸夫到香港接管制片业务。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负责拍片,而邵 人的邵氏父子公司只经营影剧院和影片发行。

  当时,坐香港电影第一把交椅的是南洋商人陆运涛主持的电懋公司,邵 人便是在"电懋"的压力下萌生退意的。邵逸夫上任后,审时度势,针对"电懋"以时装片为主、且尚未大规模发展彩色片的现状,发挥自己自"天一"以来大量拍摄古装片的优势,定位于主打大制作的彩色古装片,并提出"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口号。被他选来打头阵的是李翰祥和它的黄梅调电影《江山美人》。

  李翰祥有着很好的美学素养和古典文学功底,他在1956年拍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既创造了30万港元的票房收入,又赢得了亚洲影展的五项大奖。这是邵逸夫重用他的基础。当然,这也是一个颇具风险的决定,因为此前香港影坛的几部黄梅调电影,除《貂蝉》外都反应一般。

  邵逸夫给予李翰祥充分的信任和充裕的资金,使他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美学构想。李翰祥也不负邵逸夫的期许,当《江山美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它那宏阔华丽、美仑美奂的影像,它那史诗式的风格,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该剧由被称为"港台黄梅调第一功臣"的王纯作曲。王纯以黄梅戏唱腔为主体,糅合了江南小调和流行歌曲的元素,用单纯的曲调创造了一种醇厚婉转的意蕴,使得其中的一些唱段,如《扮皇帝》、《戏凤》等流传至今。

  《江山美人》受到空前的欢迎,获得了1959年度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从此黄梅调电影走红港台20余年,其中"邵氏"作品有30余部,占港台黄梅调电影总产量的3/5,比较著名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武则天》、《杨贵妃》、《三笑》等。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但成为黄梅调电影美学的塑型者,也直接定义了这个类型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其受欢迎程度还在电影史上留下不少笑谈。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的时候,一位老太太看了120遍。反串梁山伯的女影星凌波到台湾访问,万人争睹,人散之后,地上遗落了不少眼镜、发卡、鞋子。

  邵逸夫以黄梅调影片俘虏了女性的芳心后,又以新武侠片建立了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消费群体。新武侠片是相对兴起于二三十年代的老武侠片而言,它与老武侠片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真实的动作,立判生死的打斗,代替过去虚假的、神怪的、舞台化的武打和所谓特技。" "邵氏"新武侠片的代表人物是张彻和胡金铨。他们差不多在同一时代革新了武侠片,今天都被视为新派武侠片的宗师。

  张彻新武侠片的开山之作是《虎侠歼仇》,奠定其武侠片地位的是《独臂刀》,而张彻自认为直到1968年的《金燕子》才真正建立了个人风格。张彻的影片被誉为"阳刚"武侠,其中鼓荡着令人血脉贲张的豪情壮志,突显的是男人的情谊和惨烈的结局。这种雄性的气息将男人们拉进了影院,《独臂刀》成为"邵氏"第一部赢利超过百万的影片,也第一次令男影星的地位超过了女影星。

  胡金铨虽然只拍摄了一部《大醉侠》,便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和而离开了邵氏公司,但是,这部描写一个平素形如乞丐,关键时刻才露出大侠本色的另类大侠的影片却被认为是"1965至1966年间新派武侠片中成绩最美满的一部"。将近40年后,2002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大醉侠》与金·凯利的《雨中曲》、黑泽明的《影武士》等在"旧片重放"环节放映。该环节是为回顾电影史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片作而设立的,由此可见《大醉侠》在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

  除了主打古装片和武侠片,"邵氏"的其他类型影片也有很大成就,如文艺片《后门》、《不了情》、《一毛钱》等,如以"彩色阔银幕"相号召的歌舞片《千娇百媚》、《花团锦簇》、《万花迎春》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自1950年到1985年,"邵氏"共生产影片1000余部,完全覆盖了香港、台湾和整个东南亚,并打进了欧美电影市场,建立了其在华语片市场无人可以匹敌的王者地位。

  "东方好莱坞"

  --邵逸夫的经营之道

  1965年,邵逸夫建成了自己的"梦工厂"。这座坐落在香港清水湾海边的"东方好莱坞"是亚洲最大的影城,占地100万平方英尺,有12个现代化的摄影棚,有设备先进的暗房、彩色中心、印刷厂,有功能完备的办公大楼、四幢宿舍、三个食堂、一家迷你银行、几十辆交通车,有1500多名员工、无数的特约演员、100多匹良驹宝马、10余万件道具、94个高13英尺的衣柜,还有5个永久性的唐街、宋城,以及遍地的楼阁亭台、小桥流水和古今中外的各种建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