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锐 » 国画 » 正文

李新良的金石书画 李新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1105
核心提示:年过半百的李新良经历了许多艰辛和苦难,然而他一直也没有放弃对金石书画的追求。他自幼就和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通过学习素

年过半百的李新良经历了许多艰辛和苦难,然而他一直也没有放弃对金石书的追求。他自幼就和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通过学习素描、色彩和速写,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当他初步对绘画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那博大精深的魅力吸引着他在金石书画领域上下求索。几十年来,李新良已经篆刻了上千方印,临摹和创作了几万幅书法作品,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中国画,这些作品记载着他的生活轨迹和艺术成就。

生长在古长安黄土地上的李新良,受周秦汉唐文化的熏陶和“长安画派”的直接影响,其作品厚重古朴大气豪放,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亦有技法上的创新。他从篆刻开始步入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程,这期间他习书法练刀法,沉湎在夏、商、周的文字里,从秦汉魏晋明清已及当代名家的篆刻作品中汲取营养,他的篆刻气象正大,运刀有张有弛,字法与大篆相通。然而,想达到一种大境界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三千年来,前人在篆刻艺术领域形成的高峰,后人几乎难以逾越,三十年来,李新良大量临摹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并反复学习《毛公鼎》《散氏盘》,正当感到有所进步时,人却老眼昏花了,他遗憾的说如果视力再保持正常十年,或许在治印上还能有所突破。他的书法以篆书为主,而又与通常意义上的篆书有所不同。篆书的书体本身变化不大,一般人都写的中规中矩韵味不足,他另辟蹊径将商代龟甲、两周金文、秦篆汉隶凝与一体,吸收篆刻的构图和刀法,逆锋起笔、中路行笔、以山水骨法用笔、截笔收笔,把篆书写的凝重而张扬,拙朴而潇洒。这种字体北方人喜欢,南方人也同样喜欢。在“扬州八怪纪念馆”举办的个人书画展览上,他的这种篆书大受书画爱好者同仁的追捧。李新良在中国画创作领域也同样付出了许多心血,他求教于康师尧等老画家学习传统技法,掌握了运笔用墨以及各种皴法,领悟了山水、花鸟画的真谛。以山水画为例,对金碧、浅绛、青绿、写意、泼墨、焦墨等种类都进行了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他除了按画谱做了许多画以外,还到大自然中写生,师法自然观察造化,体验着创作的艰难与乐趣。他的画作《大秦岭》系列充分体现了他在中国画方面的造诣,这些作品用笔以书法入画,浓淡相依,顿挫回旋,巧拙适度,富于节律。用墨焦、枯、浓、淡、干、湿分明,或墨破色、或色破墨、或浓破淡、或淡破墨,处处呈五彩之妙。 这些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的是形体,似的是神韵。李新良还有一批颇具新意的中国画,这些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画的色彩和构图,而且把这两者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其色彩绚丽构图出新笔笔均见功力。总之,李新良的作品特点一是:诗书画印齐头并进,互相融会贯通;二是:以传统笔墨为基础的创新,不离谱不浮躁。三是:整体分寸把握的比较准确,作品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时代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在众多书画工作者中,李新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一个人,因为他做人做事都贯穿着一种责任感,对社会感恩,对朋友坦诚,对事业敬心尽力。李新良是一个普通的书画家,更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延伸者。

(石门 撰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