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作品欣赏 » 鉴藏知识 » 正文

团队执行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569
核心提示: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学术界对于团队执行力的理解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对此做出过自己的定义。烽火公司运营总监钟克锋先生认为所谓团队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而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认为, 团队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综上所述, 团队执行力就是“当上级下达指令或要求后,迅速做出反映,将其贯彻或者执行下去的能力。”

培养高效的执行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 勇于改造<strong>团队</strong>

  当发现团队存在的问题时,要勇于解决问题。也许在改革中会受到许多阻力,比如下级会对你的方案提出质疑,或许方案的事实并没有短时间见效,但是都不应该阻挠你的改革措施。一个领导者应该勇于将团队向着高效团队改革。

  另外要做到发现问题的同时立即解决问题,不要拖延时间。在管理学中有一个“秃头论证”理论在这里说明问题很恰当。众所周知,掉一根头发不会成为秃头,掉两根头发也不会成为秃头,即使掉一百根头发也不是秃头。可是我们并不可以就此安心,真正的秃头是一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的头发竟然全部没了。由此可见,当领导者发现问题却没有及时解决的时候,一个集体的优秀品质便会不知不觉的丧失,当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问题已经到了不可解决的地步了。而且事实上,及时解决问题也是高效执行力的一种体现。

  二. 建立<strong>核心团队</strong>

  之前有所提及,所谓的核心团队,也就是一个团队的领导班子。那么相对来看,班级的核心团队也就是班委队伍,它是整个执行过程的第一层,上对最高领导负责,下领各位成员,因此在执行事务上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团队的核心部分主要可分为4类人

  1. 有能力、态度好的人(类似唐僧):这群人往往是优秀的领袖,管理这类人才,主张放心地将决策权交个他,让他靠自己的判断执行与决策。——放手

  2. 有能力、态度差的人(类似孙悟空):管理这类人,主张采用“一起商量,你来决定”的方法,在他决策前要求他与自己进行沟通。——引导

  3. 没能力、态度好的人(类似沙和尚):对于此类人,可以采用“一起商量,我来决定”的方法,自己掌握决策权,在决策之前也和他们商量。——劝说

  4. 没能力、态度差的人(类似猪八戒):这类人,作为领导者也不可以完全否定与放弃,掌握决策权的同时,交给他们一定的任务,让他们成为你布置任务的执行者。——告知

  作为领导者也要明白,不可以放弃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执行环节的一部分,缺一不可。著名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最长的木条有多长,而在于最短的木条有多短。

 三. 制定并遵守统一规范。

  很多人都会感叹德国公司执行力强,这显然是与德国人的严谨与健全的法律分不开的。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德国人在遵守规定上一丝不苟的态度。

  许多集体都会制定规则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同时约束、惩罚那些低执行力的行为。但是作为领导者,在执行规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正。一不能因为犯错的人与自己的私交好而宽恕他;二不能随便“变通”,不遵守规则。

  卡耐基有句名言:“对于一个上班迟到的人来说,你如果不惩处他,那么工厂里其他所有人也就都有了迟到的理由。”我认为非常正确。一旦有一次“例外”发生,便会有接二连三,于是例外就会成为惯例,团队也就丧失了执行力。

  只有一个拥有高效执行力的集体才会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团队,只有一个注重培养团队执行力的领导者,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战争需要的是完美执行任务的将军和士兵

4 团队执行

  沟通是前提。

  这里有一个很俗的概念,既SMART原则。所谓SMART原则,即是: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2.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4.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5.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有好的理解力,才会有好的执行力。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沟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力达使企业执行更顺畅!

  协调是手段。

  协调内部资源。好的执行往往需要一个公司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资源投入;而那些执行效率不高的公司资源投入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中间的百分之六十就是差距。这些不仅仅只是在书面上显示的。一块石头在平地上只是一个死物,而从悬崖上掉下时,可以爆发强大的能力。这就是集势,把资源协调调动在战略上,从上到下一个方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馈是保障。

  执行的好坏要经过反馈来得知。市场被动反馈或者市场主动调研。而反馈得来的效用可以用具体而细致的数据来展示。同时我们又从数据形成的曲线中了解产品销售走势或者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以趋利避害!

  责任是关键。

  企业的战略应该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而不仅仅只是从单纯的道德上来约束。从客观上形成一种阳光下进行的奖惩制度,才能不会使执行作无用功。HR中目标协议书利用KPI关键绩效指标来管理执行力。该协议书以法律依据明白当事人责任。从主要业绩,行为态度,能力等主客观方面来评价个体执行能力。

  具体奖惩措施:奖金,工资调整,轮岗,评选优秀,储备人才培养等,同时实行一定比率淘汰制。用大棒加胡萝卜来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来更好的管理执行力。

  决心是基石。

  狐疑犹豫,终必有悔,顾小忘大,后必有害!专注,坚持这种人生信条同样也适用于管理执行这个方面!

  成功就象一扇门,如果战略这把合适钥匙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现在需要的只是我们把钥匙插进去并朝正确的方向旋转把门打开。

5 提升能力

  毫无疑问,现实中存在着大量悄悄衰亡的企业,甚至它们有许多还来不及诞生,就在雄心勃勃的筹划之后不了了之;更有成千上万的企业,默默地按照市场需要努力寻求发展,最终却不知不觉地死亡。

  人们通常会把责任归咎于战略决策失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战略本身并不是原因,因为他们追随的是潮流;策略也没有错,因为他们谙熟并按照正确的利润模式在操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失败?

  (一)

  相信所有人对下面的说法都深有同感:许多企业常常是策略、愿景一大箩筐,议而不决,光说不练,流于“口号管理”,策略、愿景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计划上,也未将目标、执行方法列出时间表,更没有根据达到的程度订立赏罚标准。这些公司的管理常常粗而不精,只是按照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大而划之地进行。

  这样的企业,必然患上一种“组织末稍神经麻痹症”,越到执行最关键的基层,员工越是对工作拖拖拉拉,习惯了不痛不痒、马马虎虎,习惯了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一旦认真起来,却又呆头呆脑不知灵活变通。他们会私下给自己找理由:“毕竟,公司于我何有哉!”一旦整顿来临,头一低,风头过了,“又是一条好汉”,依然我行我素。这就是公司基层执行力败落的表征。

  这样的基层员工,在每个企业中都大量存在。 同时,几乎每一个企业中还活跃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高谈阔论的思想家,他们是牢骚满腹的改革倡导者;他们常常身居中层要职,却将自己的“职责范围”视为“势力范围”;他们左右逢源关心每一个人和事,却最擅长于在高层领导和其他人面前搬弄是非,散布谣言。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这种人,常常对公司决策的执行大打折扣,或是因为他们的既得利益受损,或是不愿接受挑战。这样的人,不但自己执行力欠缺,还影响他人的执行力不能正常发挥。

  甚至连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联想集团,也曾因基层和中层执行不力而险遭崩盘。

  联想在1999年进行ERP改造时,业务部门不积极执行,使流程设计的优化根本无法深入。长此下去,联想必将瘫痪。最后柳传志不得不施以铁腕手段,才杀灭企业内部试图拖垮ERP以保全既得利益的阴暗心态。柳在一次“遵义会议”上雷霆震怒:“(ERP)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但我会把李勤(当时的联想集团副总裁)给干掉!”李勤当即站起来:“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先要把杨元庆和郭为干掉!”

  员工执行不力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于此已算是耸人听闻。

  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诸如此类的案例,其实在我们身边早已不胜枚举。

  另外,那些活跃在企业中善于搬弄是非的人,还必然使组织陷入一种“办公室政治”之中。更为严重的是,“办公室政治”必然促使“组织末稍神经麻痹症”加速形成,然后是恶性循环,然后是企业的执行力一塌糊涂。

  (二)

  企业执行力低下,还有另外一种表现:

  比如IBM。它的战略和具体经营策略天下一流,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却陷入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原因系统而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信用公司以管窥豹。

  IBM信用公司是如何为顾客提供融资服务的?首先,现场销售人员获得一名有购买意向的客户,然后电告总部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将要求记录在一张表格上;第二步,这张表格被送到楼上的信用部,信用部专人将其输入电脑,并审核客户信用度,把审核结果填入表格,然后将表格交给下一环节——经营部;第三步,经营部接到此表格后,又有专人负责根据客户的申请,对标准的贷款合同作必要的修改填写;第四步,此融资申请单被送到核价员处,他将有关数据输入电脑,计算出对该客户贷款的适当利率,然后连同其它材料一起,转到下一步——办事组;第五步,办事组中一位行政人员将所有这些标准装入一个特定的信封内,并委托快递公司送到销售人员手中。

  这一流程长则两星期,平均花费7天(后来的“综合办事员”仅4个小时就能完成)。在等待的7天中,销售代表和顾客谁也不知道他的申请公文旅行到了哪个“码头”,-搜索兰亭名家网-询问也不得而知。于是没有耐心等待的顾客,最后都离IBM而去。

  显然,IBM信用公司组织本身的执行力是低下的。

  这样的流程也许曾经是正确的,但随着需求变化,它就会渐渐变得疲软乏力。但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并不能及时发现,即便发现也不能及时改革,因为他们怕损害既有的利益基础,于是企业在犹豫不决的拖延中江河日下。

  事实上,这是许多企业的通病。

  还有一些执行力低下的表现,我们早已见惯不惊:比如高层己身不正,虽令不行;管理虎头蛇尾,不能一以贯之;管理制度常常朝令夕改,员工无所适从,导致真正好的制度也得不到有效执行;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企业每定一个制度就是执行者的一个紧箍咒,增加了执行者的逆反心理;还比如流程过于繁琐,缺乏科学的考核监督和奖惩制度……

  (三)

  曾经有一家权威公司做过一项调查:整整一年时间里,许多公司只有15%的时间在为顾客提供服务,其余85%的时间所做工作对顾客而言根本没有意义。换言之,公司为了维护组织自身平衡稳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企业内部协调、开会、解决人事问题、处理各种管理纷争上了,此时企业组织变成了“为了存在而存在”而不是“为了顾客而存在”。然而顾客却必须为15%的价值,向公司支付100%的货币。显然,这样的组织是没有执行力的,更是没有竞争力的。

  在现实中,每一个企业都会被以上种种导致执行力低下的问题所困扰。当然更多的企业并未察觉,领导者们只是觉得,自己总是被一些琐碎、复杂而又突发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他们常常如此感叹:“是啊,可又怎么办呢?”

  其实他们都没从理论上认识到:这是企业执行力低下的表现,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

  问题已经发现,怎样才能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然不行,它只会让企业更加忙乱。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建立一种执行文化,让所有文化的终极——执行文化来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他们的心态,最终让执行者自觉改变行为。

  所有企业文化都以改善执行效果为最终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建立一种“执行文化”呢?

  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所有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学的利用,所有不利于执行的因素都立即排除。这样的团队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样的团队,战无不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