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作品欣赏 » 访谈 » 正文

朝阳“隐藏”的书法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31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280
核心提示:如果把“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放在谭树权的身上是比较贴切的。人们知道从朝阳华龙科建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谭树权在《

如果把“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放在谭树权的身上是比较贴切的。人们知道从朝阳华龙科建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谭树权在《中国社会报》《人民日报》《辽宁信息报》《渤海信息报》《朝阳日报》等报刊发表过诗歌、散文、新闻、评论等文章,还不知道他写书法的历史,对他现在笔下龙飞凤舞毛笔字似乎有一种陌生感,有一种在朝阳突然“蹦”出个书法家的感觉。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苦练几十年书法的谭树权把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他说,自己喜欢写毛笔字是有家庭渊源的。谭氏家族中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过去曾请过教私塾的先生。家族中从解放后到上世纪80年代初,住在山沟里的9户人家就出了13名大学生,目前仅供职于教师岗位的就有15名。他们中不乏有书法优秀者,他们的作品与刻苦习字精神一直给谭树权以激励,有记者曾以《谭家村盛产大学生》为题作过报道。
  对谭树权书法的影响最主要是源于他的父亲。父亲的字体清秀、苍劲、端庄、流利,并写多种字体,从他读小学写仿开始便不断地指导他如何打基础把握要领,常讲“永”字八法。父亲留下来的线装手抄本《珠算》歌诀和中药《四百味》两本书被他视为家珍,时常翻来模仿、欣赏、研究。
  过去,村里哪家需要写毛笔字都去找谭树权的父亲。比如上梁、立契约、婚庆等,立据书联写幅都包揽了。特别是写对联,每年进了腊月小年后,他父亲便开始为村里各家各户写春联。乡邻们陆续送来红纸,往往告诉一声便完事走人。有时一卷卷的红纸在柜上堆放一米来高,每天晚上都要放上桌子写完几户,每到这时谭树权便帮着裁纸、叠纸、研墨,边观察着如何写春联。
  后来父亲年纪大了,不便再提笔写字,可乡邻们照样送红纸到他家让给写,于是便由谭树权当教师的兄长谭树民给乡邻们写,这一写又是十几年,直到他由于工作需要搬出老家异地居住后便不再写,乡亲们也都理解。但就是每年腊月的大红纸照送不误,这似乎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这时父亲便让谭树权执笔为乡邻们写。他不好意思推出去,无奈只好从命,开始承担起这份义务。无论家中怎么忙、他的寒假作业有多少,每天晚上都要放桌开写,经常挑灯夜战到很晚,总得让乡邻们按时贴上新春联。有的人家忙到年三十了还顾不上来取,他便抽空儿送上门去。为乡亲们写春联,虽说辛苦无偿还要费工费力搭笔墨,但总觉得为大家做点事很高兴,同时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既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与爱戴,又提高了自己的书写水平,期间楷书、行草都有了些许长进。
  在初习毛笔字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还很窘迫。乡村孩子上学的书包是用方布加一个别针做成,蘸水笔是用色片自配墨水写字,笔杆有的用秸秆代替等等。谭树权习字都是用使过的作业本,反正面先写大字后串小字,用完后反正面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有交作业的本才是用仿纸或大白纸自己订成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习书悟法的实践中,谭树权不断反复学习研究名家名作,楷隶行草均有涉猎,虽无多大长进,但深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习书悟法对继承我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文化艺术水平,乃至延年益寿都有重大作用。
  年年岁岁,时间走如行云,谭树权时常面对笔砚凝思:虽说习字无止境,且路还很长,但总有一种“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感慨!
  谭树权的书法路还很长,人们相信,他也很自信,笔下的字会越来越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报记者 郑海涛 赵迎新

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