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博客 » 正文

书法家窦宝铁 质朴如魏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31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59
核心提示:笑声爽朗、神采飞扬的窦宝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北方书家的气韵,似乎只有这力透纸背的魏碑才能让他挥洒尽兴。虽然窦宝铁痴迷于魏

笑声爽朗、神采飞扬的窦宝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北方书家的气韵,似乎只有这力透纸背的魏碑才能让他挥洒尽兴。

虽然窦宝铁痴迷于魏碑,深得其乐,但没有任何人的从艺之路是一帆风顺的。窦宝铁坦言,55岁是个尴尬的年龄,很多书家在此年龄都形成了成熟的品貌,但窦宝铁却不愿将自己“定型”,甚至越来越较真。

窦宝铁在魏碑里清醒地沉醉

作者:李香玉;王若蛟


  古人言“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和大多数书法家一样,窦宝铁的书写生涯也是从唐楷开始的。然而,比起平稳端庄、法度森严的唐楷,千变万化、气势浑穆的魏碑更让他沉醉。的确,笑声爽朗、神采飞扬的窦宝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北方书家的气韵,似乎也只有这力透纸背的魏碑才能让他挥洒尽兴。


  书法,须亲临现场

  窦宝铁,一个“埋在书堆里”的人。走进他的工作室,墙上挂的,地上摆的,满眼都是他的书法作品。硕大的书案上,还随手放置着几本书法集。窦宝铁从里间走出来,热情地打招呼。满面红光、声如洪钟,手里还握着毛笔。好像整个人刚从一场酩酊的笔墨饕餮中醒来。

  满室的书法作品中,还穿插着一幅窦宝铁与爱因斯坦雕像的合照。“这是我去纽约的时候,看到爱因斯坦巨大的雕像,一定要合照,我称这照片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窦宝铁认为,照片无法记录下艺术品本身的震撼力,所以定要以自身对比,才能让照片显得更真实。“图片可以记录下作品的模样,却没法给人最强烈的感官冲击。”他随手翻开桌上的《孙伯翔书集》,“你看,图片在表现笔墨亲和力方面就略显逊色。你若亲眼目睹孙先生八尺一丈二的大对联,那种‘万象皆点线,无处不方圆’的震撼远远不是图片能及的。”

  窦宝铁师从孙伯翔,老师的书法气韵和人格魅力都让他推崇备至。“书法家刘正成评价孙先生为‘百年作楷第一人’。确实,先生千磨万砺,他练字的纸可以用卡车拉,真是无人能比。”窦宝铁把拜于孙先生门下看作是一种荣幸,并也随之走上书写魏碑的道路。

  “魏碑具有无穷的魅力。摩崖石刻最极限地冲击视觉,墓志铭最完整地保留文字结构,造像题记最生动地传达文化精神。” 窦宝铁一直深信,不通过任何影印媒介,最直接地与古贤经典对话,才能从静止的艺术中感受到生动的意趣。魏碑,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的渴望。南北朝时期,无数埋于地下的墓志铭,让汉字以最质朴的方式得以保留,焕发神采。窦宝铁曾走访无数古迹、碑林,“魏碑上承汉隶之质朴,下开唐楷之先河,它所表达的书法语言相当丰富。有的字甚至结体都不稳,那就更加蹊跷,妙不可言!”直面艺术让窦宝铁满心欢喜,他总能在最原始的艺术胚芽里,发掘出独到的非凡之处。“中锋取劲,侧锋取妍。用笔的理念书画是相通的,曾经一段时间的人物画创作,让我对用笔的灵活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至今窦宝铁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回头望去,曾经迈出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亲近”不够,还要“深挖”。无数次亲临艺术现场,让窦宝铁明白魏碑变化性极大,想要写得一手好碑,仅仅持笔还是不够的。造像、摩崖、墓志、题记,都与石刻有关。为了得其要领,窦宝铁拿起了刻刀。“古代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相得益彰,篆刻家以刀代笔,在金石间体现书法意趣。”在向天津著名篆刻家韩征尘先生学习的过程中,窦宝铁对魏碑又多了一重敬意。“篆刻在金石方寸间体现气象万千,要有书卷气。而魏碑书写则是要以笔为刀,写出字的金石气。”书法虽是平面艺术,但在窦宝铁心中却是有生命的,无论是“书卷气”还是“金石气”,最终追求的还是“精神气”。

窦宝铁书法作品


  热情,取之不竭

  虽然窦宝铁痴迷于魏碑,深得其乐,但没有任何人的从艺之路是一帆风顺的。窦宝铁坦言,55岁是个尴尬的年龄,很多书家在此年龄都形成了成熟的品貌,但窦宝铁却不愿将自己“定型”,甚至越来越较真,“魏碑书写,‘度’最难把握。不可用唐楷笔法书写,这样就丢掉了魏碑气魄,又不可太过粗犷恣肆,失去魏碑的正大气象。”好像在他心中总有取之不竭的热情,支持他“没完没了”地追寻。

  若是没有这把“热情火”,也无法成就今天的窦宝铁。多年前,就读于师范美术专业的窦宝铁就对绘画之外的笔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中国书法表意直接、字形抽象的艺术魅力让窦宝铁眼前一亮。所以,虽无名师引路,他也义无反顾地走上书写之路,“那时只能问道于乡间善书之人,对家乡能画马、写对联的先生,都是非常崇拜的。”“龙腾虎跃人间景,鸟语花香天下春”,提起曾经先生写对联的场景,窦宝铁依然记忆犹新。热情既已点燃,执着便接踵而至。“当时信息匮乏,一本拓片要传抄数次。为了不将墨迹漏在拓片上,要先用硫酸纸和铅笔拓写,然后再用钢笔或者小羽箭勾描。”曾经的求学路虽然艰难,但至今窦宝铁提起都未流露出一丝苦意。他甚至认为,那时的拓片才是最珍贵的善本。

  窦宝铁正式走上美术教师工作岗位之后,对于书法的热忱让他再一次显得与众不同。《赶集归来》、《黄河从我家门过》等美术作品频频参展,让年轻的窦宝铁在天津美术界崭露头角。但就在此时他却变了视角,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书法上。“大型人物画需要长时间专门创作,而普教教师的时间过于零散,这是一对不可解决的矛盾。此时,选择一个艺术形式作为追求走下去,书法就比较合适。看看碑帖、写写字,时间则比较灵活。”面对书法,窦宝铁像个孩子,不断为自己的执着找“借口”。

  而今,身为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美术教研员的窦宝铁,更是将书法灌于教学。“临摹至理名言、经典著作的过程,就是向古人鞠躬学习的过程。通过你对笔墨干湿浓淡的娴熟掌握,表达你所熟知的正确道理,让人看得愉悦,就起到了行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三句不离笔与墨,书写已经是窦宝铁生活中最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前行,不能忘本

  热情燃久了,总有责任感被释放出来。一次东南亚学术交流之旅更让窦宝铁坚定了书法传承的信念。“我走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发现汉字是当地华人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他们大多挂汉字牌匾,作为家训教导子孙。”汉字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在异地他乡释放着无穷能量,这让窦宝铁感触颇深。“华人祖辈下南洋大多为躲避战乱,是迫不得已,但时隔这么多年,华人却成为当地精英阶层的主要力量。仍然依附中华民族文化。”窦宝铁难掩心中的自豪感,更强调面对下一代,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十分必要。“一旦年轻人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那么整个民族就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现代科技正在冲淡着传统文化形式。窦宝铁认为,便捷无疑是社会进步势不可当的趋势,但传统文化亦需要抢救。键盘代替了笔杆子,汉字的精神寄托就被逐渐淡化。“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而今,被“格式化”的铅印汉字却与传统书法背道而驰,再难找出曾经的“妙道”了。“中国的书法让人感到最神奇的一点,是在实用价值消减以后,艺术价值越来越大。”在窦宝铁口中,书法如同一位需要他“力挺”的挚友。“无数国外的大型博物馆,都把中国书法列为高端艺术,让人敬畏。这也是对我们民族的尊重,所以写好汉字很重要。”

  虽然在青少年中推广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但窦宝铁并不赞同任何矫枉过正的做法。“提醒年轻人不要忘本是非常必要的,但不是非要人人都做书法家。”书法于窦宝铁而言本就是忠于天性的事,所以他主张,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有的孩子就喜欢欣赏书法,却不喜欢练字。有的孩子对练习书法悟性高,兴趣浓。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要给孩子留足差异空间。”窦宝铁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见到了太多“被迫”,他觉得实在不应该,“书写汉字是对智慧的训练,笔画的收放正是以小见大地感悟生活。只有真正享受,书法才有了真正的价值。”在窦宝铁眼中,书写技法与传统哲学是血脉相通的整体。所以,无论写字还是教学,他都反对急功近利。

  “中国方块字的魅力太深了,我正在研究一个形象的、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相对结果,窦宝铁更注重过程。因为他在笔墨运行的起伏之间找到了快乐,在线条的反复锤炼中体验到了成就感。推己及人,窦宝铁的教育经里没有太多严肃的色彩,他始终站在学生的身后,助他们前行,而非居高临下地“微笑强迫”。面对压力,窦宝铁依然能量满满,“写字嘛,要的就是‘有意思’这仨字儿。”


如何关注我们:

返回微信(兰亭名家网唯一官方网址:,咨询电话(兰亭名家网唯一官方网址:,咨询电话:400 004 0226):400 004 0226)界面,点击右上角的“+”,点击“添加朋友”,选择“查找公共号”,输入“新金融观察报副刊”,搜索后关注即可。

查看历史消息: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感谢你对 “新金融观察报副刊 ”的关注与支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