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1 / 2

李羊民:军人.篆刻家.凡者

日期:2014-09-05    点击:1106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李羊民:军人.篆刻家.凡者









 
图库说明
  李羊民:军人.篆刻家.凡者
  
  军人,篆刻家,李羊民,听起来像是三个人,其实却是一个人;但有时也可以是三个人在一个身体里。
  
  执着的篆刻
  
  羊民先生从小酷爱金石文字,书精篆隶。他的篆刻得力于秦汉印,又借鉴西泠派的妙谛,上下求索。
  
  初学篆刻时的他,从印文整饬的秦玺印,到变化多姿的南北朝印,再到明清的流派篆刻。都十分推许,并着意模仿,他以拜众家为师的态度,执着篆刻数十年。纵观博览,悉心研习,凭借他的坚持和用心,将众多印派的精髓熟练掌握,融会贯通。
  
  所谓篆刻,是篆与刻的结合。篆不佳,刻再佳则失其本。羊民先生深知这其中的道理,他从篆书入手,墨之浓淡,力之轻重,每个精微处他都是反复琢磨,仔细端详,工便工到毫发可量,放便放到无迹可寻。书法上的得笔,为他的篆刻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羊民先生非常重视对秦汉玺印的学习与借鉴。正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一样。秦汉印章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羊民先生以其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论是极赋装饰性的鸟虫篆印,还是寓意于神灵的图象印,在羊民先生现在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更为庆幸的是,他并不是盲目摹仿,而是有选择的广泛涉取。他看重每个字、每个笔画之间的搭配,处处力求完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距离、疏密、聚散、轻重,均有节奏的演绎入印。直至达到“密处,让它密不透风;疏处,让它可以走马”的篆刻理想境界。
  
  任何有成就的篆刻家,其历程一般都经过摹拟期、蜕变期、创新期三个必然的阶段,这是共性。羊民先生的蜕变期便是在1986年,他被选送到中国“神剑”篆刻艺术提高班学习。并有幸得到西冷印社高式熊、潘德熙艺术大师的精心指导,凭借着自己的敏锐洞察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的篆刻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他并不甘心步他人之后尘,继续访求金石碑刻,他以印外求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对篆刻艺术的刀法、字法、章法逐渐又有了新的认识,再加上他在金文书法中的探求,终于悟到能表现自己个性的东西。他开始更多的注重写意,笔触鲜明,刀感畅达。具有力度和气势,而无臃肿呆板之病。正如生活中的他生性温和,热爱宁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些许静谧的趣味。
  
  今天,随着羊民先生学识修养的不断积累,书画创作的成功表现,其篆刻创作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超乎法外,再加上适当地、有意无意地推敲,使他的篆刻艺术渐入佳境。
  
  当场的即兴创作更是运刀如笔,一气呵成,独以腕力取胜。一石方寸之地,即使十余字也能白布疏密,浑然一体。让我看到了浑厚与灵动统一,豪放与精巧相生的印风。不禁赞叹其篆刻手法的高人一筹。
  
  “艺无止境”是羊民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每个印人都希望能形成自己的篆刻风格,这也是激励从艺者积极探新的主要动力。羊民先生还在继续前行着,他将去寻找新的艺术坐标,让我们为他加油,喝彩。
  
  艰辛求学路
  
  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羊民先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很多人却只看到他光鲜夺目的一面,认为他运气好。殊不知其中的甘苦,真是五味杂陈。
  
  羊民先生从小在农村长大,家境极为贫穷,名字中的‘羊民’二字把我们带到了他那个以放羊为主的童年。我仿佛看到乡村蜿蜒的山路间,一群正在吃草的山羊,树阴下的一个放羊娃,低着头,手里拿着小树枝有节奏的在地上写着、画着。没有人会去关心他在画什么,直到他抬起头时,我们看到他那双执着的眼睛,转瞬间,便有了想走进他的冲动。
  
  儿时的羊民先生是个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却惟独迷恋书画。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父母对他的家教很严格,也很细微。他们用军人的思想、作风去要求他。使他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的好学,是出了名的。村里很多会画画的老先生都做过他的老师,他们惊叹他的才华,更为他的执着所感动。特意送给了他一本描红,羊民先生说那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上学后的羊民先生更加执迷于书法,也更加的勤奋和努力。他懂得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凡是赶上班里出板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偷偷遛掉,只有羊民先生是很自觉的留下,他甚至是期待着每次出板报的时间,因为他实在太爱这写写画画的过程。对于他来说,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已经是无比幸福的了。
  
  童年的苦难,对羊民先生而言或许更是种财富。他深刻的体会到知识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也更加向往绿色的军营生活。他总在幻想着那片绿色的芳草地,那个直线加方块的生活旋律排列。
  
  终于,他走进了军艺,谱写他的艺术篇章。在那个充满幻想和渴求的岁月,他感受到了军人那如钢铁般的坚毅不拔,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追求艺术的决心。他学的专业课程很多,也很杂。从文学,美术,舞蹈,到经营管理,涉及的方面之广,另人费解。但事实上,他在篆刻上的成功正是得力于这些点滴的积累。
  
  生命里有了军旅生活,羊民先生是自豪的。他学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磨练了他不屈的性格和意志。士兵通过顽强的战斗意志完成军人的使命,而他是在用毛笔、用刻刀传达着军人的精神。我虽然没办法做到在血脉上与军人相通,但却能够在情感上理解军人。在羊民先生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军人和男人应该有的胸怀,豁达乐观和对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
  
  站起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向前走是一股川流不息的艺术长河。军艺的学习使羊民先生有幸得到了不少名家学者的帮助,这让他对篆刻有了更多新的顿悟。于是,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来浇灌了这朵含苞待放的篆刻之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的梦想之花终于绽放。著作《篆刻艺术赏析》、《羊民书刻艺术作品集》,被《世界名人录》、《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当代篆刻家大辞典》、《20世纪名人刻字大观》等20余部书典收录。并先后在山东、湖南、北京举办个展。
  
  从小小的放羊娃到今天,羊民先生真是一步一脚印,如覆满薄冰,如临深渊。明天,他又将去播种新的篆刻之种,但绿色的军营里却将永远的留下他成长的足迹。这将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
  
  无私的父爱
  
  军人出身的羊民先生给我的感觉,该是个不苟言笑的父亲。事实上,生活中的他对女儿的爱可谓是无微不至的,伟大而无私的。
  
  羊民先生说他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便是在女儿诞生的那一刻,可以说是像梦想成真一样,是上天的一份赏赐,他瞬间便有了一辈子要为女儿而努力的冲动。
  
  他对女儿的感情,不只是把孩子看成心肝宝贝,是看成是自己的灵魂,以及自己对未来、对家庭的责任。女儿刚出生三个月的时候,他就因为工作的原因要离开家半年,这让初为人父的他心中充满愧疚。至今提起来他依旧会说自己实在欠家里,欠女儿太多了。但其实他为女儿的付出,是远远超过这些的。
  
  尽管他从来不说,但圈中的不少朋友都知道,他爱他的女儿胜过爱他自己。曾经有一段故事,我不止一次的听朋友提起。那是羊民先生还在军艺的时候,每天中午,不管天气好不好,不管自己饿不饿,他都是从学校打完饭就骑着车给女儿送去吃,等女儿吃完了,他才再回来打自己的饭吃。所以几年下来,他没有和周围的同学共同吃过一顿午饭。这就是他对女儿的爱,深沉而无私,如同是自己人生的义务一般。
  
  他总说在女儿的身上可以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或许是很多父亲都有的感受。羊民先生为女儿的教育更可谓是尽心尽力。别看他平日里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但在女儿的学习上,却是开明灵活的。他从会强迫女儿去学什么,看到她有了兴趣,才会去鼓励她。不管孩子学什么,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许半途而废,要学,就要持之以恒。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循循善诱,才使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多次在绘画比赛中获奖。
  
  羊民先生这浓浓的父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每个人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在羊民先生的身上,我依稀也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我想着、感动着、幸福着……
  
  
更多»推荐图库
 

[ 图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