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8 / 9

以中国书法为背景,论述南北碑的关系?

日期:2014-09-01    点击:4454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图库说明
 以中国书法为背景,论述南北碑的关系?
  
  所谓南北碑,是清代帖学盛极一时转向衰微,碑学兴起时的说法。清代金石学繁盛,但是馆阁体流行,以董其昌赵子昂为主要风格的清代行楷书书坛,的确匮乏亮点。在对馆阁体的反思中,综合大量被重新发现的南北朝碑刻,阮文达公首作北碑南帖论,肇始之后,包安吴康南海等随之而上,提倡尊碑抑帖,再有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等大手拥护,遂蔚为大观,之前饱受忽略的南北朝时代碑刻书法,经嘉道咸同之发展,成为显学。
  
  北碑,主要指北魏、东西魏、北周北齐等朝代的碑刻,故称魏碑。当时拓跋氏为首的鲜卑贵族采取全面汉化政策,所以通行汉字、流行汉族文化,同时他们崇信佛教,整个中国北方都进行了大规模佛造像。在造像石上,需要标明主人身份、捐赠者名单等,于是出现了造像记、摩崖石刻、墓志铭等碑刻需要,而这些碑刻上的字体,则是北魏民间书法家兼匠人所作,刀工斧凿,用刘熙载的话就是“雄健”二字。之所以说书法家兼匠人,因为从很多现存碑刻可以看出,这些石刻并非是像甲骨文一样先写后刻,而是直接刻上,因而结构笔法不拘一格,汪洋恣肆,蔚为大观。
  
  其中代表,如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郑文公碑、杨大眼造像记等等。突破传统,极具风格。具体可以搜索龙门二十品等资料,青州博物馆和龙门石窟也有许多实体资料,有条件可以亲自去考察。
  
  而南碑,则是南朝之宋齐梁陈四代之碑刻。阮文达公认为书风和北碑“判若江河”,然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南北碑分野,其实是个伪命题。
  
  阮公是见过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的,单就这两块碑刻与前述龙门诸碑,的确风格有很大差异,因而书家们提出了南北碑的问题,其意乃在尊碑抑帖,而绝非是贬斥南碑。——实际上,这些书家无不得力于大小爨、瘗鹤铭等南碑。康南海更是极为欣赏萧澹碑。
  
  目前我们得到的书法材料更加多,试比较中岳嵩高灵庙碑和爨龙颜碑,风格颇为近似,所以南北碑的问题,主要是单纯的地域文化差异,因为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即使是龙门碑刻中风格差异也极大,如元燮造像题记风格就流变挥洒,而杨大眼造像记则紧敛凝重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南碑普遍先书丹,再刻石,因而间架结构普遍比北碑稳妥,相对也呆板一些,但是考其细节,依然是介于隶书和唐楷之间的独特风格,只不过北碑刻雄浑朴素,不拘小节,有的地方不合“法度”,有参考价值;南碑则秀丽生姿,富有韵味,如六朝诗歌,虽有反左书之类,但是不够创新,且留存不多,当下主要只有少数南京东郊南朝石刻文字留存(大多数是神道和墓碑),不像北碑资料丰富,风格也相对单一,大小爨算是偏居一隅之奇葩。
  
  编辑于2014-01-22添加评论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举报赞同
  
  6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边城赴,传统行业,传统文化先驱者。
  
  收起
  
  楚天、祖明、七七等人赞同怒答之。
  
  先纠正题主的问题,南帖北碑本就是中国书法遗留下来的主流书法风格。
  
  其实“南帖”“北碑”的说法传至今,但是这是一种很让人误解的笼统分法。
  
  先从“南帖”说起:说到“南帖”自然少不了我们清代阮元君,因南朝长于启牍,北朝长于碑榜故名南
  
  北派,阮元君明确分正书、行草为南北两派,《南北书派论》or《北碑南帖论》;
  
  我就《北碑南帖论》以及《南北书派论》摘录翻译几句让题注更容易理解。
  
  摘录:唐人修《晋书》、南、北《史》传,于名家书法,或曰善隶书,或曰善隶草,或曰善正书、
  
  善楷书,善行草,而皆以善隶书为尊。
  
  译文:唐朝人修撰《晋书》、南北朝《史》传,出自于名家书法,或是擅长隶书,或是擅长
  
  草书,或是擅长正书,擅长楷书,擅长行草书,都以称擅长隶书为尊贵。
  
  摘录:当年风尚,若曰不善隶,是不成书家矣。
  
  译文:当年风尚,若不擅长隶书,就不能称为真正的书法名家。
  
  小结:阮元君认为行、草书南派胜于北派,即二王、虞世南等的书法创作;他以为,南派长于启
  
  牍,并且后世的汇帖中多自南朝。
  
  再说“北碑”:南北朝时期,北朝主要以文字刻石,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秦石刻曰“金石刻
  
  明白”为证。
  
  摘录:秦石刻曰“金石刻,明白是也”。
  
  译文:秦代石刻铭文“刻碑就是让政绩流传于世,让后人明白。”
  
  摘录: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东汉山川庙墓无不刊石勒铭,最有矩法。
  
  译文:西、东汉时期隶书碑刻盛兴,擅长隶书的名家云集。东汉山川、庙宇、墓志没有不石
  
  碑书写的,这时的碑刻也是最符合铭刻规范的。
  
  当然,南帖北碑都有它的风格特点,它是书法发展史的一种阶段性成果。
  
  而南帖北碑的由来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南北分裂的状态,世家大族都迁居于南方,南方的文化
  
  相对要比北方发达,书法水平,南方也较北方高,表面来看北碑与南帖是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不
  
  同主要是因为北碑的书写和雕刻。
  
  北碑南帖的不同特点和南北书风的差异。刻石题匾必须用隶书,非隶不古;北派书家擅长碑榜之
  
  书,北碑中多隶意;后世碑版名家无不借鉴隶书,追踪北派,而阮元君是在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他之
  
  所以尊隶是因为隶有古法,之所以尊碑是因为碑版之书“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南帖飘逸妮媚之美不
  
  足贵,题署碑版古意盎然,气势雄强值得推崇,这才是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深意。平沙生先生所提的以中国书法为背景,论述南北碑的关系。我理解他要问的是关于碑学和帖学的关系。关于碑学和帖学一些知识层面的内容,网上或者一些书籍当中都可以查到,就不赘述了。我主要想强调两点。
  
  第一,对于碑和帖不能望文生义。有人说碑指的就是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的就是毛笔写在纸帛上的文字,这从狭义上说尚可,但从广义的碑学、帖学来说,就不妥了。比如从碑学来讲,甲骨是刻在龟甲或者骨头上,和石头没有关系。钟鼎,金文也属于碑学的范畴,是刻在金属类的载体上面。帛书是写在丝织品上,竹简是写在竹子上面。这些都属于碑学的范畴,但是和材质没有关系。反过来,例如唐楷,虽然被称为《颜勤礼碑》,《九成宫碑》,《玄秘塔碑》,但是它属于帖学的范畴。有的人把颜真卿楷书被称为碑的列为碑学,认为他的行书比如《祭侄稿》、《争座位帖》属于帖学,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认为,甲骨、钟鼎、帛书、简书、魏碑、汉碑,属于碑学的范畴。帖学是以钟繇、王羲之为宗,行草书,一些有名的阁帖,例如《淳化阁帖》、《宝晋斋帖》、《大观帖》等等,属于帖学的范畴。不能望文生义的去理解碑和帖。
  
  第二点就是碑和帖要互相结合,就是我们所说的要以碑坚骨,以帖润姿。历代书家,能在历史上站得住的,都是碑帖结合非常好的。以王羲之为例,他一开始和卫夫人学书。卫夫人的书法被世人称为“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总之是比较妩媚的。这种姿媚的风格对王羲之的书法是有影响的,终生摆脱不掉。但是王羲之以后北游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蔡邕等等这些从秦汉流传下来的所谓“淳古之迹”。那么这些“淳古之迹”都属于碑学的范畴。他自己感觉“以前所学,徒费年月”。王羲之后来成为“书圣”,也是基于他能够把碑和帖有机的融合。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另外一点,应该提出来的是自清朝乾嘉以来,提倡碑学。以阴柔见长的书风,从“书圣”王羲之起,屡遭贬抑。吴玉如先生曾经说:“乾嘉以来重碑版,于是尚重、尚拙、尚怪,群趋即入魔道矣”。碑学盛行于帖学式微的时候,帖学经过两千年的陈陈相因,精华已近泄尽。在这个时候兴起了碑学,它的功劳是不可埋没的,但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弊端。吴玉如先生所说的这点对于碑和帖的认识上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嘻嘻斌,深夜手机党、答题不全面请见谅~
  
  收起不知题主的意思、是指南帖北碑?
更多»推荐图库
 

[ 图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