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锐 » 国画 » 正文

文房四宝指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01  浏览次数:648
核心提示:    2021年10月5日,砚雕艺术家王耀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进行了一场讲座,在讲座中,艺术家王耀将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原

  
  2021年10月5日,砚雕艺术家王耀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进行了一场讲座,在讲座中,艺术家王耀将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原因以及砚的种类进行了详细介绍。砚雕艺术家王耀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原因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研墨,如果一方砚台不能研墨那就…
  推荐关键字砚台歙砚
  2021年10月5日,砚雕艺术家王耀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进行了一场讲座,在讲座中,艺术家王耀将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原因以及砚的种类进行了详细介绍。
  砚雕艺术家王耀
  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原因
  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研墨,如果一方砚台不能研墨那就不是一方砚。但自从民国以后有了墨汁,大家就不知道砚台是来研墨的,他们把砚台当做是一个碗、一个碟子,不磨墨了。其实如果砚台不能磨墨,就不算是砚台了,所以米芾说器用为上。在汉代的时候,砚台不称之为“砚”(一个石一个见),是研发的“研”(一个石一个开),“研”就是用石头把这个东西碾开。
  我们中国文人对砚独具感情。俗话说:武士爱剑,文人爱砚,如果战场上打仗时剑一砍就断,这是要命的事情,因此剑是非常重要的;李煜、苏东坡满腹经纶,如果他们要写文章时没有一方好砚台,墨磨许久磨不出来,过一会儿就忘词了,这是很着急的事,所以文人爱砚。据说五代时期,李煜被赵匡胤逮到汴京时身上就带了一方砚台龙尾水心绿,但这方砚台最终被没收砸掉了。所以文人和砚是相依为命的,可以说有一方好砚是古代中国文人的追求。
  砚在历史上就一直被誉为“文房四宝之首”。笔非常重要,墨也非常重要,纸更重要,砚只是在幕后磨墨,为什么还被称为“四宝之首”呢?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古代的时候笔墨纸都是易消耗品,如果今天用完了一张纸或一锭墨,可以再去买。我们今天吃一个土鸡蛋,就叫土鸡蛋,可在70年代没有土鸡蛋和洋鸡蛋之分,都是土鸡蛋。因此,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好纸和坏纸,只不过是有更好一点的纸,所以那个时候不存在买不着好纸、好笔和好墨的现象。但是想买一方好砚就不容易了,因为生产好砚有两个地方:端州和歙州,这两个地方的供砚基本上都是属于官家定制购置的。歙砚在南唐的时候有“砚务官”,他们做的砚基本上是供给皇家的供品,然后由皇家再赐给大臣,民间想要得到一方好砚非常得难,当年苏东坡就用自己的家传宝剑换了一方龙尾砚;端砚更是非常不容易,哪怕很小的一个片都要拿来做成砚台,而且当时抄家时会说“储石多少块,端砚几片,大漆家具几件”,砚台算是重器物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要想制一方好砚台是件大事情了。
  砚为什么被称之为文房四宝之首,我替古人诌了几句。在书房里,如果书案上有了青花瓷、观赏石,但是没有一方厚重的好砚,案几是压不住的,感觉这个书房会飘起来。因为砚是最厚重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它再厚重了。第一,“端而意重”一方好砚要端庄,感觉要稳重(不是说砚台本身有多重,是砚的感觉要稳重);“朴而性静”一方砚台要质朴、安静,这是砚台的本质,如果砚台很花哨,那你在边上就不能清闲地写字。因此,砚台不能影响安静的氛围,不能吵闹;“以金为声,以玉为德”形容砚品德的高贵,玉是我们中国审美的标准器,砚台也是以玉为德。因为我们都是拿玉来做标准,形容小孩的皮肤或某人的品像玉一样。
  第二,“虚而应物”是指如果这个砚台中间不是虚空的,它怎么能磨墨呢?你把中间的砚膛都雕刻满了,它就不能磨墨。所以它的特点虚能应物,在上面研墨;“洁而不争”指砚台很干净,不争不吵,这是砚台的智慧。如果今天你用了墨汁后不洗干净,第二天它就脏了,而且那个墨里面有胶,研完以后不洗,胶会腐蚀砚面;“以古为师”,制一方砚台的标准是古雅、高古。如果一方砚台不高古、不古雅,厚重各方面的格调就不够,那么放在书房里就与其他的工艺品一样,因此,到今天为止砚台还是一以贯之地保持这个风格。
  第三,“腻而不滑”,砚台的要求是砚面细腻、滑润,但是不能像玻璃一样打滑,太滑就磨不出墨了,所以叫“腻而不滑”;“用而不损”,墨一段时间就会用完,但砚的寿命非常长,磨墨时砚台不损耗,完全是墨损耗;“以文为遵”,如果你开始用砚台写写画了,从文学或从文史角度,那就是开始有修养了;“以武为耀”,砚台是幕后的,它让笔、墨、纸在前边展示功能,自己默默在后面做后盾,这是谦让的品德。
  第四,“琢而不艳”,一方好砚再怎么雕琢不能艳俗,必须要古雅;“温而自持”,一方好砚能够让你亲近,但是它不随意,它有它自己的风格、面貌,砚台是很自重的;“以烟为友、以云为朋”,烟就是墨,云是水,来往无白丁,都是与高雅之士在一起。
  第五,“聚而能舍”,“聚”指聚气、聚水,中国以前有句话“徽墨集五域松烟,歙砚盛三江云水”,水用来研墨。聚水以后还能舍,可以被磨掉、用掉,本来是没能量的,用完以后就会变成有能量的,可以拿来传承。这就是砚台身上置换、物化的能力;“蓄而能发”,它蓄积了身上非常多的绢云母,一张1000号的水砂纸打磨过一会儿就磨完了,磨完就丢了,但是砚可以用上千年,子孙后代可以永久保存下去,它蓄而能发;“以贤为兄”,近代启功爱砚台,跟砚台称兄道弟,南唐李煜也是如此,米芾看见好砚台就要拜。因此,从古到今这些高雅之士都跟砚台称兄道弟;“以义为仁”,一方好的砚台,不管你是谁,如果你爱惜它,珍用它,它会对你仁义,伴你一生,不像笔、纸、墨用完就丢了。所以砚台的这些德行,恰好是中国古代对君子修身的要求。砚台具备了这么多好品德,怎能不是文房之首呢?
  砚台的种类繁多
  蒋介石把故宫里的砚台全都带到台湾去了,其中《西清砚谱》是乾隆和康熙亲自到中国建立满洲政府的时候收集的,编了这本书;还有自己家乡的松花砚,因为宫廷艺术品现在都非常高,因此松花石这几年的拍卖价格也非常高。所以砚台历代被文人雅士们所看重,没有好砚台就没办法工作。
  砚台的种类非常多,有铜的,有泥的……,为什么会这么多种类呢?古代的时候,全国各地哪个地方都出秀才,哪个地方都出文人,不是说只有产端砚、歙砚的地方出品德高尚的文人。因为这些文人秀才不是谁都有机会去广东,去歙县,不像现在商业这么发达,在电脑上就可以买一方。因此,在自己的家乡,泥木匠就做一方木头砚试试看,泥漆匠就用漆做一方砚台给自己的子孙试试看,这样各种材料就地取材,各种瓦砚就被尝试着在用,就会有这么多的品类。自己家乡的石头是首先被用的,但是经过大家长的时间的的使用,发现歙砚、端砚、洮河砚、澄泥砚还是最优秀的。一个最优秀的石砚,一是它要有普及的量,如果全世界就这么一块好砚,那也没有用,所以它要有一定的产量,然后是质量。
  在唐代有一种砚叫红丝砚,称之为天下第一,但是红丝砚到唐以后就没有了,就是说基本上不开采了。后来我对红丝砚做过一些了解:红丝砚是黄底红丝,感觉像是血脉,以前的矿脉都属于统治阶级,统治阶级觉得这是龙脉,挖出这种石头就有挖龙脉的感觉,所以禁止开采,因此唐代盛行以后马上就销声匿迹了。而且,我去考察过发现有红丝地矿的一个太庙,这个太庙从唐代到明代开始都有碑额,所以还有镇庙的。红丝砚现在有传说没体系,实物有一些,但是不多,不像其他的砚种现在的体系非常完整。
  歙砚的材料经过剥离,滚到芙蓉溪产生质变,“千年金声换木声”,原来它的分子结构一敲是丁丁的声,但是经过鹅卵石以后没声音了,因为水分子已经把里面填满了,质已经改变了。这个皮壳有一层珠光宝气,这个珠光就是贝壳光,只有在水里才能形成,它像最细的沙皮纸,能非常发墨,分子结构非常好。
  王耀,字伯熙,号林西先生,斋号藏息堂。1971年生于安徽省歙县。1996年创办砚藏工作室,2006年著作<<砚藏>>一书。先后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上海鲁迅纪念馆、朱屹瞻艺术馆、上海图书馆、杭州唐云艺术馆、苏州本色美术馆等举办展览。现在中央美院研、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文博学院等地任教。新华社电视专题《走进古法制砚传承人王耀》、旅游卫视“艺眼看世界栏目”《耀眼东方》等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