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兰亭资讯 » 艺术展讯 » 正文

从许钦松山水画中的几个“度”,观其艺术创新_艺术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84
核心提示:  许钦松,是一位先从版画成名,再从国画山水画闻名的广东画家。  许钦松,从名字上看,呵呵,钦字有金,松字有木,金能克木

  许钦松,是一位先从版成名,再从国画山水画闻名的广东画家。

  许钦松,从名字上看,呵呵,“钦”字有金,“松”字有木,金能克木,名字中含有这信息,乃因金刻木出名,他确实是一位著名木刻艺术家。但如果说他仅是一位纯粹的版画家的话,也“欠”“公”:这位从粤东澄海县樟籍村这个傍海的乡村,走入大都市广州的人,是一位酷爱美术的农民的儿子。他在将包括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日本国·中国版画奖励会等中外版画展各种金奖、银奖、铜奖等等奖项收入了囊中之后,令人意想不到地转身国画,频频以独具艺术特色巨幅山水画让人惊讶。原来,他在美术道路的修行上,一直是水彩画、连环画、国画、版画同时兼修的,其勤奋和踏实,即使在版画创作成果频频的旺盛时期,他也未停止过创作中国画等,只是取得成就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版画仅仅是他最早成名(70至90年代)的其中一项艺术品种之一,其中《个个都是铁肩膀》(成名作)、《踩波曲》、《江雨菲菲》、《踏谷歌》、《江村疏雨》、《教民们》、《潮的失落》、《天音》、《心花》等一系列版画显示出其艺术实力,更以《潮的失落》达到巅峰,原广东画院院长、广东著名画家林墉曾为其版画集作序时写道,“初识许钦松时,我并不以为他是那种才华焕发,敏悟喷薄,瞬间泉涌的才子,我看到的是默默地刻苦,慎慎地劳作,孜孜地认真,悄悄地积累,淡淡地受誉。一种可以感受到的韧,倔强地静静地流淌,……却经得起时间的洗刷,并且是成功的保障!”[1]继版画获得全国美展银奖和广东鲁迅文艺奖美术一等奖、“鲁迅版画奖”等盛誉后,其国画山水画则在近几年获得了人们的瞩目和掌声,他的高2.48米、宽4.98米大型山水画《南粤春晓》,被请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主会场外厅悬挂。他独具特色的大山水,去年已为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作为年度大家而选入,国画山水画成为了其艺术道路上第二个高峰。如果说他只是一位版画家、国画家,也“欠”“公”,他常有艺术鉴赏、评论、议论文章见诸报刊书籍,并且是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是一位美术界领导。

  许钦松的山水画艺术,我认为有几个“度”颇值得品味:它们是宽度、灰度、气度,它们体现了当代岭南山水画艺术创新独具的新貌,下面试一一述之。

  一、宽度

  有人说,许钦松出道于版画,取得了包括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在内的多次获奖的成绩。后来市场经济到来了,看到国画市场价值高了,就改行画国画,以便获得更高的经济报酬。从这话中可见许钦松在版画上的实力和成就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不过,事实上他最早学会的并非版画。上个世纪50年代,他在乡村小学读书期间,即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不过成绩最好的却是语文。然而,绘画的天分,使他14岁就能画水彩静物写生,读高中时已经是学校搞各类宣传展览不可或缺的绘画人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广泛接触了宣传画、油画、水粉画、连环画、泥塑等,期间并借得《芥子园画谱》,课余临摹,开始学习中国画。高中毕业后,他任樟籍小学教师,兼任小学至初中的美术课教员。这时候,他参加县农民木刻训练班,才学习木刻创作,开始发表木刻作品。不久,考入广州美院版画系就读,接受正规的训练。亲受黎雄才、郭绍纲、杨之光等闻名全国的老师教导。也就是说,他成名的版画,是建立在版画之外的其他多个绘画基础上的,他有多方面的绘画天分,版画只是最早的一个突破口而已。

  他创作的版画主要是木刻,并非用笔在纸或布上去画那么轻松,而是用坚硬的刻刀在木板上一刀一刀去表达。与用柔软的毛笔相比,观察、思考和表现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异,木刻版画一般只有黑和白两种单纯的极色,要求在有限空间通过形象表现出充分的精神张力。如果以地球的经纬度来形容的话,他是从水彩画、连环画、国画等几条用笔写的经度横向跨越到用刀的木刻这另外一条“经度”(某一个画种),而不是常人沿着一条“经度”走下去。20世纪70至80年代,他得到老一辈全国著名版画家黄新波的直接领导和亲授指导。黄新波是上个世纪20年代末鲁迅倡导的创作性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亲历者,这场运动使借鉴于欧洲的新兴木刻艺术获得了极大发展,成为反映20世纪初期我国那个激流动荡时代的先锋艺术。借鉴美国著名版画家肯特的黄新波,擅长在有限的木刻画幅中,通过人物之外的环境形象巧妙地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绪,不但是20世纪30年代,而且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兴版画的佼佼者。许钦松在其身边工作,这无疑是一个继续被栽培提高的难得机缘,他不但获得了难得的前辈高人亲传,更感染了上一辈大家的谦虚勤恳、踏实而又善于大化艺术时空创作的人品和艺术风格。这时期是许钦松版画创作的鼎盛时期,但他也没有放弃使用笔的连环画、国画创作,而是刀与笔、西方与传统两种艺术都获得充分的训练,进而打通、融汇兼取各自优点,获得了其绘画艺术的宽度,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了!

  随着“文化大革命”时代的过去,过去受到禁锢的山水、花鸟等国画题材解禁,点燃了他探索国画山水画的激情。而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一幅版画《潮的失落》,已突破了木刻单纯的黑与白门关,突入了艺术的灰度空间,兼用黑白灰进行更为细腻的艺术表达;也超脱出艺术为政治服务,直白地诠释政治时势的文革绘画框框的拘束局限,进而以艺术去思索和叩问自然与生命等宏大深邃的哲理问题,并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达到了其版画艺术的高峰。登到了其版画艺术塔顶了。那么,带着版画娴熟的艺术,转身横向打回国画山水画中进行一种冒险的尝试,却是对他的一种诱惑,也是前路未知的挑战。这种再改变艺术经度的横向探索,既是其独特的艺术行为,又是功成身退的智慧,登上塔顶后从容下来,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如同一个修炼了十年武功,一身娴熟功夫的武术家,总要找一些未知的高手来验证自己一样,他对“文革”后山水画的解禁,那是不免技痒的。后来的发展证明,这种从木刻版画转身横向打回国画的行为,使得不同种类艺术互为基础,不但拓宽了其艺术领域的宽度,更使他游刃有余,成就可待。中华古老的《易经》认为,宇宙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易。艺术领域更需要如此,他顺乎艺术之道。

  二、灰 度

  许钦松的版画《潮的失落》值得瞩目,它初步推开了木刻黑白世界之中的灰度色域的一扇门,他却携技转向国画山水画领域进行探索,尤其是继续深化这个尚少人涉足、充满挑战的灰度色域空间,也是我击赏的净墨大山水画。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2]其中的“五色”指的是赤、黄、青、白、黑“五彩”,“五”非实数,而是众多彩色的概称,后世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多有沿用。清代书画家笪重光在其画论《画荃》中亦说“丹青竞胜,反失山水之真容”[3]与唐张彦远“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所见亦同。许钦松的山水画,尤其是他最钟爱挥写的墨笔大山水,正是继承并深入理解这传统的墨分五色之幽妙,此“五色”正是水墨黑白之间色阶丰富的灰度状态。当然他另外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独立的取向,他认为,黑白单纯,饱和度高,鲜明强烈,但缺乏灰色这个黑白调和、又无限丰富的中间色参与,会显得单调、平面化和静止化。在净墨山水画中,真正尽精微地拓展好灰度空间,探索实践的人还不多。这个灰度色域有什么奥妙呢?首先,灰度表达了广阔山水空间的距离感和山与山的层次感。其次,表现出云烟、雨雾的流动和变幻的动态感;还有,不同色阶的灰度对局部山体岩石的肌理、层次有阴阳光暗、立体细腻的表现力。一幅山水画如果敷设其他彩色颜色多了、深了,效果往往不及纯用水墨玄秘耐看。其实,就是其他颜色没有水墨中神秘变幻的不同灰度的灵性。灰色是水墨调和下的一种色,它本身与墨是同一“家族”派生出来的,是一衍生出多,具有同质性。因为灰未达到黑、白色的极端,却有着能替代其它众多色彩的共性。自然界之中,我们在云里雾里的山中,都有这种灰蒙隐约的经验,它如梦一样聚散、变幻,有一种神秘感。灰度还有亲和力、统摄力,它既亲和黑,也亲和白,将黑白和谐团结起来,有高度的和谐协调性,能形成整体凝聚力,将景象辽阔的山水构图凝聚整合起来。

  观许钦松的大幅墨笔山水《初疑夜雨忽朝晴》、《云壑烟林》、《高原甘雨》、《南粤春晓》、《浮云随风》、《春云漫度》、《岭云带雨》、《谷口横云》、《甘雨过山》等等一丈到两丈以上大山水画,既有甚多灰度色阶的妙用,又有木刻般黑白对比的饱和强烈,在白灰黑的层层细腻的递进中,山阴黑色的饱和度有力地达到深浓的极致。值得注意的是,许钦松在写山体的肌理时,经常用大毛笔横向皴擦,其皴法与传统文人山水画体现较为主观的墨线、皴法不同,而多是处理成块面,这是巧妙借鉴西方油画为国画所用的方法。局部来看,它是山体的肌理表达,整体来看,这些横向皴笔又服从山体整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阴阳,表达偏向主观服从客观,既有笔(局部)又无笔(整体),局部体现为笔,整体体现为面块构成,较典型的如《高原甘雨》、《岭云带雨》、《雪域飞龙》等等;他的大山水中表现的云雾烟霭,经常通过山的灰度墨色的深浅微妙变幻,不刻意写之而云雾烟霭自在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的大山水画整体表达的内容,多数不是具体某地山川客观自然物象,而是他内心主观营造的意象山水,是那种恒久、神秘、“念天地之悠悠”的理想化自然,面对他的这些山水作品,其震撼、精彩、是令人神往的,是他对水墨山水的灰度空间深度探索的成功之作。

  三、气 度

  气度大的人看事物、问题常常是大角度,整体观,这是出自于它们洞悉和远瞻而产生的识见。许钦松的大山水画不单画幅面积大(一丈以上),而且画面形象也展现出了恢弘博大的气度。在这种大气度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品味,其一是宏观大角度,其二是大情怀,其三是融汇中西的大度。

  宏观大角度。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许钦松开始擅长写大尺寸山水,尤其近几年更喜欢写一、两丈以上的大横幅,与以往版画时期杂志大小的版画,完全不同。能够写好这么大尺寸的画,是一个画家雄厚实力的表现。这么大面积如何表现呢?传统立轴形式的山水画也有大中堂,那是纵向的,通常高不超过4米,横的宽度不超过2米,适合写高远或平远两种构图的山水,但较难表达视角宽阔、壮观恢弘、博大深远的山水,要表现的话就需要突破和创新。经常坐飞机出差的许钦松发现,在飞机上俯瞰地面的群山,这个远距离的宏观大视角,正好解决大山水构图问题。于是,他选择了这样的视角构筑其山水画,但收纳进画幅中的山川景物广阔,不可能将人物、房屋甚至树木都一一表现出来,须进行大刀阔斧的取舍。于是,他多数大山水画都舍去了人物、房屋,有时树木也仅是一种约略的点缀,有些山水画作品,他甚至连树木也略去不写,以表现高角度俯瞰广袤山川自然的恒久、壮观,表达荒原长天之烟云流动,骤雨倾泻那种天地运动、乾坤交融之宇宙自然,表达一种大自然地与天的阴阳、刚柔,一种宇宙间的动与静的交融,表达一种超越了人认识能力之外神秘大自然的敬畏。

  大情怀。古代、近代山水画大多数抒写一种“四时佳兴”或者归隐存志一类人间情调,山水中或明或隐总有“人”的存在,即便如清代四僧中的八大山人或者渐江笔下空寂无人的山水,也总是作者荒寒、落寞、孤寂的心境写照,作者依然以化入山水的隐在状态存在。

  许钦松笔下营造的天地大空间山川,静观起来有一种 “念天地之悠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我的天地恒久时空之感,其主要关注点在展现亘古群山、广袤的大自然,展现天地之间风云烟雨的流动不息,是超脱出尘世人间种种情调之外的原始、神秘、泱泱大气的天地。在他的宏观大角度下,山水画中已没有村屋、行人,连树木也约略点缀而已。显然,他的山水情怀不在传统的可观,可游,可住的山野林泉,而是要给人的观感以沧桑、神秘、敬畏,如果用庄子的在《齐物论》中提出的“人籁”、“地籁”和“天籁”[4]三类声音来形容的话,那他的山水就如同“地籁”和超越人所能听到的“天籁”之音,因为当视角达到相当程度的宏大时,当画面只剩下宛然延伸的悠悠亘古山川和风云时,从中体现的只有一种历经恒久岁月而不变的群山无欲无为的存在、一种悠久宏观的时空、动静的存在,一种让人默然的敬畏感。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圣经《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5]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认识到人与天地自然统一,人源于自然,渺小于自然,无疑要受到自然的影响和支配,只有敬畏、顺从和合乎于自然,才合乎道。这已经是切入到哲学和宗教层面表达的大情怀了。

  融汇中西的大度。以易经的五行八卦方位来看,处于离(火)卦位的岭南,具有火的附丽性。岭南之都会广州,历史上长期是对外通商贸易口岸,决定了其在文化艺术上常常以革新变化走在全国之先,因为岭南既依附中原文化,又依附西方等外来文化,以融通两种文化而成其面目。尤其近代以来居巢居廉有兼以“撞粉”、“撞水”写生技法表现花木的光感,创“居派”面目,岭南画派又以“折衷中西”,不定于一尊为变革的主调,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画画坛大流派之一。许钦松认为,岭南画派最大的特点是不拘成法,变革创新,这正是她能在美术史立足力量所在。其实,打破国界藩篱,融汇中西艺术,是一种大度、宽容和智慧。

  观许钦松的大山水,他构图上融合西画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但其散点透视与传统中国山水画纵向的不同,变为横向散点透视,这有利于其3米到6米宽度的画幅的表现。而其山水局部的也是中西融汇的,近看局部是墨笔皴擦,给人以肌理感;远观则是块面构成,给人以体量和重量感。

  

  许钦松的大山水艺术,以寻丈尺寸之数的宣纸挥写,写出大气象、新感观,营造自我的大山水意象空间同时,又对笔墨的黑白之间那个少有人耕耘的灰度空间,有敏锐的见识和幽深细腻的探索表达;他将版画探索的艺术经验成功运用到国画山水画中来,开拓出了山水艺术的表现宽度,诸项艺术创新,已然显示出岭南这块热土中山水画创新的一个新高度。

             (王坚: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注释

  [1]见《许钦松版画集1975—1998》林墉序言 “直树大道”,岭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p26“论画体工用榻写”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1983年第二次印刷。

  [3]见杨大年编著《中国历代画论采英》p281“第十八章论绘画的设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见冯学成讲述《禅说庄子(一)齐物论》p3第一讲“从人籁到天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5]见《黄帝内经·素问》p1“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