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正文

信风驭海 千帆竟秀——阅油画十三行长卷_艺术家动态_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70
核心提示:  在中国的近古史,即明清二朝,广东与内地,甚至广东与沿海各省区别最大的也是惟一的亮点是什么,那便是广州十三行。这是任何

  在中国的近古史,即明清二朝,广东与内地,甚至广东与沿海各省区别最大的也是惟一的亮点是什么,那便是广州十三行。这是任何一个省份,无论是内陆还是沿海都没有的。也正是世界大航海时代,这里是唯一与国际接轨之处。其时,正是西方文艺复兴、启蒙主义以及工业革命之际,十三行,不仅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启迪了魏源等中国一批启蒙思想家,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更将西方的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精萃带进了中国。可以说,十三行行商,是中国在近古“睁眼看世界”的最早的一批人。一如吴晗在80年前所说的:从锁国政策到“五口通商”,在这两个最大的转变契机上,广东十三行是一个重要的杻纽。

  如何表现大航海时代,中国的十三行行商们,为开拓国际贸易,求新求变,锐意进取,从而在长达三四百年间,独领风骚,对推动历史的进步,裕国通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对于艺术创作,无疑是一个全新的,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近一两百年,我们不难发现,最早体现出新思想、新理念乃至新的创作手法的艺术创作,最早突破,竟大都发生在美术界,每每走在诸如文学、戏剧诸多门类的前边。无独有偶,在表现十三行这一重大历史文化题材上,十三行的油面长卷,也同样走在了前面。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言、意、象三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言难以直抒胸臆之际,立象则是最好的选择,人们从象中不仅可以获得极为丰富的艺术享受,更能得到很多的启迪。立象以尽意,这便是绘长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地方,一幅十三行长卷,引发后人的思考可以说是绵长的。

  我们有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在图中,读到那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城市发展、贸易方式、民俗风情……等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容。那么,我们在油画十三行长卷中,能同样读到,甚至更多读到大航海时代的历史文化丰彩么?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的大背景是河,那么,十三行的长卷,其浩瀚的背景,则是大海。河与海,自是不可相比的。十三行长卷的开卷,便是我们熟悉的最早来到珠江口的荷兰等国的多桅的商舶,烟波渺渺,浪急风高,却有风帆高举,百舸争流,这自是河上和舟楫所不及的。而十三行长卷在收柬之际,更出现了后来到中国的诸如瑞典的哥德堡号、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展示了国际贸易的壮阔画面。以海为开卷,亦以海为终卷,海的主题,无疑是意味着开放,奋进,搏击风浪,给人以发愤、上升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唯有面向大海,我们这个民族才能永远具有开拓的锐志与永恒的生命活力。

  同样,《清时上河图》的主角,是内陆的车马、挑担的小贩,而十三行的长卷中,其主角,则是可以驰骋大洋的多桅帆船,动辄就是一百多吨,几百吨乃至上千吨,体量之大,与车马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海商们——这包括十三行行商与外商,更是小商小贩所不可相比,他们富可敌国,在当时甚至是世界首富。画面上出现潘振承、卢观恒、伍秉鉴三位行商的画像,他们在贸易谈判中,颇有风度,雍容典雅,既忠于原来的肖像,亦略加点染,更栩栩如生,各具个性,显示出他们在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潘卢伍叶,谭左徐杨”八大家行商中.选取了前三位,颇具代表性。

  当然,十三行长卷中表现的十三行商埠、黄埔古港,乃至当年进城时可见的琶洲赤岗塔,城中的海山仙馆,一直到翠塔(今称光塔)、望海楼(即五层楼)……等等,所展现的,正是作为千年商埠、南国明珠的古老的广州风貌,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同样让人感奋不已。而图中还充分地展示了十三行,其实也是中国三大外销产品,即茶叶、丝绸、瓷器的制作、包装、销售的过程,这些和平、高贵、价值连城的产品,展示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天性,我们酷爱和平,我们追求卓越,但决不谋求任何不义之财!亦不存在掠夺他人之想。

  ……

  上边,我只是从主题、主角与风情上概括了十三行长卷的部分历史与画面。而从构图上,我们亦可以看出画家独具匠心,从海到海,不仅仅是首尾相衔,结构上的需要,更显示出的是一种大气。表现这一题材,小家碧玉式的当不可取,须有大家闺秀的眼光,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大视界,大场景,大手笔才行,否则,无以承担此重任。而在色彩,南天苍茫,变风光无限,光与影尤需着意摄取,当粗则粗.当细则细。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取舍之妙,存乎一心——这方可以让人一口气从头至尾,看个淋漓酣畅,荡气回肠。

  说了这么多,在我,当是“得意而忘象”了,有更多的意义可以发掘出来,几乎难以穷尽了。我曾说过,对十三行的研究,如何上升到精神的层面,当是一大欠缺,亦是一大难题,可喜的是,这一油画无疑是最早触及到这一个层面的大作品,它当引发我们更长远的思考:关于历史、关于开放、关于民族精神……种种。

  当年力推改革的宋神宗,曾讲过广东“笼海商得法”,可惜,高度重视海洋贸易,几乎是以海立国、以商立国的宋朝,却被来自大草原的铁蹄所颠覆,中国自元代起,便在禁海开海之间反转往复,而且以禁海为主,从而导致了中国近代的积弱,落后挨打。十三行兴盛时,清朝经济仍是世界第一,可转眼间闻,由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落到三十分之一,令后人扼腕。重温十三行历史,面对十三行长卷油画,我们当闻鸡而起,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信风”,重树一个海洋大国的胆气,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

  忽发奇想,这十三行长卷,亦可叫“信风驭海图”否?“信风”当是海上的季风,海上的清明节

  谭元亨

  “广州十三行”研究专家、教授、博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