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院校 » 正文

定国公家族墓地考察记 燕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18
核心提示:门头沟区潭柘寺镇鲁家滩村西南有一处定国公墓地,在地图上标明为“徐增寿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门头沟区编写《门头沟区地名
门头沟区潭柘寺镇鲁家滩村西南有一处定国公墓地,在地图上标明为“徐增寿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门头沟区编写《门头沟区地名志》,分给我几个编写条目,其中就有“徐增寿墓”这个条目。我在北京市文物局的资料中心查找1958年普查表,从中找到了该表,并进行了复印。该表也标明此墓为“徐增寿墓”,于是我又从《明史徐达传》中查到了有关徐增寿的简介,便没有再进行细致的研究,于是动手撰写了“徐增寿墓”的词条。

1997年,应潭柘寺镇鲁家滩村委会之邀,参与编写《鲁家滩》小册子时,对“徐增寿”墓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该墓地位于鲁家滩村西约1公里处,当地群众称之为“北楼”,系“碑楼”之谐音。据当地群众讲,墓地原来有华表、碑亭、石羊、石马、石文武官像等,但毁于“文革”之中,现仅存残石马及荫荫青松。在座谈走访中得知,村民高满囤家有一块方形的石碑,而且是从北楼那搬回来的,于是我来到高家,在其院内的做饭棚内见到了灶台旁用来搁放杂物的那块石碑,挪开杂物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墓志铭,当即进行了捶拓。回来后对拓片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该墓志铭的主人是徐延德。徐延德“字用修,号敬斋,其先祖凤阳府凤阳县人”,生于“正德甲戌年(1514年)七月十一日”,“年十六即袭公爵”,曾任左军都督、神机营中军都督等职,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十二日逝, 享年“仅五十有四”,“隆庆戊辰年(1568年)正月初九日葬于阜成门外马鞍山祖茔之次”。我又到北京市文物局资料中心查找1958年普查表的详细资料,由于该资料中心刚刚搬完家,资料还没有进行整理,一时无法查找,该中心的孔老师给我找来一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的金石拓片图录,我从中找到了该墓地碑亭中所立的《定国公 徐氏神道碑文》的拓片,立即复印了回来。

回来后。我又重新对《明史徐达传》进行了仔细的阅读,《明史徐达传》中载:徐达“子四,辉祖、添福、膺绪、增寿”。“增寿以父任仕至左都督。建文帝疑燕王反,嘗以问增寿。增寿顿首曰:‘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及燕师起,数以京师虚实输于燕。帝觉之,未及问。比燕兵渡江,帝诏增寿诘之,不对,手剑斩之殿庑下。王入,抚尸哭。即位,追封武阳侯,谥忠愍。寻进封定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以其子景昌嗣。”我又翻检博物馆馆藏文物总账看看是否有关实物资料,没想到还真的找出一块“荣禄大夫上柱国定国公徐氏墓志铭”的残块,上载“……忠愍克肖中遇非命……命公嗣封。”墓主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六月十一日以疾卒于正寝……以卒之岁九月九日葬宛平县京西乡黄家台之原。”而《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中载:“正统二年七月乙未,以顺天府宛平县京西乡民地六十亩,造定国公徐景昌坟,命有司除其税粮。”而《定国公徐氏神道碑文》的拓片中载:我大明勋臣首称徐中山王达事载本传卒葬锺山……定国公讳增寿,姓徐氏,凤阳人,中山王次子也。从高皇帝征兒不花,累功授左都督。洪武末靖难,兵抵留都,增寿死焉。文皇帝以其乃心王室,功在社稷,而身膏锋镝,震悼甚于诸死事者,赐葬锺山。谥忠愍、追封定国公。带砺之盟爰及后裔,子景昌袭父爵。”墓志铭、神道碑、《明史》、《明实录》死者相互吻合,由此得知墓主人是徐景昌,而非徐增寿,因为徐增寿赐葬于锺山,所以说鲁家滩定国公家族墓地的第一位墓主是徐景昌。徐景昌,永乐二年(1404年)六月袭定国公爵,统领禁军从南京护驾至北京。永乐二十二年(1424),徐景昌因居功自傲,盛气凌人,不服朝教,屡被弹劾,明成祖朱棣无奈而削其公爵并停其职。洪熙元年仁宗又恢复其爵位。那么鲁家滩定国公墓地到底埋了几代定国公呢?据《定国公徐氏神道碑文》载:“文皇帝北都燕卒赐葬燕之马鞍山,追赠寿功也。景昌生显忠、显忠生永宁、永宁生世英、世英生光祚,凡五世皆统禁兵宿卫参枢务。卒葬马鞍山。”据《明史功臣世表》载:第一代定国公是徐增寿、第二代是其子徐景昌、第三代是景昌子显忠、第四代是显忠子永宁、第五代是永宁子光祚、第六代是光祚子延德、第七代是延德子文璧、第八代是文璧子希□、第九代是希□子允祯。共传九代定国公。现已知徐景昌、徐显忠、徐永宁、徐光祚、徐延德五代定国公埋葬于此,徐文璧、徐希□、徐允祯、三代定国公是否埋于此,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发现。

通过一系列的广泛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研究考证,基本上弄清理顺了鲁家滩村定国公家族墓地的沿革,从而推翻了原定为“徐增寿墓”结论,我写出了《门头沟发现明代墓志铭》一文,发表在1998年9月30日的北京日报上,得到社会上的认可。此次的考察发现对我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搞学术研究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去实地考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