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力派 » 当代 » 正文

解读“顶级园丁”薛吉生的艺术人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375
核心提示:早已久闻薛吉生老师的大名,因为当今活跃在中国当代画坛的优秀艺术家曾梵志、徐勇民、郭润文,李全武等大师,都曾受业于他。有缘

早已久闻薛吉生老师的大名,因为当今活跃在中国当代坛的优秀艺术家曾梵志、徐勇民、郭润文,李全武等大师,都曾受业于他。有缘结识薛老师却是2021年底,作为幕后推手的他,组织策划了冷军、江中潮等60余位湖北艺术家,北上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宋庄切磋球技,以球会友,促进京汉两地艺术家的文化交流。初次相见满头银发的薛吉生,只见他衣着朴素低调,背着一个永远与年龄不相符的双背包。交谈中感觉到薛老师儒雅中不乏激情、睿智中不乏倔强。

薛吉生1943年生于 “烟水乘湖阔,云山适越初”的江南名镇---无锡。儿时受日本籍美术老师的艺术熏陶,喜欢上绘画,并临摹了大量的中外大师的作品,曾创下了日临摹一百幅画的纪录。少时的严格训练为他日后的艺术造诣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中学毕业他考取了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设计专业。

1968年毕业时,成绩优异原本可以留校的他,由于家庭出生原因,被发配到武汉市第一轻工业局武汉化工厂,成为一名基层工人。背着画笔来到江城武汉他,从此开始了坎坷曲折的艺术人生。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击垮他对艺术的追求。几十年间,他从未停下画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不少作品见诸各级报刊,在美展中获奖。 由于性格倔强、不会阿谀奉承,多次与艺术院校失之交臂,并于1992年遭受单位领导排挤,被迫与公司买断劳动关系,完全失业在家作画。

上个世纪70年代底至90年代初,薛吉生受团市委之邀,成为青少年宫高考班的义务辅导老师,义务教学16年。那个时候并不像现在有很多培训学校,不少学生考美院都会去青少年宫培训。这期间,曾梵志、郭润文、李全武等一批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的武汉籍千万级画家,都曾受教于薛吉生。

曾梵志当年备考湖美的时候,曾在青少年宫高考班学习。薛吉生回忆,曾梵志比较沉默,在当时的一批学生中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对艺术和生活敏锐的感触和对待艺术的态度,使他有了在当今画坛的成绩。

如今,曾梵志已经是享誉画坛的艺术家,回忆起这位恩师他不禁感慨,当年薛吉生传授的手上功夫和方法技巧,在今天的创作中仍然受用。

虽然早已离开了青少年宫的讲台,但薛吉生依旧心系武汉画坛的发展。去年底,湖北艺术家足球队到北京和中央美院足球队及宋庄艺术家足球队,进行了两场友谊赛。这次活动,让两地艺术家有了更多艺术的交流。而促成这次活动的,正是薛吉生。

他说,湖北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但大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当下本地的艺术在全国地位并不靠前的情况下,这样的交流能够促进湖北艺术家的成长。

快人快语的薛吉生对当下艺术现状存在的问题,也毫不讳言。他直言当下中国艺术市场繁荣的背后,存在不少泡沫,这其中当然包括曾梵志的天价作品。“当下中国的艺术市场并不成熟,藏家和经纪人中,真正懂艺术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利益。”薛吉生同时表示,当下有些艺术家,甚至一些艺术家领导,只顾个人名利,而不注重艺术在大众中的分享与推广,这就与艺术本身所应该发挥的作用背道而驰了。

对当下生活和社会的这种反思,也反映到他的画作中。薛吉生创作了一幅名为《红楼梦》的油画作品,直指当下社会纸醉金迷、包二奶成风的社会现实。这样的作品在薛吉生的画作中并不少见。薛吉生还创作了一批历史系列和肖像系列的作品,其中,反映辛亥革命的油画作品《辛亥魂》,并没有具象地去描绘一段历史,但画面中无不让人感受到孙中山当年“天下为公”的豪情。“艺术未必要丝毫毕现,但一定要反映事件或人物的精神,融入作者对当下社会的理解。”正是这种理念,让薛吉生成为了那些画坛大家背后无名的辛勤园丁。

薛吉生视艺术如生命,视作品如子女。近几年随收藏品市场火爆,不少藏家主动找上门来买画,其中有一地产商要将他所有作品高价购买,但被他谢绝。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子女,那有父亲卖子女的,我要将我的所有作品全部留给后人。

4月18日下午,“叶落寻根——无锡籍·画人薛·故乡展”在无锡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画展展出了薛吉生的51幅油画、素描作品。

“你喜欢或不喜欢,他都坚守着那一块艺术的圣地,不悲不喜。”这就是顶级园丁薛吉生的艺术人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