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院校 » 正文

艺术,与城市共生(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652
核心提示:被艺术改造的城市 德国被看做当代艺术大国的神话中,相隔5年才举办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是构建这一神话的支柱。而卡塞尔这个德国小

被艺术改造的城市


德国被看做当代艺术大国的神话中,相隔5年才举办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是构建这一神话的支柱。而卡塞尔这个德国小城出现在世界媒体上时,也大多是和文献展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品牌化的力量,最成功的是让我们在谈到某一区域时,能立即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起来,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中。对于那些拥有历史名胜或者经济发达的城市来说,形成大众认知的城市品牌并不难,但对于卡塞尔这个人口不到20万的小城来说,能够达到如此的知名度实属不易。这要归功于卡塞尔规划者的战略眼光,他们利用艺术家干预大众的能力,成功地凝聚了公众对城市的向心力。


卡塞尔是从拉丁文Castellum(堡垒,要塞)演变而来,曾经是这里是修有防御设施的王家离宫,因美丽的城堡、酷爱艺术的君主、格林童话和拿破仑家族而闻名。二战期间,卡塞尔市作为工业基地制造坦克飞机,而遭受到盟军空军的轰炸,历史建筑物已所剩无几。战后重建的卡塞尔并没有尽量恢复城市原来的历史面貌,而是按照当时也即是1950年代的建筑理念来重新规划城市,将残留的历史建筑物拆除。城市的整体建筑风格遵循“花园城市模型”,并修建了德国的第一个步行街。但未曾想到的是那是构建的公路交通系统不能应付快速增长的汽车发展,致使城市住宅区相对拥挤。


1953年,毕加索的展览在一座文艺复时期建筑物的残存部分的废墟展出。展览引发了卡塞尔工程学院的教授阿诺德·波特的灵感。他滋生了一个伟大的创意:利用园艺博览会举办一个关于“20世纪西方艺术”的美术展览。对于展览主题,他说道:“需要一个更宽泛的契机,使得那些长期流亡、居无定所的艺术家从不确定的、单维度的关于当下的视点中走出,能够重新赢得宽度、深度和多维度。”在这一思想领导下,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几乎所有欧洲现代艺术大师,如野兽主义的马蒂斯、弗拉芒克、德兰、鲁奥;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勃拉克、格里斯、莱热;意大利未来主义的波乔尼、巴拉、卡拉、塞韦里尼;荷兰风格派的蒙德里安、杜伊斯堡;巴黎派的莫迪利阿尼、夏加尔;达达主义的阿尔普、施维特斯;形而上画派的基里柯、卡拉、莫兰迪;超现实主义的米罗、恩斯特、卢梭,还有德国的迪克斯、贝克曼:“桥社”、“青骑士”成员都尽在其中。这大大刺激了年轻一辈艺术家的创造力与发现的热情,他们通过这次展览知道了自己应怎样去完成自我的创建与发展,参加文献展成为先锋艺术家的一个大目标。而对观众来说,这次展览更是一次大饱眼福的大检阅,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参观人数13万多,对于一个美术展代表着巨大的成功。它一举让卡塞尔这个德国普通的城市成为今后的国际美术文献展之城。

除了品牌效应,文献展还给卡塞尔城市带来实质性的城市改造。最明显的是如今遍布城市大街和广场上,随处可见的橡树,这要归功于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82年第七届文献展开始,博伊斯开始在城市广场上堆放7000根玄武岩石柱,并让人在石堆附近种下了一株橡树,并拔下石柱在树前立起。这个作品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和普通人参与,历时5年直到1986年博伊于斯去世,第八届卡塞尔文献展,他的儿子在父亲栽下的第一棵旁边种下了最后一棵橡树,完成了整个“社会雕塑”。时间过去了30多年,如今的卡塞尔几乎到处都遍布着这种脚边带着注释的橡树,当年对这个前卫的艺术项目报以批评的市民们没有料到,现在的卡塞尔每课橡树几乎都成为人们朝拜大艺术家的圣地。这7000棵橡树的社会雕塑,如同博伊斯一样,在随后的历史岁月中为卡塞尔艺术之城的名号奉献着巨大的影响。


卡塞尔文献展充分发挥了德国人对待艺术严谨而缜密的学术态度。每一次文献展都经历依靠长达四五年的周密组织,文献展有自己专门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文献展的资金问题。资金的筹措约50%来自当地政府,其余的部分则另外寻找赞助。选择策展人则由文献展的艺术家委员会说了算,策展人拥有很大的权力,由他确定文献展的主题,选择艺术家参展,决定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借助维护了半个世纪的艺术展,卡塞尔将致力于学术和精英的当代艺术与城市大众产生长久性的互动融合,成为借着艺术提升城市品牌效应的成功范例。

——摘自《艺术财经》作者:阿糙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