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院校 » 正文

每日一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6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551
核心提示:约瑟夫?博伊斯:最难以理解的“行为”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5.12-1986.1.23)是整个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
约瑟夫?博伊斯:最难以理解的“行为”艺术家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5.12-1986.1.23)是整个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博伊斯超越了杜尚而成为二战之后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和代表人物。他是德国战后最难理解的艺术家,被反复探讨,反复研究,反复剖析。

作为一个前卫艺术家,博伊斯的创作活动多种多样,他的作品早已越出了绘雕塑的方式,主要以装置和行为作为创作主体,而“行为”则是他特别的创作方式。


自然科学

(兔子一直是博伊斯钟爱的动物)

青少年时期的博伊斯像一个牧羊人,带着一根牧羊人拐杖到处跑。他学会分辨植物,并在家里搞了一个植物收藏馆;也经常关注老鼠、蜘蛛、青蛙、鱼类。他有个小小的实验室,还学习大提琴和钢琴。他简直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不过成绩却不理想。

坠机事件

(博伊斯在1943年发生坠机事件后,颅骨受创伤,头发稀疏,对头很敏感。)

博伊斯本来想学医,成为一个儿科医生。不过,高中一毕业,1940年的入伍征集令立刻来了。博伊斯加入了空军并被分配到波森的空军通讯学校。

在1943年冬天,发生了博伊斯传奇的坠机事件——Ju87在拦截演习中被苏联的高射炮击中,坠落在克里米亚。(这个如今富有争议的地区也成为了博伊斯重生的地方)

伙伴当场死亡了,颅骨、肋骨和四肢全部折断的博伊斯被当地的鞑靼人救了回来,并靠动物油脂、奶制品和毛毡恢复了健康。(日后油脂和毛毡这些材料在博伊斯的创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45年,带着切除了脾脏的身体和一枚金质伤员勋章,博伊斯在库克斯港被英军俘虏,结束了其军人生涯。

学艺生涯

1947年春天,博伊斯进入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博伊斯被分配到雕塑家安瑟林的班上。不久以后他发现安瑟林是罗丹的学徒,全然是学院派。对于经历过战争看到过死亡的博伊斯,那简直是个老掉牙的世界。于是他换到被纳粹贬为“败类”的马塔雷班上。

马塔雷是个顽固、不妥协的艺术家,从来不施惠学生。1950年马塔雷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道:博伊斯会成为优秀的雕塑家,他有特别的韵律感,而且耐性颇强。这两点是先决条件。不过两人的关系却并不融洽,马塔雷对博伊斯的才华感到紧张,而博伊斯在班上也像一个外人。有人说这是一种仇恨性的爱。这种仇恨性的爱让博伊斯在1951年结束了学业之后跟自己的老师形同陌路。这还没完,1958年马塔雷坚决反对博伊斯成为艺术学院的教授,使得他没有受聘。

不过,在与马塔雷简约主义艺术观念的不妥协中,博伊斯调整确立了自己对于自然主义艺术观念的吸收。

教书生涯

(1973年,博伊斯乘独木舟渡过莱茵河,在遭到解聘后重新宣布回归艺术学院。)

博伊斯的教育观念也很前卫,他不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在他的观念里受过艺术教育的学生,可以成为农民、医生、电脑专家、警察、秘书、家庭主妇。

他也信奉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观点,意为人人都具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能,只要有创造力都能创造艺术,它也是对博伊斯不为艺术而艺术的另一种诠释。

代表作品

《油脂椅》

作品用动物油脂堆积、倚靠在一张普通的椅子上“装配”而成。 材质选择上,博伊斯选取了个人偏好但同时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的媒材(油脂、蜂蜜、动物身体等)之一:油脂。“油脂象征着死亡与再生,以及怜悯的可能”。油脂虽无活力,但可以转换成无穷的能量;椅子是躯体或人的隐喻。

《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

这是博伊斯的第一次个人行为艺术活动。在这个作品中,他的头被蜂蜜和金色的颜料所覆盖,右脚底绑着一块钢制的鞋底,左脚底用毛毡鞋底。持续3个小时。在此期间博伊斯一直怀抱一只死了的野兔,不断地翕动着嘴唇作诉说状,仿佛解释自己的图画作品。

创作意图:右脚的钢制鞋底象征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左脚的毛毡代表精神世界的温暖。蜂蜜则涵盖了生命的强制性,是对博伊斯的宇宙论中创造成品的比喻。这幅作品包涵了对艺术的不恭敬的理解,以及对一个不真实的世界的阐述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

这个作品虽然没有他后期那些作品的观众可参与性,却是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作品。在这件作品中,高度集中运用了符号的力量和宗教活动的魅力,使得在与传统概念中的神圣动物相接触中找到崇拜、动物和人的相通点和交融的可能。这件作品完成后,他激动的说自己能够活下来完全是神的作用。

《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

这个计划,包括7000次反复的创始动作,让人和其所出的地点因此联结,透过栽植一棵树和一个花岗石砖的象征性举动,让这个场所和周遭的环境区隔开来。被选中的是橡树,因为它经常被用来代表日尔曼人的灵魂。这7000棵橡树也因此代表相当稠密的一个群体。假如人等同与树,聚集大量个人的城市就是一个森林。

艺术家在此被忘却。他的目的是号召每一个接受此计划的人,愿意在城市的空间内与他人共同且公开地参与这个行动。任何想要参与的人可以买下并种植(对与不住在卡塞尔市的居民,可以请人代替栽种)一棵或数棵树及石砖。

根据博伊斯的阐述,这个计划是一个“对于所有摧残生活和自然的力量发出警告的行动”,而透过这个口号,他的作品成为哲学的实践,强调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以及每个个体必须身体力行,以超越那些远离自然的力量。

《毛毡和钢琴》

《被包裹的钢琴和鲜红的十字》

和安迪·沃霍尔的缘分

欧美两大当代文化板块被冠以“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当代艺术家,一位是约瑟夫·博伊斯,另一位则是安迪·沃霍尔。

1979年 博伊斯创作的《沃霍尔-博伊斯事件》

1980年 安迪和博伊斯在那不勒斯会面

1980年 安迪在自己的作品《约瑟夫·博伊斯的肖像》前和博伊斯合影

安迪偏向对大众文化的敏感

安迪偏向于对商业社会、消费社会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的一种敏感。美国社会中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表现突出,大众文化所透露出来的是另一种社会的变化。记者、作家出身的安迪,比较敏感于社会发生的变化,他用他的方式去记录社会发展的精神,也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形式。类似丝网印刷、现成品、对社会名流的关注、对品牌的关注等。

博伊斯更有一种革命家的精神

博伊斯更强调对社会、政治、文化介入的姿态。他更有一种革命家的精神,鼓励大家参与到社会政治的行动之中,包括环保、组织社会活动等。

博伊斯是将艺术和改造社会的行为结合在一起。他大量的行为艺术,是用艺术参与到公共事务里。因为他认为艺术方式是人类最本真的方式。由此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人人发挥他的本性,就能用最纯真、最本性的东西参与社会、解读社会,使得社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两位当代艺术界的神话人物究竟是如何看待对方,如今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至少他们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日常生活

1959年 博伊斯与妻子艾娃(右)是在一次舞会相识后结婚的

1972年6月 约瑟夫·博伊斯和卢西奥阿梅里奥1972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

1974年1月9日-10日 纽约

1974年1月 约瑟夫·博伊斯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授课

约瑟夫·博伊斯1974年1月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会

1974年 在杜塞尔多夫,约瑟夫·博伊斯和菲洛梅纳·马格斯

1974年1月 明尼阿波利斯

1981年12月22日 德国杜塞尔多夫

1985年10月12日,在杜塞尔多夫“给德意志银行最后的警告”

演讲中的约瑟夫·博伊斯,杜伊斯堡Lehmbruck博物馆

自约瑟夫?博伊斯之后,艺术的价值已无法停留在形式审美的节拍上,它同诗歌、文学、音乐以及哲学一起,承担着对人类文化机制质疑、破坏和重建的重任。由他掀起的当代艺术狂潮席卷一切。在某种意义上,博伊斯通过艺术改变了世界。以至于当下,几乎所有要打倒任何人的先锋艺术家们只把他 —— 约瑟夫?博伊斯捧到教堂中十字架上救世主的位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