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画网,兰亭网,兰亭书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兰亭资讯 » 艺术展讯 » 正文

读《书法有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2  作者:shunzi  浏览次数:286
核心提示:《书法有法》书影文 渔影断断续续读了半个月,横参了一些引文,算是读完了《书法有法》。读到最后才晓得,这本书已经是第九次印


书法有法》书影


文 渔影


断断续续读了半个月,横参了一些引文,算是读完了《书法有法》。读到最后才晓得,这本书已经是第九次印刷了。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此类书籍翻阅了不少,然没有像这本书读得仔细,也在书肩作了一些笔记、注解和心得。读到第60则《箕子的故事》,些许领会作者所云书法之“法”。

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发生的很早,成为自觉的审美体验是东晋以后的事了。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钟张二王是怎样写出那么好的字?书法真的有什么诀窍吗?古往今来讲书道的不少,云里雾里,真正说明白的不多。


女书法家孙晓云的《书法有法》用自己几十年的书法实践和多年的思考,追根究底,寻出古人写字“运指转笔”的笔法根据,令人信服。有人评价,《书法有法》是一本具有人类学价值的书。


古人写字和今人写字(严格地说宋代以后)是不大一样的。譬如晋代书家,左手握纸,右手执笔,这是我们今人难以想象的。试想,我们照着王羲之时代的人写字,岂不是局促而难堪。那么,他们是怎样写出如此绝美的字来的呢?这就涉及到“法”的问题。孙晓云自己说,这个问题她琢磨了很多年。宋代以后“引进了桌椅,舒适了自己,使书写时臂腕有了依托,却在无形之中,一代一代,逐渐模糊、淡化了笔法,以至最终遗失了笔法。”


古法是有了舒适的桌椅之后逐渐式微,直至失传。时间跨越了上千年,这个“法”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曾试图通过临帖,找到原因。但是当她发现百般练习,也临不出孙过庭《书谱》那“似捉摸不定的线条”时,她舅舅用古法示范给她开了眼以后,她的自信受到了打击,她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困惑。孙过庭是唐代人,也是以晋法写的《书谱》。通过考证家具和文房四宝的发展历程,她舅舅所示范的方法,完全在她的经验之外,是她的手在自然的状态下,任其自身的指引,无论如何也走不到的区域。家传的指点,只是偶然的桥梁,但孙晓云其实更相信手的本能,既然现代人和古代人是一样的手,就应该在写字的方法上有默契,凭着这份手的默契,在知识的传递之外,理应还有一个天然的、虽然是隐秘的但属于人类原始本能的通道通向古法,然而为什么她没感觉到?那必然的桥梁哪儿去了呢?写字的手没有错,是时代变了,条件变了。那么,写字的法则也必然发生变化。


孙晓云的考证并非为了重拾古法,而是为了重建以手为主导的书法解释体系。她用可操作性来填补感觉的不可传递性。有个人问孙晓云:我想写出“苍劲”的感觉怎么写?孙说,你用粗一点的笔,墨枯一点,纸粗糙一点。工具,是手的延伸,自然在她的手的体系里占重要位置。不仅如此,连视觉也在她这个体系里获得另类解释。按作者的说法,书法在“完法”以后,视觉由手的“从属”地位变为“主导”。我一下子悟得为什么我看古人书法没有感觉,等于正门关了,侧门变成正门,我还呆在原始的正门外面。现在孙晓云把这扇门重新打开。我根据“运指转笔”的古法来看,看那手的动作,笔势的向背,就有点像看舞蹈,觉得书法活了起来。


孙晓云考证态度端正严谨,然而感觉结论往往突兀,有些观点我也不完全认同。作者反复强调“转笔”,不论古法还是“今法”,把笔法单一的归结为转笔也很偏颇。启功先生认为,“单苞”比较适合左手拿纸右手执笔的情形,“双苞”主要是在书案出现后。启功先生并不在意“法”,甚至认为怎么舒服怎么方便怎么来写。不少书家不赞成转笔的说法,当然赞成也不少。写字时在一笔或数笔结束后,发现笔毫散了,顺势转一下是可以的,但不可能每一笔的书写中都要转笔,这从作者选的一些帖例中就可以看出:因为笔毫是软的,转笔会使笔毫打卷,在有飞白的地方就不可能会有枯丝平行的效果。


清人李渔有言“得道者多不善言。世有知道而善言者,希矣”。


作者孙晓云墨迹


原文地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